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通风型消音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通风型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456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风型消音器,其为通风型的消音器,即使在通风型消音器内部中流动的气体的流速快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压力损失。一种通风型消音器,其具有:入口侧通气管;扩张部,与入口侧通气管连通且截面积比入口侧通气管大;及出口侧通气管,与扩张部连通且截面积比扩张部小,在将扩张部的内部中的中心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设为Sa(μm),将扩张部的与入口侧通气管的连接部及扩张部的与出口侧通气管的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中的通气管内壁与中心侧的表面的阶梯差的平均值设为d(μm)时,阶梯差d满足式(1):d≥100μm,并且在算术平均高度Sa为50μm以下的情况下,满足式(2):d≤25×Sa+193μm,在算术平均高度Sa超过50μm的情况下,满足式(3):d≤145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型消音器


技术介绍

1、在输送气体的通气管中,作为将来自气体的供给源等的噪音在通气管的中途进行消音的消音器,已知有设置于通气管的中途并且具有截面积比通气管大的扩张部的通风型消音器。并且,正在进行在扩张部的内部配置多孔质吸音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消音性能。在通风型消音器中,多孔质吸音材料配置成筒状,以在中心部设置成为通风路的空间。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排气消音装置:作为排气消音装置分别在消音装置的框体的前端部中连接排气入口管,在后端部中连接排气出口管,并且具有容纳在框体内的筒状的多孔质吸音体,将多孔质吸音体的内部作为吸音用排气通路,直线连接排气入口管与排气出口管之间。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3-383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2、具有扩张部的通风型消音器产生如下问题:空气(气体)从入口侧通气管流入到扩张部时及空气(气体)从扩张部流出到出口侧通气管时,通过通气管与扩张部的阶梯差,因此会导致产生压损(压力损失),从而导致风量及压力下降。通常,压损随着流速快而变得越大,因此随着在通风型消音器内部中流动的气体的流速快的情况,要求压损的降低。

3、因此认为,在扩张部内配置多孔质吸音材料的结构的情况下,将筒状的多孔质吸音材料的内部设为与通气管相同的直径以消除阶梯差,从而能够抑制压损产生。

4、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发现在如由于具有多个微细空隙而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多孔质吸音材料那样表面粗糙度粗的情况下,若在通风型消音器内部流动的气体的流速快,则会导致与通气管没有阶梯差的结构比有阶梯差的结构的压损变大。

5、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通风型消音器,其为通风型的消音器,即使在通风型消音器内部中流动的气体的流速快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6、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7、为了解决该课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结构。

8、[1]一种通风型消音器,其具有:入口侧通气管;扩张部,与入口侧通气管连通且截面积比入口侧通气管大;及出口侧通气管,与扩张部连通且截面积比扩张部小,

9、在将扩张部的内部中的中心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设为sa(μm),

10、将扩张部的与入口侧通气管的连接部及扩张部的与出口侧通气管的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中的通气管内壁与中心侧的表面的阶梯差的平均值设为d(μm)时,

11、阶梯差d满足式(1):d≥100μm,并且

12、在算术平均高度sa为50μm以下的情况下,满足式(2):d≤25×sa+193μm,

13、在算术平均高度sa超过50μm的情况下,满足式(3):d≤1450μm。

14、[2]根据[1]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15、扩张部的与入口侧通气管的连接部及扩张部的与出口侧通气管的连接部双方的阶梯差d满足式(1)、式(2)及式(3)。

16、[3]根据[1]或[2]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17、扩张部的与入口侧通气管的连接部及扩张部的与出口侧通气管的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中的通气管内壁与中心侧的表面的阶梯差的最大值dmax(μm)满足式(1)、式(2)及式(3)。

18、[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19、算术平均高度sa为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20、[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具有:

21、多孔质吸音材料,沿扩张部的内周面配置,

22、多孔质吸音材料成为扩张部的内部中的中心侧的表面,

23、算术平均高度sa为多孔质吸音材料的中心侧的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

24、阶梯差d为通气管内壁与多孔质吸音材料的中心侧的表面的阶梯差。

25、[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26、从扩张部的入口侧通气管侧的开口部到出口侧通气管侧的开口部之间的流路为直线状。

27、专利技术效果

2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通风型消音器,其为通风型的消音器,即使在通风型消音器内部中流动的气体的流速快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型消音器,其具有:入口侧通气管;扩张部,其与所述入口侧通气管连通且截面积比所述入口侧通气管大;及出口侧通气管,其与所述扩张部连通且截面积比所述扩张部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通风型消音器,其具有:入口侧通气管;扩张部,其与所述入口侧通气管连通且截面积比所述入口侧通气管大;及出口侧通气管,其与所述扩张部连通且截面积比所述扩张部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型消音器,其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田真也山添昇吾菅原美博板井雄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