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176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0
本技术公开一种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属于工学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储药格和机械铲运行通道,还包括传送带和机械铲,所述传送带上装载有药袋,所述机械铲运行到传送带末端将药袋运输至储药格进行加药,所述机械铲上装载药盒运行至各相应的储药格完成取药。本技术利用光敏电阻控制相应环节运行;控制传送带在机械铲在到达传送带时运行;控制储药格的开关,利用脉冲信号控制储药格出药口的开关,转动出药口实现自动漏药,通过机械铲来运送颗粒制剂药袋加药和装载药盒完成取药,实现了中药调配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中药调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学自动化,具体涉及一种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


技术介绍

1、如今在全国大部分三甲医院中药房中,都配有中药材制剂存放的电子化药材归纳储存柜,此设备能通过电子处方连接储存柜中储药瓶所在仓位,以处方所需药剂所在仓位亮灯的形式提示药剂师处方所需药剂位置,再由药剂师人工拿取药剂,人工装配到配药机器中完成一次处方的调配。相较于传统中药房手工调配体系,这个系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药师配药效率,但是,此现有的设备存在以下缺点:(1)配药系统使用效率低。门诊中药房中的药剂种类多,品系杂,医药师配药需要覆盖的药品种类相当繁杂,这对药剂师准确记忆药材放置位置,通过亮灯提示快速精准的拿取药剂带来极高要求,这样大大制约了药师配药的速度;在药剂师人工取药之后,储药瓶无法直接通过现有的自动化中药药房来进行自动化调配,所以需要留出空间配备人工调配处方制剂的操作台,完成人工取药之后再人工装配处方药剂这一步骤。(2)中药房空间限制中药材储备量和配药速度。每个医院的中药房空间有限,必定导致储存药剂种类受限,一些常用药剂占据中药房大部分位置,若处方涉及的药剂储存在药材仓库中,则需要药剂师人工到药材库找药配药,便引入了人工调配步骤,大大降低中药调剂效率,延长了患者的待取药时间,损耗了自动药房的综合利用率,也有悖于自动药房存在的意义;(3)中药房取药排队叫号不够人性化。现有的自动化中药房一般是在患者缴费后,才开始配药出药,待配置完成后,再人工投放到取药窗口,因而患者必须再到相应窗口才能够取药成功。如患者在缴费之后,再到中药房门口进行取号,然后凭票排队等待,在等待过程中不能离开,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

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包括多个储药格和机械铲运行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带和机械铲,所述传送带上装载有药袋,所述机械铲运行到传送带末端将药袋运输至储药格进行加药,所述机械铲上装载药盒运行至各相应的储药格下方完成取药。

4、作为优选,所述储药格的顶端设有横向伸缩门,所述储药格的底面设为漏斗型,且下端设有出药口。

5、作为优选,所述出药口为一个圆形旋转开口,所述圆形旋转开口上对中均布有多个孔。

6、作为优选,所述出药口内设有第一层孔洞盘和第二层孔洞盘,所述第一层孔洞盘和第二层孔洞盘上均设有多个孔洞,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层孔洞盘相对于第二层孔洞盘水平旋转,实现第一层孔洞盘上的孔洞与第二层孔洞盘上的孔洞重合或者错位,从而启闭出药口。

7、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为一种舵机,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层孔洞盘相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有第三光敏电阻。

9、作为优选,所述机械铲包括机械铲身、前挡板、闸刀、升降轨道和前推器;所述机械铲身的前端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下端设有颗粒制剂通路,所述升降轨道设置在机械铲身的两端,所述闸刀设置在升降轨道上,所述前推器设置在机械铲身的后端,在机械铲身的左右两侧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低于药盒的高度。

