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1634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19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电箱维护不方便、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箱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通过将箱体滑动连接于底座,使得配电箱内的配电元件易于维护,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风道和出风口,散热风扇输出的气流在配电箱内分布均匀,安装板插接于底座,风道堵塞后可以方便的进行疏通,进一步使得配电箱易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


技术介绍

1、配电箱分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计量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内部电器通常安装在箱体内部背板,在维护检修过程中,维护人员需要将身子探入箱体内部,操作较为不便,且箱体内部光线较差,虽有的箱体内部上端装设有照明灯管,但对于分层安装的电器底部接线端的照明效果并不好。

2、另外,随着配电智能化的发展,配电箱内的配电元件越来越多,造成配电箱检修操作十分不方便,同时,由于配电箱内的配电元件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散热效果差,散热气流无法均匀地吹向配电箱内,造成配电箱内的配电元件容易损坏。

3、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存在维护不方便且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电箱维护不方便、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3、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箱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4、所述箱体包括下开口和前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前开口相通,所述底座闭合所述下开口,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闭合所述前开口;

5、所述箱体设置有导轨,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槽,所述导轨沿所述前开口的深度方向设置,所述底座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箱体内,所述箱盖配合所述箱体限定所述箱体相对于所述底座沿所述前开口深度方向的位置;

6、所述底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底座还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风道,所述散热风扇通过所述风道向所述出风口供应散热气流;

7、所述安装板插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箱体设置有排出所述箱体内散热气流的排风口。

8、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还包括与所述箱盖垂直的侧壁,所述侧壁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导轨,所述底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槽。

9、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与所述箱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者,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每个所述侧壁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导轨。

10、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侧板,所述顶板通过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侧板。

11、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散热室,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散热室,所述顶板设置有使所述散热风扇输出的气流进入所述箱体内的通孔。

12、作为优选,所述顶板还设置有定位筒,其中一部分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定位筒内,位于所述定位筒内的通孔与所述定位筒相通,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定位筒插接于所述顶板。

13、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室内设置有隔板,所述散热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所述第一风扇输出的气流通过所述安装板进入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风扇输出的气流通过一部分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箱体内。

14、作为优选,所述底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过滤体,所述底板设置有进风孔,所述散热室通过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安装筒相通。

15、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筒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过滤体卡接于所述安装筒内,并且,所述过滤体覆盖所述进风孔。

16、作为优选,所述底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支脚凸出所述底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筒凸出所述底板的高度。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8、1、通过将箱体滑动连接于底座,并且,箱体相对于底座的位置由箱盖配合箱体限定,需要维护配电箱内的配电元件时,仅需要打开箱盖,然后,移动箱体,使安装板移出箱体即可对安装板上的配电元件进行维护,从而使得配电箱内的配电元件维护十分方便。

19、2、通过设置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内设置有风道,安装板还设置有出风口,散热风扇吹出的气流通过风道进入安装板内,然后,再由出风口吹入箱体内,从而使得出风口吹出的散热气流可以均匀分布于箱体内,使得箱体内各部位的温度均匀,从而使得配电箱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散热气流在配电箱内分布均匀。

20、3、通过将箱体滑动连接于底座,使得配电箱内的配电元件易于维护,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风道和出风口,散热风扇输出的气流在配电箱内分布均匀,安装板插接于底座,风道堵塞后可以方便的进行疏通,进一步使得配电箱易于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箱体(2),所述箱体(2)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箱体(2)包括下开口和前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前开口相通,所述底座(1)闭合所述下开口,所述箱体(2)转动连接有箱盖(3),所述箱盖(3)闭合所述前开口;所述箱体(2)设置有导轨(21),所述底座(1)设置有与所述导轨(21)配合的滑槽(11),所述导轨(21)沿所述前开口的深度方向设置,所述底座(1)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箱体(2)内,所述箱盖(3)配合所述箱体(2)限定所述箱体(2)相对于所述底座(1)沿所述前开口深度方向的位置;所述底座(1)设置有散热风扇(12),所述底座(1)还设置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设置有出风口(131),所述安装板(13)内设置有风道(132),所述散热风扇(12)通过所述风道(132)向所述出风口(131)供应散热气流;所述安装板(13)插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箱体(2)设置有排出所述箱体(2)内散热气流的排风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还包括与所述箱盖(3)垂直的侧壁(211),所述侧壁(211)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壁(211)相对设置,所述侧壁(211)均设置有所述导轨(21),所述底座(1)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轨(21)配合的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1)与所述箱体(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导轨(21)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者,所述导轨(21)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每个所述侧壁(211)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导轨(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顶板(14)和底板(15),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15)之间具有侧板(16),所述顶板通过所述侧板(16)固定于所述底板(15),所述滑槽(11)设置于所述侧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15)之间形成散热室(161),所述散热风扇(12)安装于所述散热室(161),所述顶板设置有使所述散热风扇(12)输出的气流进入所述箱体(2)内的通孔(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还设置有定位筒(142),其中一部分所述通孔(141)位于所述定位筒(142)内,位于所述定位筒(142)内的通孔(141)与所述定位筒(142)相通,所述安装板(13)通过所述定位筒(142)插接于所述顶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室(161)内设置有隔板(162),所述散热风扇(12)包括第一风扇(121)和第二风扇(122),所述隔板(162)位于所述第一风扇(121)与所述第二风扇(122)之间,所述第一风扇(121)输出的气流通过所述安装板(13)进入所述箱体(2)内,所述第二风扇(122)输出的气流通过一部分所述通孔(141)进入所述箱体(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筒(151),所述安装筒(151)内设置有过滤体(152),所述底板(15)设置有进风孔(153),所述散热室(161)通过所述进风孔(153)与所述安装筒(151)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51)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板(15),所述过滤体(152)卡接于所述安装筒(151)内,并且,所述过滤体(152)覆盖所述进风孔(1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支脚(17),所述支脚(17)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底板(15),所述支脚(17)凸出所述底板(15)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筒(151)凸出所述底板(15)的高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箱体(2),所述箱体(2)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箱体(2)包括下开口和前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前开口相通,所述底座(1)闭合所述下开口,所述箱体(2)转动连接有箱盖(3),所述箱盖(3)闭合所述前开口;所述箱体(2)设置有导轨(21),所述底座(1)设置有与所述导轨(21)配合的滑槽(11),所述导轨(21)沿所述前开口的深度方向设置,所述底座(1)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箱体(2)内,所述箱盖(3)配合所述箱体(2)限定所述箱体(2)相对于所述底座(1)沿所述前开口深度方向的位置;所述底座(1)设置有散热风扇(12),所述底座(1)还设置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设置有出风口(131),所述安装板(13)内设置有风道(132),所述散热风扇(12)通过所述风道(132)向所述出风口(131)供应散热气流;所述安装板(13)插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箱体(2)设置有排出所述箱体(2)内散热气流的排风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还包括与所述箱盖(3)垂直的侧壁(211),所述侧壁(211)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壁(211)相对设置,所述侧壁(211)均设置有所述导轨(21),所述底座(1)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轨(21)配合的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1)与所述箱体(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导轨(21)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者,所述导轨(21)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每个所述侧壁(211)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导轨(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顶板(14)和底板(15),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15)之间具有侧板(16),所述顶板通过所述侧板(16)固定于所述底板(15),所述滑槽(11)设置于所述侧板(16)。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毅裴立平叶炜杰俞徐彬陈效东裴辰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弘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