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280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属于医疗技术领域。为解决固定装置适配性差以及转运途中不稳定的问题,减速筒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橡胶栓,橡胶栓的外壁与调节栓相贴合,在橡胶栓所提供的的摩擦力下,调节栓可以稳定的保持在人工调节的位置和角度,整体对高度和角度的调节简单快速,适合在紧急对患者进行转运时使用,第一安装夹底部的侧面可旋转连接有丝杆和导杆,第二安装夹底部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丝杆与螺纹孔之间啮合连接,通过旋转丝杆可以根据不同的担架车尺寸对松紧程度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从而可以保证在转运患者时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避免伤情加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为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对急诊病人进行转运的途中,往往会因为搬运以及病人本身的痛苦而乱动,从而会导致伤情加重,此时往往会使用一定的固定设备,已有相关专利,比如公开号cn217744731u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中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顶部安装有调节固定块,所述调节固定块内部设置有填充囊,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安装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内部还安装有主连接轴;该专利的急诊护理用肢体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利用固定器和调节固定块能有效将装置主体与患者伤处的上下两端夹持固定,利用填充囊能很方便的通过填充加压液和冷敷液对患者伤处的上下两端进行加压止血和冷敷处理,利用连接底座和主、副连接轴能有效将上下两端的装置主体连接固定的同时还能根据需求对两个装置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2、上述专利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1、在对患者的骨伤患处进行固定时,往往位置和角度都是不固定的,患者忍受巨大痛苦往往难以根据固定装置的需求对身姿进行调整,从而需要装置针对患者的状态对位置和角度进行适配。

4、2、在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仅仅对骨伤患处进行固定是不足的,往往会在转运时因为患者本身的动作以及转运担架车的移动带动固定装置发生位移,从而对骨伤进行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夹和第二安装夹,所述第一安装夹的侧开设有弧状卡槽,第一安装夹的整体结构与第二安装夹的整体结构相同,第一安装夹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立杆,立杆的顶端铰接连接有折杆,折杆的顶面设置有减速筒,减速筒贯穿折杆,减速筒的内部可滑动式插接有调节栓,调节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筒,移动筒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

3、优选的,所述减速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可旋转式连接在减速筒的内部,第一固定夹固定连接在减速筒的底部,减速筒的底面开设有滑槽,第二固定夹的顶端开设有螺孔,第二固定夹的顶端穿过滑槽并且通过螺孔啮合连接在螺纹杆的螺纹上。

4、优选的,所述立杆和折杆上均开设有插孔,折杆弯折至立杆上方时两个插孔相连通,插孔的内部可拆卸式插接有插销。

5、优选的,所述减速筒包括外壳体、内件和橡胶栓,外壳体包覆在内件的外侧,调节栓穿过内件的内部,内件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橡胶栓,橡胶栓的外壁与调节栓相贴合。

6、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夹和第二安装夹的弧状卡槽内侧均设置有防滑垫。

7、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夹底部的侧面可旋转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杆,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夹上,导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过第二安装夹,第二安装夹底部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丝杆与螺纹孔之间啮合连接,丝杆远离第一安装夹的一端设置有转钮,导杆远离第一安装夹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端。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现有技术下,在对患者的骨伤患处进行固定时,往往位置和角度都是不固定的,患者忍受巨大痛苦往往难以根据固定装置的需求对身姿进行调整,从而需要装置针对患者的状态对位置和角度进行适配,而本技术的减速筒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橡胶栓,橡胶栓的外壁与调节栓相贴合,在对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高度进行调整时,仅需向下按压或向上拔起调节栓即可,在橡胶栓所提供的的摩擦力下,调节栓可以稳定的保持在人工调节的位置,同时可以对调节栓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对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角度进行调整,整体对高度和角度的调节简单快速,适合在紧急对患者进行转运时使用。

10、2、现有技术下,在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仅仅对骨伤患处进行固定是不足的,往往会在转运时因为患者本身的动作以及转运担架车的移动带动固定装置发生位移,从而对骨伤进行加重,而本技术第一安装夹底部的侧面可旋转连接有丝杆和导杆,第二安装夹底部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丝杆与螺纹孔之间啮合连接,通过旋转丝杆可以带动第二安装夹在导杆的方向上朝第一安装夹做相向或逆向移动,从而可以将第一安装夹和第二安装夹从下方夹置在转运担架车的两侧,可以根据不同的担架车尺寸对松紧程度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从而可以保证在转运患者时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避免伤情加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夹(1)和第二安装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夹(1)的侧开设有弧状卡槽,第一安装夹(1)的整体结构与第二安装夹(2)的整体结构相同,第一安装夹(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立杆(3),立杆(3)的顶端铰接连接有折杆(4),折杆(4)的顶面设置有减速筒(6),减速筒(6)贯穿折杆(4),减速筒(6)的内部可滑动式插接有调节栓(7),调节栓(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筒(8),移动筒(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夹(9)和第二固定夹(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筒(6)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可旋转式连接在减速筒(6)的内部,第一固定夹(9)固定连接在减速筒(6)的底部,减速筒(6)的底面开设有滑槽(16),第二固定夹(10)的顶端开设有螺孔,第二固定夹(10)的顶端穿过滑槽(16)并且通过螺孔啮合连接在螺纹杆(17)的螺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和折杆(4)上均开设有插孔,折杆(4)弯折至立杆(3)上方时两个插孔相连通,插孔的内部可拆卸式插接有插销(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筒(6)包括外壳体(61)、内件(62)和橡胶栓(63),外壳体(61)包覆在内件(62)的外侧,调节栓(7)穿过内件(62)的内部,内件(62)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橡胶栓(63),橡胶栓(63)的外壁与调节栓(7)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夹(1)和第二安装夹(2)的弧状卡槽内侧均设置有防滑垫(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夹(1)底部的侧面可旋转连接有丝杆(12),丝杆(12)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杆(11),导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夹(1)上,导杆(11)的另一端滑动穿过第二安装夹(2),第二安装夹(2)底部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丝杆(12)与螺纹孔之间啮合连接,丝杆(12)远离第一安装夹(1)的一端设置有转钮(14),导杆(11)远离第一安装夹(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端(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夹(1)和第二安装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夹(1)的侧开设有弧状卡槽,第一安装夹(1)的整体结构与第二安装夹(2)的整体结构相同,第一安装夹(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立杆(3),立杆(3)的顶端铰接连接有折杆(4),折杆(4)的顶面设置有减速筒(6),减速筒(6)贯穿折杆(4),减速筒(6)的内部可滑动式插接有调节栓(7),调节栓(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筒(8),移动筒(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夹(9)和第二固定夹(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筒(6)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可旋转式连接在减速筒(6)的内部,第一固定夹(9)固定连接在减速筒(6)的底部,减速筒(6)的底面开设有滑槽(16),第二固定夹(10)的顶端开设有螺孔,第二固定夹(10)的顶端穿过滑槽(16)并且通过螺孔啮合连接在螺纹杆(17)的螺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骨伤应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和折杆(4)上均开设有插孔,折杆(4)弯折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盼胡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