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61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5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包括形成在梁体两端面处的企口连接部,梁体内部设有用于穿设张拉索的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和第三预留孔,第一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梁体的端面和梁体的顶面,第二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梁体的顶面和企口连接部的侧壁,第三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梁体的两端面。本申请的梁体通过企口连接部与立柱搭接,通过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和第三预留孔内的张拉索对组合后的梁体进行张拉,具有传力可靠、施工方便的优点,能够提高装配式楼盖的安全性、整体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预制构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


技术介绍

1、目前楼盖的施工方式主要有现浇式和装配式两种,现浇楼盖整体性好、刚度大、抗渗性能好,但是现浇楼盖需要现场架设模板、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因此劳动量大、工期较长。装配式楼盖由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连接而成,节约劳动力、施工周期短,便于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但是装配式楼盖整体性和刚度较差。为了保证装配式楼盖的安全性、整体性和可靠性,需要一种构造简单、传力可靠、施工方便的预制梁构件。为此,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后张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能够提高装配式楼盖的安全性、整体性和可靠性。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提供一种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包括形成在梁体两端面处的企口连接部,梁体内部设有用于穿设张拉索的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和第三预留孔,第一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梁体的端面和梁体的顶面,第二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梁体的顶面和企口连接部的侧壁,第三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梁体的两端面。

4、本申请的梁体通过企口连接部与立柱搭接,通过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和第三预留孔内的张拉索对组合后的梁体进行张拉,具有传力可靠、施工方便的优点,能够提高装配式楼盖的安全性、整体性和可靠性。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在梁体顶面上的端口处设有豁口。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留孔整体上被构造成弧线形。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留孔在梁体的两端保持对称布置。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留孔整体上被构造成弧线形。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留孔在梁体的两端保持对称布置。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预留孔整体上被构造成弧线形。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留孔整体上在第三预留孔的两侧对称布置。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留孔整体上在第三预留孔的两侧对称布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梁体两端面处的企口连接部,所述梁体内部设有用于穿设张拉索的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和第三预留孔,所述第一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梁体的端面和所述梁体的顶面,所述第二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梁体的顶面和所述企口连接部的侧壁,所述第三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梁体的两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梁体两端面处的企口连接部,所述梁体内部设有用于穿设张拉索的第一预留孔、第二预留孔和第三预留孔,所述第一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梁体的端面和所述梁体的顶面,所述第二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梁体的顶面和所述企口连接部的侧壁,所述第三预留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梁体的两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张法组合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企口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种先生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