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926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一条直径较大的气缸盖主油路一端连接到气缸体的高压油路,另一端分两条油路分别连通VVT电磁阀和润滑专用油路,润滑专用油路中有一个限油螺塞限制通往润滑专用油路的油量。这样既可以保证VVT装置响应速度与润滑不相互干扰,又可以减少管路数量,降低设计难度,降低机加工成本。

Lubricating oil circuit for engine cylinder hea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ylinder cover of engine lubricating oil, a main oil cylinder of large diameter end cap connected to the high pressure oil passage of the cylinder, the other end of the two VVT circuit is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solenoid valve and lubricating oil, there is a limit to limit oil plug oil lubrication special oil lubricating oil in. In this way, the speed of the VVT device and the lubrication can not be mutually disturbed, and the number of pipelines can be reduced, the design difficulty is reduced, and the machining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润滑油路布置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法规的日趋严格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发动机技术也日益进步。当前, VVT(可变气门正时)装置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包括进气可变、排气可变和进排气同时可变,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VVT装置的驱动方式主要有螺旋式、液压驱动式和电机驱动式等,其中液压驱动式 占主流地位。液压驱动式是通过电磁阀控制发动机高压润滑油来驱动VVT装置,所以必须 有高压润滑油通过油路与VVT装置的电磁阀连通。VVT装置及电磁阀通常是安装在发动机 气缸盖上的,所以这些油路是布置在气缸盖上的。 当前的油路方案中,往往是将VVT装置的油路与气缸盖的润滑油路分开布置,即 分别连通到气缸体的高压润滑油,避免两者相互干扰,影响VVT装置的响应速度和气缸盖 的润滑功能。但是这种方案会导致油路占据空间大,布置困难,而且分开布置会增加管道数 量,也就增加了机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成功解决性能与设计难度、加工成本的 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予以实施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布置在发动机汽缸盖内,所述润滑油 路由主油路、VVT电磁阀油路和润滑专用油路构成,所述的主油路一端与气缸体的高压油路 连接,另一端在汽缸盖内分成两条油路,一路为VVT电磁阀油路,连通VVT电磁阀,另一路 为润滑专用油路,通往汽缸体内的通往汽缸盖的凸轮轴室;所述主油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 VVT电磁阀油路直径,润滑专用油路的直径者较前两者小。 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润滑油是从气缸体经过气缸盖主油路分两路分别连通VVT电磁阀和凸轮轴室,而不是分别与VVT电磁阀和凸轮轴室直接连通,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气缸体上的一条高压润滑油出口管路和气缸盖上的一条高压润滑油进口管路,减少了润滑油管路在气缸盖上所占空间,由此可降低发动机的设计难度,同时降低机加工成本。 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在汽缸盖中只需要一条主油路,就可以将主油路的直径相对设计得比较大,这样较大直径的主油路就形成了一个容积较大的空间,类似一个稳压腔,可以抑制在VVT装置间歇性工作时油路的压力波动,既保证了 VVT装置对液压力的需求,又不至于对气缸盖上摩擦副的润滑油供应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可以使VVT装置的响应速度和润滑功能得到兼顾。 而两条分油路中,VVT电磁阀的需油量远远大于凸轮轴等相关摩擦副润滑的所需 油量,因此为了保证对VVT电磁阀的稳定供油,可以将VVT电磁阀油路的直径做得尽量大,而将润滑专用油路的直径尽量做小。但是在实际机加工中,油路直径越小就越不好加工,但润滑专用油路直径大了,又会影响VVT电磁阀油路的供油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在所述润滑专用油路中设置了一个限油螺塞,用于限制通往润滑专用油路的油量,这样就可以不必将油路加工得太小。所述限油螺塞从润滑专用油路的机加导向孔伸进润滑专用油路内,外端与机加导向孔通过螺纹装配,将机加导向孔堵塞住。上述在润滑专用油路中设计限油螺塞的结构,既可以合理控制油量保证摩擦副有足够的高压润滑油,还可以使润滑专用油路直径不至于太小导致机加工困难、生产效率降低和成本上升。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在保证对VVT装置和发动机的摩擦副有效供油的前提小,既可以保证VVT装置响应速度与润滑不相互干扰,又可以减少管路数量,降低机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在气缸盖内布局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1-气缸盖、11-主油路、12-VVT电磁阀油路、13-VVT电磁阀安装孔、14-润滑专用油路、15-机加工堵孔、2_限油螺塞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高压润滑油从气缸体进入汽缸盖l,首先进入到直径较大的 主油路ll,主油路11再分成两条油路,一路是VVT电磁阀油路12,连接主油路11和VVT电 磁阀安装孔13,另一路是润滑专用油路14,润滑油通过润滑专用油路14被送到达通往汽缸 盖的凸轮轴室,对发动机的凸轮轴承等摩擦副进行润滑。其中,主油路11与VVT电磁阀油 路12的直径大致相当或前者略大于后者。润滑专用油路14直径最小,并在润滑专用油路 14中设置一个限油螺塞2,通过减小油路截面积限制通往润滑专用油路的油量。限油螺塞 2从润滑专用油路14的机加导向孔15(该孔是加工油路时需要的)伸进润滑专用油路内, 外端与机加导向孔通过螺纹装配,将机加导向孔堵塞住,即限油螺塞2的外端同时又起到 堵塞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布置在发动机汽缸盖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由主油路、VVT电磁阀油路和润滑专用油路构成,所述的主油路一端与气缸体的高压油路连接,另一端在汽缸盖内分成两条油路,一路为VVT电磁阀油路,连通VVT电磁阀,另一路为润滑专用油路,通往汽缸盖的凸轮轴室;所述主油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VVT电磁阀油路直径,润滑专用油路的直径者较前两者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布置在发动机汽缸盖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由主油路、VVT电磁阀油路和润滑专用油路构成,所述的主油路一端与气缸体的高压油路连接,另一端在汽缸盖内分成两条油路,一路为VVT电磁阀油路,连通VVT电磁阀,另一路为润滑专用油路,通往汽缸盖的凸轮轴室;所述主油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VV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之勤陈小东谯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