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充电桩换热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充电桩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272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6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回路和冷却回路,冷却回路包括第一主路、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第一主路能够与第一支路连通,第二支路能够与第一支路连通;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三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压缩机、第二换热部、节流装置以及第二换热器均设置于制冷回路,第一换热部设置于第一支路;第三换热器用于与储能电池换热,第三换热器设置于第一主路;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用于与充电枪换热,第四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本申请提供的充电桩换热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储能电池和充电枪的换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充电桩换热,尤其是一种充电桩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充电桩可纳入充电网络系统中,电动汽车等用电设备可通过充电桩从充电网络系统中的电网直接获取电能,但是,由于电网负荷能力有限,充电桩所需的大量电能会为电网带来巨大的压力;比如,当大批量的电动汽车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充电时,会从电网中输出大量电能,从而造成电网短时间容量不足;电网受到过大的压力,会降低为用电设备充电的充电质量,而充储一体式的充电桩能够实现高功率输出,对电网错峰用电。

2、充储一体式的充电桩包括储能电池和充电枪,储能电池和充电枪均具有换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换热系统,能够满足充储一体式的充电桩的换热需求。

2、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回路和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包括第一主路、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所述第一主路能够与所述第一支路连通,所述第二支路能够与所述第一支路连通;

4、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部、所述节流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设置于所述制冷回路,所述第一换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换热部用于流通冷却液,所述第二换热部用于流通制冷剂;

5、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与储能电池换热,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路;

6、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用于与充电枪换热,所述第四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

7、本申请提供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回路、第一主路、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用于与储能电池换热的第三换热器设置于第一主路,用于与充电枪换热的第四换热器设置于第二支路,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节流装置以及第二换热器均设置于制冷回路,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设置于第一支路,第一主路能够与第一支路连通,第二支路能够与第一支路连通,从而能够同时满足储能电池和充电枪的换热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1)和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包括第一主路(2)、第一支路(3)以及第二支路(4),所述第一主路(2)能够与所述第一支路(3)连通,所述第二支路(4)能够与所述第一支路(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二通阀组,所述二通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101)和/或第二电磁阀(102),所述第一主路(2)包括第一补排液装置,所述第一补排液装置包括第一水箱(5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51)的第一泄压阀(52),所述第一水箱(51)包括第一出液端(511)、第一进液端(512)、第二出液端(513)以及第二进液端(514),所述第一电磁阀(10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出液端(511)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101)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支路(4)的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102)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支路(4)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102)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液端(512)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端(513)与所述第一液泵(21)的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23)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进液端(5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路(2)包括第三电磁阀(24),所述第三电磁阀(24)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23)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24)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水箱(51)的所述第二进液端(5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液泵(21)和加热单元(22),所述第一液泵(21)和所述加热单元(22)均设置于所述冷却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路包括第三支路(6)、第四支路(7)以及第二主路(2ˋ),所述第四支路(7)和所述第二主路(2ˋ)中的一者所述第三支路(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第六换热器(63),所述第六换热器(63)设置于所述第三支路(6),所述第六换热器(63)与所述第五换热器(62)串联,所述第六换热器(63)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五换热器(62)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六换热器(63)用于冷却功率模块(3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三通阀组,所述三通阀组包括第一三通阀(201)和第二三通阀(202),所述第二主路(2ˋ)包括第五支路(2aˋ)和第六支路(2bˋ),所述第一三通阀(20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路(2)与所述第五支路(2aˋ)和所述第一支路(3)中的一者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202)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支路(6)与所述第六支路(2bˋ)和所述第四支路(7)中的一者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风机(8),至少一个所述风机(8)位于所述第五换热器(62)的旁侧,所述风机(8)用于输送外界空气气流经过所述第五换热器(6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第二补排液装置,所述第二补排液装置设置于所述第四支路(7),所述第二补排液装置包括第二水箱(7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水箱(711)的第二泄压阀(712),所述第三换热部(141)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水箱(711)的进液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第四电磁阀(25)和第五电磁阀(43),所述第四电磁阀(25)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路(2),所述第五电磁阀(4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4),所述第四电磁阀(25)与所述第三换热器(23)串联,所述第五电磁阀(43)与所述第四换热器(41)串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1)和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包括第一主路(2)、第一支路(3)以及第二支路(4),所述第一主路(2)能够与所述第一支路(3)连通,所述第二支路(4)能够与所述第一支路(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二通阀组,所述二通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101)和/或第二电磁阀(102),所述第一主路(2)包括第一补排液装置,所述第一补排液装置包括第一水箱(5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51)的第一泄压阀(52),所述第一水箱(51)包括第一出液端(511)、第一进液端(512)、第二出液端(513)以及第二进液端(514),所述第一电磁阀(10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出液端(511)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101)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支路(4)的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102)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支路(4)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102)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液端(512)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端(513)与所述第一液泵(21)的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23)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进液端(5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路(2)包括第三电磁阀(24),所述第三电磁阀(24)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23)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24)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水箱(51)的所述第二进液端(5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液泵(21)和加热单元(22),所述第一液泵(21)和所述加热单元(22)均设置于所述冷却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路包括第三支路(6)、第四支路(7)以及第二主路(2ˋ),所述第四支路(7)和所述第二主路(2ˋ)中的一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