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208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S1,建立气窜评价模型,具体为,以气油比和产油量变化为参数,将断控体油藏单元气驱开发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稳定驱替阶段、气窜初期、气窜中期和气窜末期;S2,引入置换能力比,置换能力比为油水置换能力与油气置换能力之比;S3,预测气窜时间,包括:(1)确定注水开采的情况下,水窜发生时的水驱系数;(2)计算井组气窜时气驱系数,以此作为气窜门槛值;(3)预测正在进行注气的井组的气驱系数达到C1的时间,作为预测的气窜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克服了现状中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对断控体油藏预测气窜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井的开采,具体为一种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勘探开发成果表明,我国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深层断控体型碳酸盐岩储集体,初期主要为衰竭式自喷生产,但能量下降较快,随之带来产量递减大、井筒安全性等问题日益突出,地层急需能量补充。针对单井单元可实施注水替油,但有些断裂破碎作用强、溶蚀作用弱,注水替油效果整体不够理想。针对连通井组实施规模单元水驱,部分沿断面连通井组注水响应时间短,水窜速度快,水驱效果不理想。针对注水开发效果的这种现状,目前油田已转为注气吞吐和单元气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发,相较于注水开发,注气开发具有单井注气复产风险小,单元气驱气窜后停喷风险小、可治理空间大等优点。对于单元气驱,在保证注气受效的前提下,尽量延缓气窜便是最主要任务。但断控体油藏气驱开发尚属首例,气窜判别指标及气窜时间预测尚无成熟经验可鉴,前期类比单元水驱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和实际偏差较大。目前亟需建立一套断控体油藏气窜判别指标和气窜时间预测方法,进行气窜的跟踪与预测,指导气驱开发做出合理调整以及调整效果的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克服了现状中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对断控体油藏预测气窜时间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包括:

3、s1,建立气窜评价模型,具体为,以气油比和产油量变化为参数,将断控体油藏单元气驱开发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稳定驱替阶段、气窜初期、气窜中期和气窜末期;稳定驱替阶段的评判指标为:气油比相对于受效前的气油比上升低于20%,受效前的气油比指该生产井注气开发前最后的气油比,产油量持续上升;气窜初期的评判指标为:生产井开始见注入气,气油比相对于受效前的气油比上升20%—100%,产油量转为下降,但月递减率小于5%;气窜中期的评判指标为:气油比相对于受效前的汽油比上升大于100%,产油量月递减率5%—10%;气窜末期的评判指标为:产油量月递减率大于10%;

4、s2,引入置换能力比,置换能力比为油水置换能力与油气置换能力之比;

5、s3,预测气窜时间,包括:(1)确定注水开采的情况下,水窜发生时的水驱系数;(2)计算高注低采井组气窜时气驱系数=低注高采井组水窜时水驱系数×置换能力比,以此作为高注低采井组气窜门槛值c1,计算低注高采井组气窜时气驱系数=高注低采井组水窜时水驱系数/置换能力比,以此作为低注高采井组气窜门槛值c2;(3)预测正在进行注气的高注低采井组的气驱系数达到c1的时间,作为对该井组预测的气窜时间,预测正在进行注气的低注高采井组的气驱系数达到c2的时间,作为对该井组预测的气窜时间。

6、作为优选,在步骤s1中,气窜初期产出气体中甲烷含量上升5%,c5+含量下降45%。

7、作为优选,置换能力比=注气后压力平衡时间/注水后压力平衡时间,注气后压力平衡时间是指从注气到近注气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时间段,注水后压力平衡时间指从注水到近注水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时间段。

8、作为优选,近注气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和近注水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判断条件为井口油压日下降速度小于0.1mpa。

9、作为优选,确立类洞穴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为2.30;确立裂缝-孔洞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为1.88;确立裂缝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为2.00;取三种类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的平均数2.06作为步骤s2中的置换能力。

10、作为优选,确定低注高采井组水窜时水驱系数=0.015,高注低采井组水窜时水驱系数=0.0486,因此高注低采井组气窜时气驱系数=0.015×2.06=0.10012,低注高采井组气窜时气驱系数=0.0486/2.06=0.00728。

11、作为优选,预测从注气开始至发生气窜的天数,其中,

12、其中分气率=分气量/注气量,分气量是指能够直接作用到受效井那部分气。

13、作为优选,分气量的计算方法包括:

14、a计算自喷阶段单位压降产液=单位压降产油量除以油密度乘以体积系数+单位压降产出水体积;

15、b计算阶段压降下应产出的地下体积=(阶段末静压-阶段初期静压)×单位压降产液地下体积;

16、c计算阶段压降下应产出的地下体积=(阶段末静压-阶段初期静压)×单位压降产液地下体积;

17、d计算补充体积=阶段实际产液折地下体积-阶段压降下应产出液地下体积;

18、e计算分气量=补充地下体积×天然气在地层压力下的压缩比。

19、作为优选,水驱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

20、a计算单位压降产液量地下体积=单位压降产油量除以油密度乘以体积系数+单位压降产出水体积;

21、b计算阶段压降下应产出的地下体积=(阶段末静压-阶段初期静压)×单位压降产液地下体积;

22、c计算阶段压降下应产出的地下体积=(阶段末静压-阶段初期静压)×单位压降产液地下体积;

23、d计算补充体积=阶段实际产液折地下体积-阶段压降下应产出液地下体积;

24、e计算分水率=补充体积/阶段注水量;

25、f计算水驱系数=注水井注水量×本井分水率/注水井与采油采井间地质储量。

2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气窜评价模型,可根据气窜评价指标精确地判定断控体油藏单元气驱开发是否发生了气窜及处于气窜的哪个阶段,在气窜前可设置合理注采比,保持稳定受效,延缓气窜,在气窜初期可通过控液方式控制气窜加剧,在气窜中、后期可通过调驱等措施治理气窜,从而提高油气的采收率。另外引入置换能力比的概念并根据各注采类型的注水井网发生水窜时的水驱系数和置换能力比计算各注采类型井网发生气窜时的气驱系数,并根据发生气窜时的气驱系数更精确地预测井网发生气窜的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气窜初期产出气体中甲烷含量上升5%,C5+含量下降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置换能力比=注气后压力平衡时间/注水后压力平衡时间,注气后压力平衡时间是指从注气到近注气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时间段,注水后压力平衡时间指从注水到近注水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时间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近注气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和近注水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判断条件为井口油压日下降速度小于0.1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立类洞穴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为2.30;确立裂缝-孔洞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为1.88;确立裂缝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为2.00;取三种类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的平均数2.06作为步骤S2中的置换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低注高采井组水窜时水驱系数=0.015,高注低采井组水窜时水驱系数=0.0486,因此高注低采井组气窜时气驱系数=0.015×2.06=0.10012,低注高采井组气窜时气驱系数=0.0486/2.06=0.007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测从注气开始至发生气窜的天数,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气量的计算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水驱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控体油藏气窜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气窜初期产出气体中甲烷含量上升5%,c5+含量下降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置换能力比=注气后压力平衡时间/注水后压力平衡时间,注气后压力平衡时间是指从注气到近注气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时间段,注水后压力平衡时间指从注水到近注水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时间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近注气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和近注水井与地层压力达到一致状态的判断条件为井口油压日下降速度小于0.1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立类洞穴型储集体的置换能力比为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陈叔阳池林贤刘耀宇王利刚孙雨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