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站台候车安全,具体涉及一种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有的城际铁路的站台上安装了升降式安全门,门体的上升或下降通常是靠电机正转或反转实现的,列车进站前,驱动装置控制安全门下落将站台与列车轨道隔离开,对乘客起到防护安全的作用;列车停靠后,驱动装置驱动安全门上升,乘客的通行空间被打开,列车出站后,安全门重新下降至低位。
2、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升降装置,相邻的两个升降装置中的升降部件之间通过阻栏杆连接,在使用时,通过电机等驱动装置驱动升降部件在基座上上升或下降,以实现对乘客的通行空间的打开或闭合。
3、但是上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升降部件为板状的实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笨重,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升降部件为板状的实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笨重,操作繁琐。
2、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包括:
3、升降装置,与地基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升降件;
4、若干阻拦绳,任一所述阻拦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件连接,若干所述阻拦绳被配置为受所述升降件驱动,而向上或向下移动;
5、阻拦网,连接于两个所述升降件之间,且所述阻拦网两侧分别与靠近所述地基的两所述阻拦绳连接。
6、可选地,若干所述阻拦绳等间距设置。
7、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阻拦绳
8、可选地,靠近所述地基的一所述阻拦绳与所述地基表面间距为5-10cm。
9、可选地,所述阻拦网高度为10-20cm。
10、可选地,若干所述阻拦绳整体高度为所述升降件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11、可选地,所述阻拦绳数量为6-8。
12、可选地,所述阻拦绳材质为高强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13、可选地,所述阻拦网材质为聚酯纤维。
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技术提供一种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包括升降装置、若干阻拦绳以及阻拦网,升降装置与地基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升降件;任一所述阻拦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件连接,若干所述阻拦绳被配置为受所述升降件驱动,而向上或向下移动;阻拦网连接于两个所述升降件之间,且所述阻拦网两侧分别与靠近所述地基的两所述阻拦绳连接。
16、此结构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在列车进站前,两个升降件控制七根阻拦绳处于底部,以将站台与列车轨道隔离开,对乘客起到防护安全的作用,且设于底部的阻拦网能够避免小型的物品掉落至列车轨道内;列车停靠后,两个升降件驱动七根阻拦绳以及阻拦网上升,乘客的通行空间被打开,列车出站后,七根阻拦绳以及阻拦网重新下降至低位,阻拦绳以及阻拦网提及以及重量较小,在运输时,将两者单独包装,节省了包装材料,采用缠绕固定的方式,大大节约了现场的安装时间。
17、2.本技术提供一种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由于当旅客在候车期间,存在有小型的物品掉落的情况,类似于矿泉水瓶、杯子等,在等候期间内,旅客又距离股道十分的接近,可能会滚落到轨道内,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技术中在底端的两个阻拦绳之间设置阻拦网能够对上述的小型物品进行阻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4)上方的若干所述阻拦绳(3)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4)上方的相邻两个所述阻拦绳(3)间间距为20-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地基(2)的一所述阻拦绳(3)与所述地基(2)表面间距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4)高度为1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阻拦绳(3)整体高度为所述升降件(1)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绳(3)数量为6-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绳(3)材质为高强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站台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4)上方的若干所述阻拦绳(3)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4)上方的相邻两个所述阻拦绳(3)间间距为20-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地基(2)的一所述阻拦绳(3)与所述地基(2)表面间距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升降式安全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贵,杨启庆,韦春洲,温翔,魏宏涛,吴小军,陈竑,蒋建宏,赵荃,李建平,邓小明,苏宗宇,李雄,张金强,陈凯,邹益明,韦振宁,左国兴,何江东,李可东,许家豪,卢成,韩爱清,
申请(专利权)人:易程苏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