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289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7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板、支撑组件、折叠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底板的周侧壁上设有多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铰接在所述底板的周侧壁上,使所述支撑组件能够上下翻转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或下方;所述折叠组件底部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测量组件安装在所述折叠组件的顶部。本技术的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和折叠组件,支撑组件能够上翻至折叠组件的一侧,能够使整个预警装置在移动携带时更加方便省力,折叠后体积更小,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的相对紧缺,各种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开发与利用,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且基坑向着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深、周围环境更复杂的趋势发展;深基坑工程常采用的支护形式有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钢筋混凝土桩等刚性桩与锚杆或土钉结合,可以有效地对深基坑工程进行支护与加固。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由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决定了基坑受周围土压力、水压力及其他不确定荷载影响较大,深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支护结构内力和位移以及基坑内外土体变形而发生种种意外。红外线自动有报警功能。指示灯与红外线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板、支撑组件、折叠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底板的周侧壁上设有多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铰接在所述底板的周侧壁上,使所述支撑组件能够上下翻转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或下方;所述折叠组件底部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测量组件安装在所述折叠组件的顶部。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和折叠组件,支撑组件能够上翻至折叠组件的一侧,能够使整个预警装置在移动携带时更加方便省力,折叠后体积更小,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辅助块、第一伸缩杆和第二辅助块,所述第一辅助块的下表面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辅助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和两个辅助块,能够实现整个预警装置在高度方向上的折叠伸缩。

7、进一步,所述第一伸缩杆为至少两根。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至少两根第一伸缩杆,能够实现测量组件的有效稳定支撑。

9、进一步,所述第一辅助块和第二辅助块均为圆形板,所述第二辅助块和第一辅助块上下对应布置;所述第二阻尼转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辅助块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

10、进一步,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安装座和激光测距仪,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伸缩杆水平布置,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测量组件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使得激光测距仪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任意位置的调整。

12、进一步,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所述激光测距仪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

13、进一步,所述激光测距仪通过第三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使所述激光测距仪能够上下转动。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阻尼转轴的设置,使激光测距仪可以绕第三阻尼转轴任意旋转调整角度,不但可以水平方向进行测距,也可以对旋转角度内的任意目标进行测距,其中也包括垂直方向。

15、进一步,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平行间隔布置。

16、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连杆和尖头助锄,所述支撑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所述底板的周侧壁铰接,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尖头助锄连接;所述支撑连杆包括多节依次连接的支撑杆,相邻两节支撑杆通过第四阻尼转轴转动连接。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组件采用支撑连杆与尖头助锄配合,预警装置放好后,方便在一个平面内进行调平,尖头助锄可以插入泥地使预警装置更加稳定。

18、进一步,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与所述尖头助锄连接。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遇到不规则平面时,可控制液压杆的高度,使底板控制在水平方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组件、折叠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底板的周侧壁上设有多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铰接在所述底板的周侧壁上,使所述支撑组件能够上下翻转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或下方;所述折叠组件底部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测量组件安装在所述折叠组件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辅助块、第一伸缩杆和第二辅助块,所述第一辅助块的下表面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辅助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为至少两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块和第二辅助块均为圆形板,所述第二辅助块和第一辅助块上下对应布置;所述第二阻尼转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辅助块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安装座和激光测距仪,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伸缩杆水平布置,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所述激光测距仪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仪通过第三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使所述激光测距仪能够上下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平行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连杆和尖头助锄,所述支撑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所述底板的周侧壁铰接,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尖头助锄连接;所述支撑连杆包括多节依次连接的支撑杆,相邻两节支撑杆通过第四阻尼转轴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与所述尖头助锄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组件、折叠组件和测量组件,所述底板的周侧壁上设有多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铰接在所述底板的周侧壁上,使所述支撑组件能够上下翻转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或下方;所述折叠组件底部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测量组件安装在所述折叠组件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辅助块、第一伸缩杆和第二辅助块,所述第一辅助块的下表面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辅助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为至少两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块和第二辅助块均为圆形板,所述第二辅助块和第一辅助块上下对应布置;所述第二阻尼转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辅助块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深基坑支护位移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恩吴海波段宇飞王争杨金龙韩春鹏宋磊苗轩宁张安李康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瑞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