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1979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RFID智能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RFID智能卡在喷码前后的缺陷检测准确度低,产品不合格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依据待喷印处理的RFID智能卡的特征信息,对光源的光照参数进行调节;依据调节后的目标光照参数,采集待喷印处理的所述RFID智能卡的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依据第一次缺陷检测结果,对满足预设条件的RFID智能卡进行电晕处理;对电晕处理后的RFID智能卡进行喷印处理;获取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第二次缺陷检测,将第二次缺陷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智能卡沿预定路径继续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RFID智能卡在喷码前后的缺陷检测准确度,增加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rfid智能卡,尤其涉及一种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rfid智能卡作为一种集成了微芯片的塑料卡,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结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安全技术等多种
技术介绍
,以实现身份识别、交易、电子通讯等功能。对rfid智能卡进行喷码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和标识技术,通过在rfid智能卡表面喷印标识信息,如条形码、二维码、序列号等,以实现rfid智能卡的身份识别、追溯和管理。随着rfid智能卡需求的增长,传统手工标识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rfid智能卡喷码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rfid智能卡喷码所使用的设备通常是喷墨打印机或激光喷码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在rfid智能卡表面精确喷印标识信息,并且支持高速喷码,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同时,rfid智能卡作为重要的身份识别和数据存储媒介,对标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要求较高,喷码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标识,确保标识信息清晰可辨认,不易模糊或脱落,喷码技术也使得每张rfid智能卡都可以被标记上唯一的序列号或标识信息,这为rfid智能卡的生产和物流管理提供了数据追溯的能力,方便生产商对rfid智能卡进行监控和溯源。rfid智能卡喷码通常涉及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金融数据等,为保障标识信息的安全性,喷码技术结合了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确保标识信息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和修改。

2、然而,由于rfid智能卡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遭受挤压、划痕或其它损坏,这些损坏的卡片进入喷码设备后,会导致喷码质量下降,甚至在后续使用中出现故障,目前的设备并未在喷码前对rfid智能卡进行充分区分和筛选,导致损坏的卡片仍然进入生产线,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的不合格率,其次,喷码前的电晕处理时间过长或过大电晕强度的电晕处理可能会导致rfid智能卡表面受损,出现变形或烧伤,这会影响rfid智能卡的外观质量和可读性;最后,即使在喷码过程中采用了精确的设备和技术,智能卡表面的文字和图像仍然会出现未对齐或不清晰的问题,例如,如果喷嘴堵塞或者老化,喷出的墨水可能不均匀,导致文字和图像的边缘模糊或者不清晰,或者喷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位置不准确或者喷头与卡片表面的距离不恰当,会导致喷墨位置偏移,造成文字和图像模糊。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在喷码设备前通常未对rfid智能卡进行充分区分和筛选或者通过人工目视检查的方式来识别是否有智能卡损坏,然而,由于需要检查的智能卡数量大、种类多,人工目视检查的方式容易导致损坏的卡片仍然进入生产线,从而导致喷码质量下降,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不合格率;其次,对于电晕处理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导致的表面受损问题和喷码后的喷码质量问题,现有技术往往无法准确检测。

3、为此,如何提高rfid智能卡在喷码前后的缺陷检测准确度,从而增加产品合格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rfid智能卡在喷码前后的缺陷检测准确度低,产品不合格率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

4、所述方法包括:

5、依据待喷印处理的rfid智能卡的特征信息,对照射到所述rfid智能卡表面的光源的光照参数进行调节;

6、依据调节后的目标光照参数,控制光源照射至所述rfid智能卡上,采集待喷印处理的所述rfid智能卡的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

7、依据第一次缺陷检测结果,对满足预设条件的rfid智能卡进行电晕处理;

8、对电晕处理后的rfid智能卡进行喷印处理;

9、获取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第二次缺陷检测,将第二次缺陷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智能卡沿预定路径继续传输。

10、优选地,所述依据待喷印处理的rfid智能卡的特征信息,对照射到所述rfid智能卡表面的光源的光照参数进行调节包括:

11、读取rfid智能卡上rfid标签中存储的目标标识符;

