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1319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17
本申请属于鱼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鱼缸主体,所述鱼缸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鱼缸主体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换气的通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鱼缸主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鱼缸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鱼缸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浊度传感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电磁阀与浊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进水电磁阀以及出水电磁阀均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鱼缸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一滑杆。本申请具有自动检测鱼缸环境并自动换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鱼缸,特别涉及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


技术介绍

1、鱼缸,一种装活鱼的水缸,缸体透明,多为玻璃质地,也可用来饲养热带鱼或者金鱼起到观赏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的鱼缸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人们常用鱼缸来装扮室内环境,由于很多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经常换水,但是人工换水很麻烦,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因此将可自动换水的鱼缸引入市场。

2、在公开号为cn21889798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包括缸座,所述缸座顶部设置有鱼缸主体,所述鱼缸主体包括缸体且缸体与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缸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轨道,所述限制轨道内侧设置有清洗控制模块,所述限制轨道顶部固定连接有缸盖,所述清洗控制模块包括套管且套管与限制轨道内侧壁接触。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中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按压电磁阀和水泵的方式实现鱼缸的换水工作,当工作人员一段时间未能及时检测鱼缸的环境时,鱼缸内的环境易逐渐变差,从而不利于鱼类的生存,进而不利于提高鱼类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鱼缸主体,所述鱼缸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鱼缸主体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换气的通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鱼缸主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鱼缸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鱼缸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浊度传感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电磁阀与浊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进水电磁阀以及出水电磁阀均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鱼缸主体的内壁上端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与进水电磁阀电连接,所述鱼缸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设置有用于清理鱼缸主体内壁的清理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养殖观赏鱼时,工作人员需向鱼缸主体内注入水流,并将观赏鱼放入鱼缸主体内,从而使观赏鱼自动在鱼缸主体内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鱼缸主体内的水质逐渐变差,此时,浊度传感器检测到水质变差,从而使出水电磁阀开启,进而使水流随出水管排出。随后,当水面逐渐下降至第一液位传感器时,出水电磁阀在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作用下关闭,并使进水电磁阀开启,进而使新的水流通过进水管流入鱼缸主体内。随后,当水面逐渐升高至第二液位传感器时,进水电磁阀在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作用下关闭,从而实现了鱼缸主体的自动换水。进一步的,当鱼缸主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需对鱼缸主体进行清理,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清理组件,即可对鱼缸主体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4、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包括一端设置在盖板上表面的连通管以及与连通管相互连通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轴线与鱼缸主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位于0-90度之间。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经过连通管时,水流移动至环形管内,并分成多股同时沿多个出水孔排出,进而使水流对鱼缸主体进行补水的同时对鱼缸主体的内壁进行辅助清理,从而提高了清理组件的清理效果。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螺纹杆、两个分别与螺纹杆的两端螺纹连接的套筒、共同安装在两个套筒侧壁上的第一弧形板以及共同安装在两个套筒侧壁上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上的套筒相互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鱼缸主体内底壁上的支撑杆时,工作人员需将支撑杆放入鱼缸主体内,并在按住套筒的同时转动螺纹杆,即可使两个套筒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套筒抵紧鱼缸主体的内壁,从而使支撑杆保持稳定,无需借助其他工具,从而降低了鱼缸主体受损的概率。

8、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其中一个所述滑动块与第一弧形板卡接固定,另一个所述滑动块与第二弧形板卡接固定,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之间共同插接固定有第二滑杆。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第一弧形板时,工作人员需挑选与鱼缸主体相互匹配的第一弧形板,并使第一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滑动块相互连接,即可使第一弧形板保持稳定。

10、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环形块、固定在环形块侧壁上的推杆以及设置在环形块侧壁上的清洁棉,所述推杆的上端贯穿盖板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贯穿环形块并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位于下方的所述套筒的底面抵紧鱼缸主体的内底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鱼缸主体的内壁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推杆,并同时开启进水电磁阀与出水电磁阀,即可使清洁棉对鱼缸主体的内壁进行清理。

