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205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3
本申请涉及吸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吸声面板,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声波射入面及闭合腔体,闭合腔体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隔板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隔板,各第一隔板和各第二隔板将闭合腔体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腔室;各独立腔室内均设置有第三隔板,各第三隔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各第二隔板不接触,第三隔板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板与相邻的第一隔板连接,以将独立腔室划分为两个谐振腔,谐振腔被配置为通过共振吸收声波。通过对各个谐振腔进行调节可以控制单腔的吸声频率,能够实现在各个频率范围对噪声进行吸收,实现对宽频噪声的吸声效果。第三隔板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连接较少,更易于实现吸声面板的整体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吸声,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声面板


技术介绍

1、噪声在传播时通常会被壁面多次反射,形成“驻波”、“混响”效应,这将提升室内噪声声级,造成噪声排放超标。

2、常用的室内降噪手段是在壁面上安装吸声板,所用降噪材料为矿物质棉、穿孔石膏等。矿棉吸声板以矿渣棉为主要原料,加适量的添加剂,经配料、成型、干燥、切割等工序加工而成;穿孔石膏板由贯通于石膏板正面和背面的圆柱形孔眼,在石膏板背面粘贴具有透气性的背覆材料和能吸收入射声能的吸声材料等组合而成,此类吸声板具有不燃、不腐、加工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低频吸声系数低,不能有效抑制噪声的反射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声面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声波射入面以及闭合腔体,所述闭合腔体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隔板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隔板,各所述第一隔板和各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闭合腔体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腔室;

2、各所述独立腔室内均设置有第三隔板,各所述第三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各所述第二隔板不接触,所述第三隔板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板与相邻的第一隔板连接,以将所述独立腔室划分为两个谐振腔,所述谐振腔被配置为通过共振吸收声波。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形状包括波浪状或锯齿状。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所述闭合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向设置;

6、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连通各所述谐振腔,所述通孔与所述谐振腔一一对应,所述谐振腔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的插管,所述插管朝所述第二表面延伸。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谐振腔对应的通孔的孔径不全相同。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通孔的孔径位于1mm-8mm。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谐振腔对应的所述通孔与所述插管的深度之和不全相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与所述插管的深度之和位于1mm-10mm。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管的壁厚位于0.8mm-2mm。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13、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声面板,各第一隔板和各第二隔板可以将闭合腔体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腔室,同时各个独立腔室被内部的第三隔板以及连接板划分为两个谐振腔,谐振腔被配置为通过共振吸收声波。由此,通过对各个谐振腔进行调节可以控制单腔的吸声频率,能够实现在各个频率范围对噪声进行吸收,实现对宽频噪声的吸声效果。并且,第三隔板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连接较少,仅通过连接板与第一隔板相连,更易于实现吸声面板的整体弯曲,从而更好地将吸声面板贴合至壁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声波射入面以及闭合腔体,所述闭合腔体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隔板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隔板,各所述第一隔板和各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闭合腔体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形状包括波浪状或锯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所述闭合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谐振腔对应的通孔的孔径不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孔的孔径位于1mm-8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谐振腔对应的所述通孔与所述插管的深度之和不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插管的深度之和位于1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壁厚位于0.8mm-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声波射入面以及闭合腔体,所述闭合腔体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一隔板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第二隔板,各所述第一隔板和各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闭合腔体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形状包括波浪状或锯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所述闭合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斯文陈龙虎陈建栋万海波仇俊杰周酝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秦光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