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孟氏假单胞菌、含有其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及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孟氏假单胞菌、含有其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168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 mandelii,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该菌株在与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simplex、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58的简单芽胞杆菌在植物根际作用时,对植物的耐盐促生效果更佳,孟氏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产IAA的能力,微生物种子包衣剂应用于盐碱地中低产田大田粮食作物的生产上,其促进出苗、根系发育、防控根部病害、提高作物产量,活化根际土壤等效果显著,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应用方便,适用于机播,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菌种及其应用,特别是指一种孟氏假单胞菌、含有其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土壤作为一种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量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9.179亿亩,其中2/3的为中低产田。因此,如何提高耕地质量,利用中低产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高效的进行土壤修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植物根际功能菌由于成本低,繁殖快,可利用它们的促生、防病、抗衰老等作用,提高植物的生长的同时活化土壤,改善根际菌体,提高土壤酶活,团聚体等。因此,植物根际功能菌的应用是改善土壤,进行土壤修复最有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已有各种植物根际功能菌应用到农作物的生产中。以往的应用形式多为单一菌株,复合应用少,且效果不稳定,应用形式也多为生物有机肥,在设施蔬菜应用比较普遍,但是由于产品价格高,应用方便度不高,施肥量大,不能适应小麦玉米的机播农机,大田粮食作物普及率不高。有必要开发更方便,更经济的使用方法。生物型种衣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制剂,它在中国绿色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田粮食作物目前多是以化学农药为主的包衣剂,且没有针对中低产田上大田粮食作物应用的,亟待研制一种复合微生物种子包衣剂,能够应用于多种大田粮食作物的种子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植株在中低产田上的发芽率,促进植株生长,减少植物病害,且绿色高效,环境友好。

2、申请人于申请号为201910378531.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分离自海兴县盐碱土壤苦菜根际的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simplex、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58的简单芽胞杆菌,该菌种具有广谱促生抗逆作用,耐盐≤10%,可定殖于多种植物根际,能溶磷,固氮,产嗜铁素、accd以及细胞分裂素等促进植物生长、抑制病原真菌和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 mandelii,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simplex、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58的简单芽胞杆菌在植物根际作用时,具有固氮功能的细菌会很丰富,在田间试验中,发现它和简单芽胞杆菌复合应用时,对植物的耐盐促生效果更佳,孟氏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产iaa的能力,两者可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促进植物生长和活化根际土壤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将两株菌株复合应用,开发成种子包衣剂,应用效果会更高效广泛。

2、本专利技术中的菌种从海兴县中重度盐碱土壤(0.52%,ph=8.28)苦菜根际分离得到。该菌株于2023年11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中文译名为孟氏假单胞菌,属名为pseudomona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保藏机构的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简称cgmcc)。

3、该菌种的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如下:

4、该菌株菌落圆形,淡黄色不透明,菌落光滑平整,边缘整齐,较湿润,通过革兰氏染色显微观察,为革兰氏阴性、杆状。无溶血反应。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孟氏假单胞菌。

5、该菌株耐盐度为10%。

6、在自然条件下,该菌株可定殖于多种植物根际,能溶磷,固氮,产嗜铁素、iaa、accd以及细胞分裂素等促进植物生长。iaa生成量为38.28μg/ml。

7、该菌株的培养:使用lb培养基(酵母粉5g,胰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

8、该菌株的扩培方法:

9、1、斜面菌种培养:将该菌株接入试管斜面,培养温度为30℃~35℃,ph值=6.8~7.2,培养时间1~2天,用无菌水振荡30分钟后,10倍稀释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菌数≥1010cfu/ml。

10、2、摇瓶培养:按照0.5%-2%的接种量将斜面菌种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温度为30℃~35℃、ph值=6.8~7.2、转速200转/分钟的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使菌数达到1010cfu/ml。

11、上述培养基为:胰蛋白胨5.0g;蛋白胨1.0g;葡萄糖2.0g;k2hpo4 0.5g;mgso40.5g;蒸馏水1000ml;ph=6.8~7.2。固体培养基再加入琼脂粉15g。

