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装置、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装置、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155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装置、设备,涉及车载信标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沿信标图像源发出的光束的传输方向上依次放置的光波导、菲涅尔透镜;光波导包含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其中,第一导光部的第一表面与信标图像源接触,第一导光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导光部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导光部的出光面与菲涅尔透镜接触。信标图像源位于菲涅尔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使得信标图像源发出的光束经过光波导、菲涅尔透镜后,将信标图像源成像在菲涅尔透镜与用户之间,且得到成实像的信标影像。该显示装置中由于将信标图像源成像在菲涅尔透镜与用户之间的位置,显示在菲涅尔透镜的前方,即有上浮的视觉效果,如此实现了视觉的纵深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信标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装置、设备


技术介绍

1、车辆内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乘客体验,如对车载信标的设计。车载信标通常指的是在车辆内部使用的各种显示技术,用于向乘客或驾驶员提供驾驶信息(例如驻车挡(parking,p)、倒车挡(retro,r)、空挡(neutre,n)、前进挡(drive,d)、空调开关、音响开关等)功能。

2、相关的车内信标的显示技术主要有:印刷/镭射字符技术,但是该信标显示技术无法自发光,需要外界光照才能被看清;而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技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只能在显示屏表面形成图像,无法给用户视觉上的纵深感,另外,全息显示技术尚不成熟、成本高,适用场景有限。

3、由此可见,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够给用户视觉上的纵深感的信标显示技术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装置、设备,以解决利用现有的车载信标显示技术存在无法给用户视觉上的纵深感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包括:沿信标图像源发出的光束的传输方向上依次放置的光波导、菲涅尔透镜;

3、所述光波导包含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其中,所述第一导光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信标图像源接触,所述第一导光部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出光面与所述菲涅尔透镜接触;

4、所述信标图像源位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以便将所述信标图像源成像在所述菲涅尔透镜与用户之间的位置。

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相对所述信标图像源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90°的任一角度值。

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为平行四边体结构,所述第二导光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平行四边体结构相对所述信标图像源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90°的任一角度值;

7、所述信标图像源发出的光束依次经所述第一导光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反光面后入射至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出光面。

8、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宽度相同。

9、优选地,光轴长度大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倍焦距,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二倍焦距,其中,光轴长度为所述信标图像源发出的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反光面的距离和光束由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反光面入射至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出光面的距离之和。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标图像源的显示面积。

11、优选地,所述信标图像源为由led背光照明的静态二维字符。

12、优选地,所述光波导为塑料光波导。

13、优选地,所述菲涅尔透镜由将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出光面蚀刻后形成。

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

1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包括:沿信标图像源发出的光束的传输方向上依次放置的光波导、菲涅尔透镜;光波导包含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其中,第一导光部的第一表面与信标图像源接触,第一导光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导光部的第一表面接触,第二导光部的出光面与菲涅尔透镜接触。信标图像源位于菲涅尔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使得信标图像源发出的光束经过光波导、菲涅尔透镜后,将信标图像源成像在菲涅尔透镜与用户之间的位置,得到成实像的信标影像。该车载信标显示装置中由于将信标图像源成像在菲涅尔透镜与用户之间的位置,显示在菲涅尔透镜的前方,即有上浮的视觉效果,如此实现了视觉的纵深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相比于采用全息显示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中采用光波导结合菲涅尔透镜,利用几何光学设计,减小了色散彩虹纹现象的产生,提高了信标的显示效果以及显示的可靠性,且光波导技术、菲涅尔透镜技术相比全息显示技术成熟、且成本低。

16、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设备,与上述提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具有相同或相对应的技术特征,效果同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信标图像源(1)发出的光束的传输方向上依次放置的光波导(2)、菲涅尔透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相对所述信标图像源(1)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90°的任一角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为平行四边体结构,所述第二导光部(2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平行四边体结构相对所述信标图像源(1)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90°的任一角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光部(22)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轴长度大于所述菲涅尔透镜(3)的一倍焦距,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菲涅尔透镜(3)的二倍焦距,其中,光轴长度为所述信标图像源(1)发出的光束传输至所述第二导光部(22)的反光面的距离和光束由所述第二导光部(22)的反光面入射至所述第二导光部(22)的出光面的距离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标图像源(1)的显示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标图像源(1)为由LED背光照明的静态二维字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2)为塑料光波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3)由将所述第二导光部(22)的出光面蚀刻后形成。

10.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信标图像源(1)发出的光束的传输方向上依次放置的光波导(2)、菲涅尔透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相对所述信标图像源(1)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90°的任一角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为平行四边体结构,所述第二导光部(2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平行四边体结构相对所述信标图像源(1)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90°的任一角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1)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光部(22)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信标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光轴长度大于所述菲涅尔透镜(3)的一倍焦距,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理俊吴剑伟石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