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131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包括隔离芯片,所述隔离芯片的低压侧电压引脚连接低压侧电压,低压侧接地引脚连接低压侧地,低压侧输入引脚连接控制信号端,所述控制信号端用于连接主控芯片的控制端口,低压侧输出引脚连接信号输入端口,所述信号输入端口用于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口,所述隔离芯片的高压侧电压引脚连接高压侧电压,高压侧接地引脚连接高压侧地,高压侧输出引脚通过第一三极管连接辅助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通过第二三极管、MOS管经放电电阻连接高压母线端,所述MOS管通过分压电阻连接隔离芯片的高压侧输入引脚。解决放电电路没有监控放电控制控制精度低、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1、在电驱动系统的控制单元内,为了保证控制器下电后2s内将母线电压下降到规定的安全电压范围内,并保证主控芯片出现异常情况时仍能够控制母线电压快速泄放,且不损坏电驱动控制器。随着汽车电驱动系统用电要求越来越大,相应的对放电电路的放电要求越来越高。

2、公开号为cn211663063u,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在高压母线设置放电电路,并放电电路与信号端之间设置信号传输电路、隔离驱动电路,通过放电电路将高压母线上的电压快速泄放,保障控制器安全。但是,这种主动放电电路没有对放电电路的放电情况进行监控,电路结构逻辑性差,若放电电路发生放电延迟或失效的情况,不仅会对电机控制器造成损坏,甚至严重威胁对车辆内人员的人身安全,电路安全性不高;且这种电路只与车载驱动电源连接,若电源出现低压或连接线路出现异常就会影响主动放电功能,电路可靠性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强的主动放电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解决放电电路控制精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包括隔离芯片,所述隔离芯片的低压侧电压引脚连接低压侧电压,低压侧接地引脚连接低压侧地,低压侧输入引脚连接控制信号端,所述控制信号端用于连接主控芯片的控制端口,低压侧输出引脚连接信号输入端口,所述信号输入端口用于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口,所述隔离芯片的高压侧电压引脚连接高压侧电压,高压侧接地引脚连接高压侧地,高压侧输出引脚通过第一三极管连接辅助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通过第二三极管、mos管经放电电阻连接高压母线端,所述mos管通过分压电阻连接隔离芯片的高压侧输入引脚。

3、优选地,所述隔离芯片的低压侧电压引脚通过第一电容接低压侧地,所述隔离芯片的高压侧电压引脚通过第四电容接高压侧地。

4、优选地,所述低压侧输入引脚与控制信号端之间设置第一电阻,所述低压侧输入引脚通过第二电阻接低压侧地,所述第二电阻两端设置第二电容。

5、优选地,所述低压侧输出引脚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信号输入端口,且通过第四电阻连接低压侧地,所述信号输入端口通过第三电容接低压侧地。

6、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高压侧输出引脚,发射极连接高压侧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五电阻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辅助电源输入端,且连接第二三极管。

7、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辅助电源输入端,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高压侧地,且连接mos管。

8、优选地,所述mos管的栅极通过第十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且通过第五电容连接高压侧地,漏极连接高压侧地,源极通过放电电阻连接高压母线端,且通过分压电阻连接隔离芯片的低压侧输入引脚。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分压电阻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所述mos管的源极通过串联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连接高压侧地,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两端设置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高压侧地,阴极连接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节点,且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经第十四电阻连接高压侧输入引脚。

10、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11、优选地,所述放电电阻包括多个串联的ptc电阻,所述分压电阻包括多个串联的分压电阻。

12、采用上述方案,利用ptc电阻作为主动放电电路中主动放电能量吸收器件,ptc电阻超过转折温度后阻值可迅速达到兆欧级别,实现快速将高压母线电压在较短时间内降低到 规定那个的安全电压,可有效降低漏电流确保电机控制器的硬件电路不被损毁,以及保证车辆内人员的人身安全,按照实际情况增加放电电阻、分压电阻的数量或阻值,进一步提高放电电路的放电能力,以满足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放电需求,推广性强;通过隔离芯片的高、低压侧的供电电源隔离开,避免芯片两侧互相干扰,并分别设置电容进行滤波,提高供电质量,同时,隔离芯片的高、低压侧地也互相隔离,防止产生地电位差,提高电路的抗噪能力、可靠性;在放电电路中既连接车载驱动电源也增加辅助电源,放电电路有两路供电源,车载驱动电源发生故障时,放电电路依然能够在辅助电源的作用下实现主动放电,电路更加安全;通过控制连接高压母线端的mos管来控制放电电阻状态,达到快速放电的目的;通过三极管两级放大控制信号,准确控制mos管,实现高压母线端电压的快速放电,避免放电不及时造成电驱动控制器损耗或安全问题;将mos管与隔离芯片高压侧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检测mos管关闭状态下的漏源电压来判定主动放电电路是否正常,有效提高主动放电电路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电路控制精度。