12、将所述目标标识符与数据库中的各预设标识符进行匹配,确定所述rfid智能卡的特征信息;

13、通过rfid智能卡的特征信息,获取与当前rfid智能卡特征相匹配的目标光照参数;

14、通过目标光照参数与光源的初始光照参数之间的参数差异值,对光源的光照参数进行调节。

15、优选地,所述依据调节后的目标光照参数,控制光源照射至所述rfid智能卡上,采集待喷印处理的所述rfid智能卡的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包括:

16、获取目标光照参数照射条件下采集的rfid智能卡的实时图像;

17、通过滤波处理算法和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对所述实时图像进行预处理,确定预处理后符合缺陷检测要求的目标图像;

18、通过预设的缺陷检测方法,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得出所述第一次缺陷检测结果,其中,第一次检测的缺陷包括:尺寸不符合规格、凹陷、凸起和划痕。

19、优选地,所述通过预设的缺陷检测方法,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得出所述第一次缺陷检测结果包括:

20、通过机器视觉检测模块,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处理,获取rfid智能卡的实际尺寸和表面特征信息;

21、将分析得出的rfid智能卡的实际尺寸与预设尺寸进行比较,确定智能卡的尺寸是否符合规格;

22、将所述表面特征信息和预设特征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智能卡是否存在表面缺陷,其中,表面缺陷至少包括:凹陷、凸起和划痕;

23、若智能卡尺寸不符合规格或存在表面缺陷,则第一次缺陷检测结果为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24、若智能卡尺寸符合规格且不存在表面缺陷,则第一次缺陷检测结果为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25、优选地,在获取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第二次缺陷检测之前还包括:

26、通过所述目标标识符,获取rfid智能卡对应的预设喷印信息,其中,所述喷印信息至少包括喷印颜色和喷印位置;

27、通过所述预设喷印信息,对所述目标光照参数进行二次调整;

28、根据二次调整后的光照参数,控制光源照射至所述rfid智能卡上,采集喷印处理完成后的rfid智能卡图像。

29、优选地,所述获取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第二次缺陷检测,将第二次缺陷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智能卡沿预定路径继续传输包括:

30、将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与预先采集的样本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对rfid智能卡的电晕缺陷和喷印缺陷进行检测;

31、若检测存在电晕缺陷,则对电晕缺陷进行分类,通过分类结果对电晕处理参数进行反馈调节,其中,电晕缺陷至少包括:形状异常、尺寸异常和颜色异常,电晕处理参数至少包括电晕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待喷印处理的RFID智能卡的特征信息,对照射到所述RFID智能卡表面的光源的光照参数进行调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调节后的目标光照参数,控制光源照射至所述RFID智能卡上,采集待喷印处理的所述RFID智能卡的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缺陷检测方法,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得出所述第一次缺陷检测结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第二次缺陷检测之前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第二次缺陷检测,将第二次缺陷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智能卡沿预定路径继续传输包括:</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与预先采集的样本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对RFID智能卡的电晕缺陷和喷印缺陷进行检测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至少包括智能卡的尺寸、颜色和形状,第二特征至少包括喷印内容的位置和喷印后的图像质量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特征和样本特征进行比较,通过第二比较结果对RFID智能卡的喷印缺陷进行检测包括:

10.一种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光源,图像采集模块,机器视觉检测模块,电晕模块,喷印模块,所述光源用于对智能卡表面的光照条件进行调节;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RFID智能卡的实时图像;所述机器视觉检测模块用于对采集的RFID智能卡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所述电晕模块用于对满足预设条件的RFID智能卡进行电晕处理;所述喷印模块用于对电晕处理后的RFID智能卡进行喷印处理;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待喷印处理的rfid智能卡的特征信息,对照射到所述rfid智能卡表面的光源的光照参数进行调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调节后的目标光照参数,控制光源照射至所述rfid智能卡上,采集待喷印处理的所述rfid智能卡的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缺陷检测方法,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第一次缺陷检测,得出所述第一次缺陷检测结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第二次缺陷检测之前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rfid智能卡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喷印处理完成后采集的rfid智能卡图像进行第二次缺陷检测,将第二次缺陷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智能卡沿预定路径继续传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炳军王智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卡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