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位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183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对位贴合装置,包括机架;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第三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第三送料组件分别包括用以输送待裁切的第一胶材料的第一输送带、用以输送间隔排布的第二胶材料的第二输送带和用以输送间隔排布的第一胶材料的第三输送带;贴附机构,包括第一贴附辊和第二贴附辊,第一贴附辊用以将第一输送带上裁切后的胶材料转移至第三输送带上,第二贴附辊用以将第三输送带上的间隔排布的第一胶材料转移至第二输送带上;异步裁切刀,设置于机架上,并用于对第一输送带上的第一胶材料进行裁切。本技术通过送料结构和贴附机构的配合以完成口子胶的模切,原料消耗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切设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对位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加工业随着劳动力成本及原材料成本在不断的上涨,使得企业整体的利润在不断的下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提高整体利润产品不仅要生产品质要过硬,节约原材才是企业的硬道理,为了降低成本,各行各业都会在在节约原材上下很大的功夫,只有这样企业的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同样企业的利润才会得到提高。

2、以前黑白胶四面背胶产品、丝印扩散四面背胶、口子胶tp泡棉,数码产品视窗四面背胶,多为手工贴合或者满版胶冲压后在去手工贴合,旧工艺不仅生产效率低,不良报废率也很高。完全靠手工去作业已成为过去式,产量无法达到需求。口字胶作业中间部分完全是废料区域,贴合整张胶浪费原材。而异步贴合经过电脑对位,可达到100%的贴合正确率,不但节约大量的主材,产量也较人工贴合更大。

3、随着平刀模切机冲切的产品不断多样化,以及行业不断的技术革新需求,异步贴合以其超节省材料的作业优势,深受广大模切加工行业的青睐。但是,现有的多数异步贴合装置具有作业工序繁琐、辅助材料较多、贴合尺寸不精确、贴合位置不理想等缺点,对作业人员的技术考验较大,单单在调试设备上可能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及材料。

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位贴合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贴合尺寸不精确位置不理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位贴合装置,包括机架;

3、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包括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第三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第二送料组件、第三送料组件分别包括用以输送待裁切的第一胶材料的第一输送带、用以输送间隔排布的第二胶材料的第二输送带和用以输送间隔排布的第一胶材料的第三输送带;贴附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包括第一贴附辊和第二贴附辊,所述第一贴附辊位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三送料组件之间用以将第一输送带上裁切后的胶材料转移至第三输送带上,所述第二贴附辊位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和第三送料组件之间用以将第三输送带上的间隔排布的第一胶材料转移至第二输送带上;异步裁切刀,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对第一输送带上的第一胶材料进行裁切。

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作用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以控制第一输送带的跳距,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作用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以控制第二输送带的跳距。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放料轴和第一收料轴,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端分别收卷于所述第一放料轴和第一收料轴。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料轴位于所述第一贴附辊的下方。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二放料轴和第二收料轴,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端分别收卷于所述第二放料轴和第二收料轴。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放料轴位于所述第二贴附辊的下方。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三放料轴和第三收料轴,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端分别收卷于所述第三放料轴和第三收料轴。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放料轴和第三收料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贴附辊和第二贴附辊的上方。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第二贴附辊和第二收料轴之间的模切机构。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带为离型纸,和/或所述第二输送带为离型纸,和/或所述第三输送带为离型纸。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对位贴合装置,其通过送料组件、贴附组件和异步裁切刀之间的配合,能够将胶条进行无间隙裁切后贴附形成最终成品形状,降低了材料损耗,可以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降低了材料和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步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作用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以控制第一输送带的跳距,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作用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以控制第二输送带的跳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放料轴和第一收料轴,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端分别收卷于所述第一放料轴和第一收料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料轴位于所述第一贴附辊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二放料轴和第二收料轴,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端分别收卷于所述第二放料轴和第二收料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料轴位于所述第二贴附辊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三放料轴和第三收料轴,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端分别收卷于所述第三放料轴和第三收料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放料轴和第三收料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贴附辊和第二贴附辊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二贴附辊和第二收料轴之间的模切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为离型纸,和/或所述第二输送带为离型纸,和/或所述第三输送带为离型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步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作用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以控制第一输送带的跳距,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作用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以控制第二输送带的跳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放料轴和第一收料轴,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端分别收卷于所述第一放料轴和第一收料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料轴位于所述第一贴附辊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二放料轴和第二收料轴,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端分别收卷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相英
申请(专利权)人:允昌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