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538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该装置包括旋转上料台、立环装夹机构、机器人、浮动打磨机构、刀库、控制装置、负压打磨房、视觉检测装置等组成;旋转上料台将立环从上料区输送到负压打磨房内;机器人带动浮动打磨机构对立环内表面进行打磨,采用视觉检测技术检测及反馈打磨质量,并实时调整浮动打磨机构;打磨过程浮动打磨机构自动适应立环内表面披锋的大小,实现立环内表面均匀性打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立环内表面的自动柔性打磨,提高立环打磨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1、煤矿机械大型刮板输送设备中,链条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链条寿命与立环披锋打磨质量直接相关。链条用立环通常采用模锻成形,成形后进行飞边切除,飞边切除后立环内外表面切线处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披锋和毛刺,需要进行修磨处理,提高链环使用寿命。人工修磨作业方式,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链环修磨效果一致性差,因而影响链环使用寿命及稳定性;机器打磨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打磨效率,但多采用固定打磨的方式,打磨过程容易过磨或少磨现象,从而引入打磨缺陷,引发立环快速磨损,降低链条使用寿命,不能满足实际的修磨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能够快速装卡定位立环,同时对立环的内表面披锋进行柔性清理打磨。

2、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包括围栏、旋转上料台、刀库、负压打磨房、机器人、控制装置、浮动打磨机构、立环装夹机构、视觉检测装置构成;所述的立环装夹机构设置两套,分别固定在旋转上料台的两端,用于装夹待打磨的立环;所述的机器人固定在所述负压打磨房内的地面上;所述浮动打磨机构固定在所述机器人的末端,所述机器人带动所述浮动打磨机构移动,所述浮动打磨机构用于对所述立环进行打磨;所述视觉检测装置由三维相机和视觉系统构成,位于负压打磨房内的立环装夹机构的正上方,用于对打磨后的所述立环进行扫描拍照,并对打磨质量进行检测;所述的控制装置位于负压打磨房的外面;所述的旋转上料台横跨负压打磨房的内外,将立环从负压打磨房外上料区输送到负压打磨房内;所述的围栏用于对旋转上料台进行安全防护。

3、可选地,在上述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中,所述浮动打磨机构,包括弹性固定开口环、滑动铜套、外罩、球轴承、前端盖、球轴承固定螺母、环形气囊、支撑环、电主轴、扇形气囊构成;所述电主轴一端用于连接打磨刀具,另一端通过所述球轴承支承于外罩内,且所述的球轴承的两侧由环形气囊固定;所述的环形气囊被前端盖压紧在外罩内;所述的扇形气囊为均布在电主轴外周的多个;所述滑动铜套位于电主轴和扇形气囊之间,且可沿电主轴轴向运动。

4、可选地,在上述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中,所述的环形气囊和扇形气囊,均由橡胶类材料制造,分别通过气嘴与外界气源连接,以调节内部压力。

5、可选地,在上述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中,所述的立环装夹机构由一个水平夹紧机构、两个l型手指和两个定位块组成;所述的两个l型手指之间开口槽用于放置立环,l型手指一端固定在水平夹紧机构上,一端与定位块连接,两个所述定位块用于夹紧所述立环。

6、可选地,在上述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中,所述的水平夹紧机构能驱动两个l型手指和定位块水平对称移动。

7、可选地,在上述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中,所述的定位块具有水平v型槽和垂直v型槽,从两个方向定位夹紧立环的外表面非披锋弧面。

8、可选地,在上述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中,所述的刀库内储存有系列打磨刀具,机器人可驱动浮动打磨机构进行自动换刀。

9、可选地,在上述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中,所述的负压打磨房为密闭空间,内部成负压状态,无打磨粉尘外逸。