10、作为优选,所述颗粒制剂通路为多个排列在前挡板下部的半圆孔。

11、作为优选,所述机械铲的内部搭载有单片机、压力感受器和平衡装置。

12、作为优选,所述圆形旋转开口上安装有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

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技术依靠机械中的单片机接收指令控制机械到达对应位点或实施对应功能,即医生端发送处方到中药房端,中药房端接收指令并且发送信号到机械铲单片机中,机械铲根据相应算法指令进行操作,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器并与行星减速器相配合驱动机械铲关节,从而提高机械铲精度。

15、(2)本技术利用光敏电阻控制相应环节运行;控制输送药袋的传送带开关,即控制传送带在机械铲在到达传送带时运行,在机械铲离开传送带进行加药或者配置时停止运行;控制储药格的开关,即当机械铲到达相应储药格时,光敏电阻控制储药格开启,以便添加中药颗粒制剂,当机械铲完成一次加药离开时,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控制储药格关闭,达到密封储存颗粒制剂的环境要求。

16、(3)本技术利用脉冲信号可以控制储药格出药口的开关。储药盒下端为出药口,出药口装置感应到药盒到对应位置后通过脉冲信号打开开关,转动出药口使两层孔洞重合,自动漏药,装置根据指令发出的时间,当完成这味药接取后,控制出药口自动关闭。出药结束后,机械铲再移动到下一个出药口,重复操作,完成取药过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包括多个储药格(6)和机械铲运行通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带(1)和机械铲(5),所述传送带(1)上装载有药袋(2),所述机械铲(5)运行到传送带(1)末端将药袋(2)运输至储药格(6)进行加药,所述机械铲(5)上装载药盒(4)运行至各相应储药格(6)下方完成取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格(6)的顶端设有横向伸缩门(61),所述储药格(6)的底面(62)设为漏斗型,且下端设有出药口(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口(63)为一个圆形旋转开口,所述圆形旋转开口上安装有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口(63)内设有第一层孔洞盘(631)和第二层孔洞盘(632),所述第一层孔洞盘(631)和第二层孔洞盘(632)上均设有多个孔洞(633),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层孔洞盘(631)相对于第二层孔洞盘(632)水平旋转,实现第一层孔洞盘(631)上的孔洞与第二层孔洞盘(632)上的孔洞重合或者错位,从而启闭出药口(6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一种舵机,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层孔洞盘(63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末端设有第三光敏电阻(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铲(5)包括机械铲身(51)、前挡板(52)、闸刀(53)、升降轨道(54)和前推器(56);所述机械铲身(51)的前端设有前挡板(52),所述前挡板(52)下端设有颗粒制剂通路(521),所述升降轨道(54)设置在机械铲(5)身的两端,所述闸刀(53)设置在升降轨道(54)上,所述前推器(56)设置在机械铲身(51)的后端,在机械铲身(51)的左右两侧还设有挡板(55),所述挡板(55)的高度低于药盒(4)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制剂通路(521)为多个排列在前挡板(52)下部的半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铲(5)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压力感受器和平衡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包括多个储药格(6)和机械铲运行通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带(1)和机械铲(5),所述传送带(1)上装载有药袋(2),所述机械铲(5)运行到传送带(1)末端将药袋(2)运输至储药格(6)进行加药,所述机械铲(5)上装载药盒(4)运行至各相应储药格(6)下方完成取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格(6)的顶端设有横向伸缩门(61),所述储药格(6)的底面(62)设为漏斗型,且下端设有出药口(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口(63)为一个圆形旋转开口,所述圆形旋转开口上安装有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链条自动化中药配方颗粒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口(63)内设有第一层孔洞盘(631)和第二层孔洞盘(632),所述第一层孔洞盘(631)和第二层孔洞盘(632)上均设有多个孔洞(633),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层孔洞盘(631)相对于第二层孔洞盘(632)水平旋转,实现第一层孔洞盘(631)上的孔洞与第二层孔洞盘(632)上的孔洞重合或者错位,从而启闭出药口(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杨娄杨杨勇雷凯晴武靓苗薛依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