13、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阻挡鱼类的筛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观赏鱼进入出水管的概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15、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难度的转动块。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养殖观赏鱼时,工作人员需向鱼缸主体内注入水流,并将观赏鱼放入鱼缸主体内,从而使观赏鱼自动在鱼缸主体内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鱼缸主体内的水质逐渐变差,此时,浊度传感器检测到水质变差,从而使出水电磁阀开启,进而使水流随出水管排出。随后,当水面逐渐下降至第一液位传感器时,出水电磁阀在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作用下关闭,并使进水电磁阀开启,进而使新的水流通过进水管流入鱼缸主体内。随后,当水面逐渐升高至第二液位传感器时,进水电磁阀在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作用下关闭,从而实现了鱼缸主体的自动换水。进一步的,当鱼缸主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需对鱼缸主体进行清理,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清理组件,即可对鱼缸主体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8、2、本申请中,当水流经过连通管时,水流移动至环形管内,并分成多股同时沿多个出水孔排出,进而使水流对鱼缸主体进行补水的同时对鱼缸主体的内壁进行辅助清理,从而提高了清理组件的清理效果;

19、3、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安装鱼缸主体内底壁上的支撑杆时,工作人员需将支撑杆放入鱼缸主体内,并在按住套筒的同时转动螺纹杆,即可使两个套筒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套筒抵紧鱼缸主体的内壁,从而使支撑杆保持稳定,无需借助其他工具,从而降低了鱼缸主体受损的概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鱼缸主体(11),其特征是:所述鱼缸主体(1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鱼缸主体(11)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换气的通孔(21),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鱼缸主体(11)的底面设置有出水管(4),所述鱼缸主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41),所述鱼缸主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浊度传感器(42),所述进水管(3)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5),所述出水管(4)上设置有出水电磁阀(51),所述出水电磁阀(51)与浊度传感器(42)电连接,所述进水电磁阀(5)以及出水电磁阀(51)均与第一液位传感器(41)电连接,所述鱼缸主体(11)的内壁上端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43),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43)与进水电磁阀(5)电连接,所述鱼缸主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一滑杆(65),所述第一滑杆(65)上设置有用于清理鱼缸主体(11)内壁的清理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3)包括一端设置在盖板(2)上表面的连通管(31)以及与连通管(31)相互连通的环形管(32),所述环形管(3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水孔(33),所述出水孔(33)的轴线与鱼缸主体(11)内壁之间的夹角位于0-9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6)包括螺纹杆(61)、两个分别与螺纹杆(61)的两端螺纹连接的套筒(62)、共同安装在两个套筒(62)侧壁上的第一弧形板(63)以及共同安装在两个套筒(62)侧壁上的第二弧形板(64),所述第一滑杆(6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6)上的套筒(62)相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所述套筒(6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74),所述滑动槽(74)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8),其中一个所述滑动块(8)与第一弧形板(63)卡接固定,另一个所述滑动块(8)与第二弧形板(64)卡接固定,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63)之间共同插接固定有第二滑杆(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所述清理组件(7)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65)上的环形块(71)、固定在环形块(71)侧壁上的推杆(72)以及设置在环形块(71)侧壁上的清洁棉(73),所述推杆(72)的上端贯穿盖板(2)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81)贯穿环形块(71)并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位于下方的所述套筒(62)的底面抵紧鱼缸主体(11)的内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阻挡鱼类的筛板(8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所述螺纹杆(6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61)难度的转动块(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鱼缸主体(11),其特征是:所述鱼缸主体(1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鱼缸主体(11)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换气的通孔(21),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鱼缸主体(11)的底面设置有出水管(4),所述鱼缸主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41),所述鱼缸主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浊度传感器(42),所述进水管(3)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5),所述出水管(4)上设置有出水电磁阀(51),所述出水电磁阀(51)与浊度传感器(42)电连接,所述进水电磁阀(5)以及出水电磁阀(51)均与第一液位传感器(41)电连接,所述鱼缸主体(11)的内壁上端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43),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43)与进水电磁阀(5)电连接,所述鱼缸主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一滑杆(65),所述第一滑杆(65)上设置有用于清理鱼缸主体(11)内壁的清理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3)包括一端设置在盖板(2)上表面的连通管(31)以及与连通管(31)相互连通的环形管(32),所述环形管(3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水孔(33),所述出水孔(33)的轴线与鱼缸主体(11)内壁之间的夹角位于0-9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自动换水的鱼缸,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6)包括螺纹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