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38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4
本技术涉及弯头推制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包括主体部件,主体部件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滑槽相对于操作台的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操作台的外壁设置有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包括转轴,转轴的顶部与操作台的底部竖直转动连接,转轴位于两个第一滑槽之间,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本技术,通过两个工形滑板带动两组夹持板分别交替的夹持直管往弯管模具方向进行推送,使得直管能够被连续不断的推制成形,避免需要等待夹具返回至原来较远的位置再重新进行夹持推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弯头推制机,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


技术介绍

1、弯头推制机是一种用于加工弯头的设备,其在加工过程中将直管推入弯管模具中,使其在弯管模具中挤压成型成弯头管件,现有的弯头推制机,一般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弯管模具,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缸,驱动缸上安装有夹持直管的夹持机构,其在使用时,一般通过夹持机构将直管夹持住,然后再通过驱动缸将直管的一端推入弯管磨具中,在弯管磨具的外部设置电加热丝,电加热丝对弯管磨具进行加热,间接对进入弯管磨具中的直管进行加热,增加其柔性,使其更好的推制成型。

2、但是,其通过驱动缸驱动夹持机构将直管推至弯管模具中,由于直管较长,其需要多次将驱动缸返回原来较远的位置,再重新进行夹持,该过程容易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使得推动发生中断,无法连续性的进行推进,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包括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相对于所述操作台的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所述操作台的外壁设置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与所述操作台的底部竖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上与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工形滑板,两个所述工形滑板的底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齿轮相互咬合,两个工形滑板的顶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竖板。

3、进一步:

4、两个所述竖板的相互靠近一侧壁均竖直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两个所述竖板的顶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竖直贯穿两个所述竖板与两个所述双向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5、进一步:

6、两个所述双向丝杆的圆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板分别两两上下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上方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和下方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7、进一步:

8、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座内部水平活动安装有直管,所述直管位于四个所述夹持板之间,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竖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弯管模具,所述弯管模具的右端与所述直管的左端相互对应,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圈,所述弯管模具位于所述加热圈的内部,所述操作台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支脚。

9、进一步:

10、所述操作台的左侧设置有接料冷却部件,所述接料冷却部件包括输送板,所述输送板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左侧,所述输送板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部水平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输送板的前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输送板与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

12、所述螺纹杆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料箱,所述接料箱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水平安装有冷风机。

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通过设置的驱动部件,首先使远离弯管模具的第二电机启动,使得第二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进行转动,双向丝杆将使两个移动板在第二滑槽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远离弯管模具两个夹持板对直管的外壁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启动第一电机进行正转,使得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将通过两个齿条带动两个工形滑板在两个第一滑槽的内部进行相互靠近滑动,使得靠近弯管模具的两个夹持板和远离弯管模具的两个夹持板进行相互靠近移动,同时,远离弯管模具的两个夹持板将夹持直管往弯管模具的内部进行推送,当两个竖板之间距离很近时,此时第一电机停止,然后两个第二电机同时启动,使得靠近弯管模具的两个夹持板对直管的外壁进行夹持,远离弯管模具的两个夹持板从直管的外壁分离,然后使第一电机进行反转,使得齿轮将通过两个齿条带动两个工形滑板在两个第一滑槽的内部进行相互远离滑动,即靠近弯管模具的两个夹持板将继续进行推送直管,然后进行循环往复,相较于现有装置通过驱动缸驱动夹持机构将直管推至弯管模具中,由于直管较长,其需要多次将驱动缸返回原来较远的位置,再重新进行夹持,该过程容易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使得推动发生中断,无法连续性的进行推进,降低了工作效率,该装置通过两个工形滑板带动两组夹持板分别交替的夹持直管往弯管模具方向进行推送,使得直管能够被连续不断的推制成形,避免需要等待夹具返回至原来较远的位置再重新进行夹持推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15、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通过设置的接料冷却部件,推制成形的弯头将落至下方的接料箱内,然后启动冷风机和第三电机,冷风机将对接料箱内的弯头进行吹冷风降温,第三电机将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将使移动块在第三滑槽的作用下水平滑动,使得移动块通过接料箱将弯头送至下一道工序,该装置能够将制成后掉落的弯头接住,避免造成弯头的堆积和摔损,同时可以对弯头一边进行冷却降温一边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提高弯头的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包括主体部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件(100)包括操作台(110),所述操作台(110)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120),所述第一滑槽(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20)相对于所述操作台(110)的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所述操作台(110)的外壁设置有驱动部件(200),所述驱动部件(200)包括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顶部与所述操作台(110)的底部竖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01)位于两个第一滑槽(120)之间,所述转轴(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202),所述操作台(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203),所述U形板(203)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4),所述第一电机(204)的输出端竖直向上与所述转轴(20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20)的内部均安装有工形滑板(205),两个所述工形滑板(205)的底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齿条(206),两个所述齿条(206)分别与所述齿轮(202)相互咬合,两个工形滑板(205)的顶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竖板(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207)的相互靠近一侧壁均竖直开设有第二滑槽(208),两个所述第二滑槽(208)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209),两个所述竖板(207)的顶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0),两个所述第二电机(210)的输出端均竖直贯穿两个所述竖板(207)与两个所述双向丝杆(209)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向丝杆(209)的圆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211),所述移动板(2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板(211)分别两两上下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双向丝杆(209)的外壁,上方两个所述移动板(211)的下表面和下方两个所述移动板(2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10)的上表面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0),所述支撑座(1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130)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20)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座(130)内部水平活动安装有直管(140),所述直管(140)位于四个所述夹持板(212)之间,所述操作台(1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0),所述支撑板(150)的内部竖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60),所述固定架(160)的内部设置有弯管模具(170),所述弯管模具(170)的右端与所述直管(140)的左端相互对应,所述支撑板(15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圈(180),所述弯管模具(170)位于所述加热圈(180)的内部,所述操作台(110)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支脚(1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10)的左侧设置有接料冷却部件(300),所述接料冷却部件(300)包括输送板(310),所述输送板(310)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10)的左侧,所述输送板(310)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第三滑槽(320),所述第三滑槽(320)的内部水平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30),所述输送板(310)的前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40),所述第三电机(34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输送板(310)与所述螺纹杆(330)的前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30)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350),所述移动块(35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料箱(360),所述接料箱(36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70),所述连接板(370)的侧壁水平安装有冷风机(3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包括主体部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件(100)包括操作台(110),所述操作台(110)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120),所述第一滑槽(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20)相对于所述操作台(110)的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所述操作台(110)的外壁设置有驱动部件(200),所述驱动部件(200)包括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顶部与所述操作台(110)的底部竖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01)位于两个第一滑槽(120)之间,所述转轴(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202),所述操作台(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203),所述u形板(203)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4),所述第一电机(204)的输出端竖直向上与所述转轴(20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20)的内部均安装有工形滑板(205),两个所述工形滑板(205)的底部均水平固定连接有齿条(206),两个所述齿条(206)分别与所述齿轮(202)相互咬合,两个工形滑板(205)的顶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竖板(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207)的相互靠近一侧壁均竖直开设有第二滑槽(208),两个所述第二滑槽(208)的内部竖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209),两个所述竖板(207)的顶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0),两个所述第二电机(210)的输出端均竖直贯穿两个所述竖板(207)与两个所述双向丝杆(209)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弯头推制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向丝杆(209)的圆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211),所述移动板(2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板(211)分别两两上下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双向丝杆(209)的外壁,上方两个所述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博昂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