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191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1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包括车头斜管(1)、主支撑管(2)、后尾架,主支撑管(2)采用一根管自前向后延伸设置,并且,主支撑管(2)前后两头上翘设置,主支撑管(2)的前端与车头斜管(1)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后尾架包括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第一横向支撑管(5)和第二横向支撑管(6),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分别位于主支撑管(2)的两侧,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的下端均与主支撑管(2)的两侧连接,第一横向支撑管(5)、第二横向支撑管(6)的两端均位于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之间并连接;本公开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减轻车架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具体讲是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


技术介绍

1、车架是电动自行车的基本骨架,通过车架将电动自行车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并做支撑,从而形成一定的整体性。

2、一般来说,车架越重能耗越高,但是车架越重,也意味着强度越高,为此,如何在满足一定的强度的前提下,合理设计车架以减轻重量,成为研究重点和难点。

3、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有利于减轻车架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有利于减轻车架的重量。

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包括车头斜管、主支撑管、后尾架,主支撑管采用一根管自前向后延伸设置,并且,主支撑管前后两头上翘设置,主支撑管的前端与车头斜管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后尾架包括左支撑管、右支撑管、第一横向支撑管和第二横向支撑管,左支撑管、右支撑管分别位于主支撑管的两侧,左支撑管、右支撑管的下端均与主支撑管的两侧连接,第一横向支撑管横向居中连接在主支撑管的后端,第二横向支撑管靠近左支撑管、右支撑管的上端设置,第一横向支撑管、第二横向支撑管的两端均位于左支撑管、右支撑管之间并连接。

3、作为改进,主支撑管与车头斜管之间锐角夹角处设有三角形加强件。

4、作为改进,主支撑管在前侧的上翘拐弯内侧设有加强套。

5、作为改进,主支撑管的前后两头上翘之间的部分居中设有若干横向支撑件

6、作为改进,横向支撑件包括圆管件,主支撑管在圆管件所在位置设有切口,圆管件居中配合在该切口中并连接。

7、作为改进,主支撑管在后侧还设有向上开口的弧形配合凹陷,该弧形配合凹陷用于配合支撑轴。

8、作为改进,还包括末端横向支撑件,该末端横向支撑件位于左支撑管、右支撑管的上端之间并连接。

9、作为改进,还包括u形尾部支撑架、左侧l形支撑杆和右侧l形支撑杆,该u形尾部支撑架的两前端均与末端横向支撑件的后侧连接,左侧l形支撑杆和右侧l形支撑杆的前端均与第二横向支撑管的后侧连接,左侧l形支撑杆和右侧l形支撑杆的上端均与u形尾部支撑架的下侧连接。

10、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主支撑管采用一根管自前向后延伸设置,并且,主支撑管前后两头上翘设置,主支撑管的前端与车头斜管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从而使得主支撑管与车头斜管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后尾架包括左支撑管、右支撑管、第一横向支撑管和第二横向支撑管,左支撑管、右支撑管分别位于主支撑管的两侧,左支撑管、右支撑管的下端均与主支撑管的两侧连接,第一横向支撑管横向居中连接在主支撑管的后端,第二横向支撑管靠近左支撑管、右支撑管的上端设置,第一横向支撑管、第二横向支撑管的两端均位于左支撑管、右支撑管之间并连接,使得后尾架自身强度较好,同时稳固地连接在主支撑管上。

11、总之,本公开以一根管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整个车架的设计,有利于减轻车架的重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斜管(1)、主支撑管(2)、后尾架,主支撑管(2)采用一根管自前向后延伸设置,并且,主支撑管(2)前后两头上翘设置,主支撑管(2)的前端与车头斜管(1)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后尾架包括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第一横向支撑管(5)和第二横向支撑管(6),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分别位于主支撑管(2)的两侧,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的下端均与主支撑管(2)的两侧连接,第一横向支撑管(5)横向居中连接在主支撑管(2)的后端,第二横向支撑管(6)靠近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的上端设置,第一横向支撑管(5)、第二横向支撑管(6)的两端均位于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之间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撑管(2)与车头斜管(1)之间锐角夹角处设有三角形加强件(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撑管(2)在前侧的上翘拐弯内侧设有加强套(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撑管(2)的前后两头上翘之间的部分居中设有若干横向支撑件(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横向支撑件(9)包括圆管件,主支撑管(2)在圆管件所在位置设有切口(10),圆管件居中配合在该切口(10)中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撑管(2)在后侧还设有向上开口的弧形配合凹陷(11),该弧形配合凹陷(11)用于配合支撑轴(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末端横向支撑件(13),该末端横向支撑件(13)位于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的上端之间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尾部支撑架(14)、左侧L形支撑杆(15)和右侧L形支撑杆(16),该U形尾部支撑架(14)的两前端均与末端横向支撑件(13)的后侧连接,左侧L形支撑杆(15)和右侧L形支撑杆(16)的前端均与第二横向支撑管(6)的后侧连接,左侧L形支撑杆(15)和右侧L形支撑杆(16)的上端均与U形尾部支撑架(14)的下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斜管(1)、主支撑管(2)、后尾架,主支撑管(2)采用一根管自前向后延伸设置,并且,主支撑管(2)前后两头上翘设置,主支撑管(2)的前端与车头斜管(1)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后尾架包括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第一横向支撑管(5)和第二横向支撑管(6),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分别位于主支撑管(2)的两侧,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的下端均与主支撑管(2)的两侧连接,第一横向支撑管(5)横向居中连接在主支撑管(2)的后端,第二横向支撑管(6)靠近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的上端设置,第一横向支撑管(5)、第二横向支撑管(6)的两端均位于左支撑管(3)、右支撑管(4)之间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撑管(2)与车头斜管(1)之间锐角夹角处设有三角形加强件(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撑管(2)在前侧的上翘拐弯内侧设有加强套(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新大洲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