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1616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19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底座;机头,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底座,第一方向为烹饪装置高度方向;机头包括烹饪组件,烹饪组件包括壳体、流体驱动件与加热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开口;机头处于上行程终点时,烹饪组件能相对底座绕旋转轴线转动,旋转轴线垂直于第一方向;煎煮模式下,机头位于下行程终点,锅具的锅底承载于烹饪组件,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底;空炸模式下,机头位于上行程终点,锅具安装于烹饪组件与底座之间,开口朝向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容纳腔与锅具的内腔形成烹饪空间,煎煮模式与空炸模式中的锅具为同一部件或不同部件。该烹饪装置能一机多用,无需购买具有煎煮功能的烹饪电器,从而降低烹饪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特别是涉及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1、空气炸锅在工作时,通过加热件配合风扇使高温气流在食物周围高速循环来烹饪食物。由于空气炸锅在使用时无需使用大量的食用油,却能使食物具有类似油炸的口感,因而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目前,许多空气炸锅能够通过旋转机头实现空炸模式和煎煮模式的切换,使空气炸锅能够适应不同的烹饪需求。然而,此类空气炸锅在煎煮模式下,锅具位置较高,不便于用户夹取食物;或者,在实现翻转时需要用户抱起机头进行翻转,操作较为麻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在煎煮模式下锅具高度较低,方便用户夹取食物,且在实现翻转时,无需用户抱起机头进行翻转,操作更加方便,翻转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高。

2、一种烹饪装置,包括:

3、底座;

4、机头,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机头具有下行程终点与上行程终点,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烹饪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机头包括烹饪组件,所述烹饪组件包括壳体、流体驱动件与加热件,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流体驱动件与所述加热件均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烹饪组件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所述机头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底座的最小间距不小于所述烹饪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的最大转动半径,以使所述烹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5、锅具;

6、所述烹饪装置具有空炸模式与煎煮模式,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加热件开启,所述机头位于所述下行程终点,所述锅具的锅底承载于所述烹饪组件上,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锅具的锅底外表面;

7、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流体驱动件与所述加热件均开启,所述机头位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所述锅具安装于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锅具的内腔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煎煮模式与所述空炸模式中的所述锅具为同一部件或不同部件。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第一锅具与第二锅具,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第一锅具的锅底承载于所述烹饪组件上,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锅具的锅底外表面;

9、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第二锅具安装于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锅具的锅口且二者连通,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锅具的内腔形成封闭空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底座的间距不小于85mm。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机头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烹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朝向。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烹饪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均被所述底座承载;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相对所述底座悬空,所述支撑组件保持在所述上行程终点且被所述底座承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底座具有承载台,所述限位件能够沿第三方向滑动以在推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中任意两者垂直,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推出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错开;

15、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过程中,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以避让所述承载台,到达所述承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的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推出位置,以使所述限位件被所述承载台承载。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与拉动件,所述烹饪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所述拉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主体,所述拉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缩回位置。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限位件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通过弹性力推动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推出位置。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件具有相较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贴合并抵持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拉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运动时,所述第一斜面推动所述第二斜面以使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缩回位置。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件包括拉动部,所述限位件具有凹槽,所述拉动部伸入所述凹槽,所述第一斜面设置于所述拉动部,所述第二斜面为所述凹槽的槽壁。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限位件,所述底座具有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承载台,所述拉动件具有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两个所述拉动部,两个所述限位件位于两个所述承载台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抵持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两个所述拉动部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所述限位件的所述凹槽。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两个所述限位件均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通过弹性力推动两个所述限位件一一对应地自所述安装孔的两端伸出。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套筒,所述承载台自所述套筒的外周面朝外伸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套筒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朝内凸出的第一凸台,所述导向柱的外周面设有外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阻挡于所述第一凸台时,所述支撑组件到达所述上行程终点。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二者之中,其中一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转轴,另一者设有转动孔,所述转轴伸入所述转动孔且二者转动配合。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设置于第一转动件上;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于所述烹饪组件上,或者,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烹饪组件固定连接。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烹饪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的转动被抑制;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烹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第一锅具(400)与第二锅具(500),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第一锅具(400)的锅底承载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上,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锅具(400)的锅底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底座(100)的间距不小于85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包括支撑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30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转动连接,所述机头(20)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朝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烹饪组件(20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均被所述底座(100)承载;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200)相对所述底座(100)悬空,所述支撑组件(300)保持在所述上行程终点且被所述底座(100)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限位件(330),所述底座(100)具有承载台(1224),所述限位件(330)能够沿第三方向滑动以在推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中任意两者垂直,所述限位件(330)位于所述推出位置时,所述限位件(330)与所述承载台(122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限位件(330)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限位件(330)与所述承载台(122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支撑主体(310)与拉动件(320),所述烹饪组件(200)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310),所述支撑主体(31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拉动件(32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主体(310),所述限位件(330)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支撑主体(310),所述拉动件(320)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背离所述底座(100)的一侧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330)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至所述缩回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套筒(1223),所述承载台(1224)自所述套筒(1223)的外周面朝外伸出,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柱(350),所述导向柱(350)插入所述套筒(1223)且二者滑动配合,所述套筒(1223)的内壁设有朝内凸出的第一凸台(12231),所述导向柱(350)的外周面设有外凸的第二凸台(351),所述第二凸台(351)阻挡于所述第一凸台(12231)时,所述支撑组件(300)到达所述上行程终点。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二者之中,其中一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转轴(261),另一者设有转动孔(3115),所述转轴(261)伸入所述转动孔(3115)且二者转动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第一锅具(400)与第二锅具(500),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第一锅具(400)的锅底承载于所述烹饪组件(200)上,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锅具(400)的锅底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底座(100)的间距不小于85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包括支撑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300)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转动连接,所述机头(20)处于所述上行程终点时,所述烹饪组件(200)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组件(300)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朝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20)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烹饪组件(20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200)与所述支撑组件(300)均被所述底座(100)承载;所述空炸模式下,所述烹饪组件(200)相对所述底座(100)悬空,所述支撑组件(300)保持在所述上行程终点且被所述底座(100)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限位件(330),所述底座(100)具有承载台(1224),所述限位件(330)能够沿第三方向滑动以在推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鸣严庆玲李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