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芯片(U1),所述隔离芯片(U1)的低压侧电压引脚(VDD1)连接低压侧电压(P5V),低压侧接地引脚(GND1)连接低压侧地,低压侧输入引脚(INB)连接控制信号端(DS),所述控制信号端(DS)用于连接主控芯片的控制端口,低压侧输出引脚(OUTA)连接信号输入端口(FB),所述信号输入端口(FB)用于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口,所述隔离芯片(U1)的高压侧电压引脚(VDD2)连接高压侧电压(P5V_Backup_HV),高压侧接地引脚(GND2)连接高压侧地,高压侧输出引脚(OUTB)通过第一三极管(Q1)连接辅助电源输入端(P15V_WL),所述第一三极管(Q1)通过第二三极管(Q2)、MOS管(Q3)经放电电阻连接高压母线端(C_WH),所述MOS管(Q3)通过分压电阻连接隔离芯片(U1)的高压侧输入引脚(I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芯片(U1)的低压侧电压引脚(VDD1)通过第一电容(C1)接低压侧地,所述隔离芯片(U1)的高压侧电压引脚(VDD2)通过第四电容(C4)接高压侧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侧输入引脚(INB)与控制信号端(DS)之间设置第一电阻(R1),所述低压侧输入引脚(INB)通过第二电阻(R2)接低压侧地,所述第二电阻(R2)两端设置第二电容(C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侧输出引脚(OUTA)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信号输入端口(FB),且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低压侧地,所述信号输入端口(FB)通过第三电容(C3)接低压侧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高压侧输出引脚(OUTB),发射极连接高压侧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五电阻(R5)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辅助电源输入端(P15V_WL),且连接第二三极管(Q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辅助电源输入端(P15V_WL),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高压侧地,且连接MOS管(Q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且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高压侧地,漏极连接高压侧地,源极通过放电电阻连接高压母线端(C_WH),且通过分压电阻连接隔离芯片(U1)的低压侧输入引脚(INA)。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阻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2)、第二分压电阻(R13),所述MOS管(Q3)的源极通过串联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R12)、第二分压电阻(R13)连接高压侧地,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13)的两端设置稳压二极管(AD1),所述稳压二极管(AD1)的阳极接高压侧地,阴极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2)与第二分压电阻(R13)之间的连接节点,且稳压二极管(AD1)的阴极经第十四电阻(R14)连接高压侧输入引脚(IN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阻包括多个串联的PTC电阻,所述分压电阻包括多个串联的分压电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芯片(u1),所述隔离芯片(u1)的低压侧电压引脚(vdd1)连接低压侧电压(p5v),低压侧接地引脚(gnd1)连接低压侧地,低压侧输入引脚(inb)连接控制信号端(ds),所述控制信号端(ds)用于连接主控芯片的控制端口,低压侧输出引脚(outa)连接信号输入端口(fb),所述信号输入端口(fb)用于连接主控芯片的输入端口,所述隔离芯片(u1)的高压侧电压引脚(vdd2)连接高压侧电压(p5v_backup_hv),高压侧接地引脚(gnd2)连接高压侧地,高压侧输出引脚(outb)通过第一三极管(q1)连接辅助电源输入端(p15v_wl),所述第一三极管(q1)通过第二三极管(q2)、mos管(q3)经放电电阻连接高压母线端(c_wh),所述mos管(q3)通过分压电阻连接隔离芯片(u1)的高压侧输入引脚(i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芯片(u1)的低压侧电压引脚(vdd1)通过第一电容(c1)接低压侧地,所述隔离芯片(u1)的高压侧电压引脚(vdd2)通过第四电容(c4)接高压侧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侧输入引脚(inb)与控制信号端(ds)之间设置第一电阻(r1),所述低压侧输入引脚(inb)通过第二电阻(r2)接低压侧地,所述第二电阻(r2)两端设置第二电容(c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侧输出引脚(outa)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信号输入端口(fb),且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低压侧地,所述信号输入端口(fb)通过第三电容(c3)接低压侧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刘德财张正兴苗宇昌冉力邓航伦蔡子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