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实现立环打磨的快速装卡定位,通过装夹立环外表面两侧的非披锋弧面,实现高精度的定位;通过机器人带动浮动机构实现对立环内表面的柔性打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栏(1)、旋转上料台(2)、刀库(3)、负压打磨房(4)、机器人(5)、控制装置(6)、浮动打磨机构(7)、立环装夹机构(8)、视觉检测装置(9)构成;所述立环装夹机构(8)设置两套,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上料台(2)的两端,用于装夹待打磨的立环(8-4);所述的机器人(5)固定在所述负压打磨房(4)内的地面上;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固定在所述机器人(5)的末端,所述机器人(5)带动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移动,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用于对所述立环(8-4)进行打磨;所述视觉检测装置(9)由三维相机和视觉系统构成,位于所述负压打磨房(4)内的所述立环装夹机构(8)的正上方,用于对打磨后的所述立环(8-4)进行扫描拍照,并对打磨质量进行检测;所述控制装置(6)位于所述负压打磨房(4)的外面;所述旋转上料台(2)横跨所述负压打磨房(4)的内外,将所述立环(8-4)从所述负压打磨房(4)外的上料区输送到所述负压打磨房(4)内;所述围栏(1)用于对所述旋转上料台(2)进行安全防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包括弹性固定开口环(7-1)、滑动铜套(7-2)、外罩(7-3)、球轴承(7-4)、前端盖(7-5)、球轴承固定螺母(7-6)、环形气囊(7-7)、支撑环(7-8)、电主轴(7-9)和扇形气囊(7-10);所述电主轴(7-9)一端用于连接打磨刀具,另一端通过所述球轴承(7-4)支承于外罩(7-3)内,且所述球轴承(7-4)的两侧由环形气囊(7-7)固定;所述环形气囊(7-7)被前端盖(7-5)压紧在所述外罩(7-3)内;所述扇形气囊(7-10)为均布在所述电主轴(7-9)外周的多个;所述滑动铜套(7-2)位于所述电主轴(7-9)和所述扇形气囊(7-10)之间,且可沿所述电主轴(7-9)的轴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7-7)和所述扇形气囊(7-10)均由橡胶材料制造,分别通过气嘴与外界气源连接,以调节内部压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环装夹机构(8)由一个水平夹紧机构(8-1)、两个L型手指(8-2)和两个定位块(8-3)组成;所述两个L型手指(8-2)之间的开口槽用于放置所述立环(8-4),所述L型手指(8-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水平夹紧机构(8-1)上,一端与所述定位块(8-3)连接,两个所述定位块(8-3)用于夹紧所述立环(8-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夹紧机构(8-1)能驱动两个所述L型手指(8-2)和所述定位块(8-3)水平对称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8-3)具有水平V型槽和垂直V型槽,从两个方向定位夹紧所述立环(8-4)的外表面非披锋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证在于:所述刀库(3)内储存有系列打磨刀具,所述机器人(5)可驱动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进行自动换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证在于:所述负压打磨房为密闭空间,内部成负压状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栏(1)、旋转上料台(2)、刀库(3)、负压打磨房(4)、机器人(5)、控制装置(6)、浮动打磨机构(7)、立环装夹机构(8)、视觉检测装置(9)构成;所述立环装夹机构(8)设置两套,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上料台(2)的两端,用于装夹待打磨的立环(8-4);所述的机器人(5)固定在所述负压打磨房(4)内的地面上;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固定在所述机器人(5)的末端,所述机器人(5)带动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移动,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用于对所述立环(8-4)进行打磨;所述视觉检测装置(9)由三维相机和视觉系统构成,位于所述负压打磨房(4)内的所述立环装夹机构(8)的正上方,用于对打磨后的所述立环(8-4)进行扫描拍照,并对打磨质量进行检测;所述控制装置(6)位于所述负压打磨房(4)的外面;所述旋转上料台(2)横跨所述负压打磨房(4)的内外,将所述立环(8-4)从所述负压打磨房(4)外的上料区输送到所述负压打磨房(4)内;所述围栏(1)用于对所述旋转上料台(2)进行安全防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机链条用立环内表面柔性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打磨机构(7)包括弹性固定开口环(7-1)、滑动铜套(7-2)、外罩(7-3)、球轴承(7-4)、前端盖(7-5)、球轴承固定螺母(7-6)、环形气囊(7-7)、支撑环(7-8)、电主轴(7-9)和扇形气囊(7-10);所述电主轴(7-9)一端用于连接打磨刀具,另一端通过所述球轴承(7-4)支承于外罩(7-3)内,且所述球轴承(7-4)的两侧由环形气囊(7-7)固定;所述环形气囊(7-7)被前端盖(7-5)压紧在所述外罩(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兆现戎文娟李文峰王佳琳王绍宗刘惠盈戴梦哲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