12、3、发酵:按照体积比为10%~30%的三角瓶装液量放入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接种量为1%~5%,培养温度为30℃~35℃,培养周期为24~48小时;或按发酵罐容积40%~80%的装量投入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种子液的接种量为2%~10%,培养温度为30℃~35℃,通气量0.4m3/h~0.6m3/h,搅拌速度150~200转/分钟,溶氧70%~75%,培养周期36~48小时,使菌数达到1010cfu/ml。

13、上述发酵培养基包含以下组分:氮源5g~15g,碳源5g~15g,mgso4 1g~5g,kh2po41g~5g,k2hpo4 1g~5g,水1000ml,ph=6.8~7.2。氮源选用豆饼粉、胰蛋白胨、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中的一种或其结合,碳源选用玉米淀粉、葡萄糖、糖蜜、麸皮、米糠中的一种或其结合。

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含有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 mandeli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的孟氏假单胞菌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中包括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由含有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 mandeli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的孟氏假单胞菌或其发酵液以及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simplex、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58的简单芽胞杆菌或其发酵液组成,制备包衣剂时将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调整活菌数为2×105~2×108cfu/ml,孟氏假单胞菌与简单芽胞杆菌的有效活性菌数量比例为1~5:1~2。

15、复合种子包衣剂包括如下单位质量份的原料:

16、硅藻土20~40份;凹凸棒土20~40份;草炭1~5份;海藻酸钠0.2~0.5份;海藻糖1~5份;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40份。

17、具体地,复合种子包衣剂中粉末原料细度为150~800目。

18、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微生物种子包衣剂在使用时按照如下方法:复合微生物种子包衣剂与作物种子的质量比为1∶1.4~1.6。

19、复合微生物种子包衣剂的包衣方法可采用人工包衣或商用包衣机包衣。

20、其中人工包衣法是选取圆底大锅、其他圆底容器或大密封塑料袋,按比例放入种子和包衣剂中的液体原料成分不停搅拌,让种子充分并均匀被液体原料包裹,再将包衣剂中粉末原料放入继续搅拌,搅拌时要注意力度,以免破坏种皮的完整性,让种子均匀包裹上一层包衣粉,过筛后选取包衣好的种子储存备用。

21、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孟氏假单胞菌,其特征在于其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 mandelii,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孟氏假单胞菌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由含有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mandeli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的孟氏假单胞菌或其发酵液以及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simplex、保藏编号为CGMCCNo.16458的简单芽胞杆菌或其发酵液组成,制备包衣剂时将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调整活菌数为2×105~2×108cfu/ml,孟氏假单胞菌与简单芽胞杆菌的有效活性菌数量比例为1~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复合种子包衣剂包括如下单位质量份的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 mandeli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的孟氏假单胞菌的发酵液是将孟氏假单胞菌接种于灭菌后且含有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后获得,培养基中的氮源选用豆饼粉、胰蛋白胨、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中的一种或其结合,碳源选用玉米淀粉、葡萄糖、糖蜜、麸皮、米糠中的一种或其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条件如下:按照体积比为10%~30%的三角瓶装液量放入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接种量为1%~5%,培养温度为30℃~35℃,培养周期为24~48小时;或按发酵罐容积40%~80%的装量投入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种子液的接种量为2%~10%,培养温度为30℃~35℃,通气量0.4m3/h~0.6m3/h,搅拌速度150~200转/分钟,溶氧70%~75%,培养周期36~4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在提高盐碱地中低产田植物生长中的应用,所述的植物为大田粮食作物,特别是指小麦和玉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在提高盐碱地中低产田植物生长中的应用,所述的盐碱地中低产田含盐量低于0.3%。

...

【技术特征摘要】

1.孟氏假单胞菌,其特征在于其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 mandelii,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孟氏假单胞菌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由含有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mandeli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的孟氏假单胞菌或其发酵液以及拉丁文名称为bacillus simplex、保藏编号为cgmccno.16458的简单芽胞杆菌或其发酵液组成,制备包衣剂时将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或发酵液调整活菌数为2×105~2×108cfu/ml,孟氏假单胞菌与简单芽胞杆菌的有效活性菌数量比例为1~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复合种子包衣剂包括如下单位质量份的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拉丁文名称为pseudomonas mandeli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010的孟氏假单胞菌的发酵液是将孟氏假单胞菌接种于灭菌后且含有碳源、氮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杰丽胡栋贾楠魏晓艳马佳王旭王占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