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966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属于樟子松扦插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苗床制作:设置扦插床,于扦插床底层铺设河卵石,上面铺扦插基质;(2)插穗处理:将嫩枝进行修剪,得到插穗,然后将插穗末端放入促愈伤剂中浸泡,浸泡完成后得到处理后的插穗;(3)扦插:将处理后的插穗晾干后垂直插入到扦插床上;(4)扦插管理:扦插完毕后,立即用拱形塑料薄膜覆盖苗床膜,并保持樟子松苗苗床内的相对湿度和温度,解决了樟子松扦插存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樟子松扦插,尤其涉及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


技术介绍

1、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 litv.),是松科、松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耐寒性强等特点。樟子松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速生性好,抗逆、抗风等能力强,目前作为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其人工林具有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农业增产、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效益。

2、扦插繁殖是指通过截取一段植株营养器官,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扦插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苗木短缺问题,还可以提高苗木的遗传质。但是由于樟子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只有较少的皮部生根,只有满足愈伤生根后才能进行皮部生根,生根所需的时间较长。并且由于在低温下难以很好的形成愈伤组织,导致樟子松扦插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樟子松扦插难以于秋季进行。另一方面,樟子松插穗通常选取的是树龄2-3年生的母树其生根能率较高,随着母树树龄的增大,插穗的生根能力逐渐减弱,若选取较大树龄的母树,扦插的成活率较低,成本增加,这也导致插穗的可选材料较少。这是由于随着母树树龄的增大,细胞逐渐老化,细胞活性和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导致插穗的愈伤组织难以形成,生根困难,而较低的生根率导致插穗无法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插穗生长受限,难以成活。当前主要将插穗浸泡或蘸取萘乙酸溶液、生根粉溶液等方法来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但是对于母树树龄较大的插穗,成活率提高的幅度十分有限。

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降低插穗对母树树龄的要求,同时促进樟子松插穗的生根,提高樟子松的扦插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降低插穗对母树树龄的要求,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1)苗床制作:设置宽度为1.2m、厚度为0.5m的扦插床,扦插床底层铺设河卵石,上面铺设扦插基质,于扦插前7-10天用0.5wt%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4、(2)插穗处理:选取有顶芽无病虫害的嫩枝,将嫩枝修剪为12-15cm,然后将修剪后的嫩枝用斜向切割的方式由下方4cm左右的位置起向枝条基部切割,得到插穗,然后将插穗末端放入促愈伤剂中浸泡,浸泡完成后得到处理后的插穗;

5、(3)扦插:将处理后的插穗晾干后垂直插入到扦插床,插穗的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扦插株行距为4cm×3cm;

6、(4)扦插管理:扦插完毕后,插后立即用拱形塑料薄膜覆盖苗床膜,并保持樟子松苗苗床内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7、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扦插基质由珍珠岩与草炭按照质量比2:1复配而成。

8、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插穗浸泡的长度为切口上方2-3cm处。

9、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插穗浸泡的时间为25-35min。

10、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促愈伤剂包括以下原料:草酰乙酸、皂荚提取液、吡咯并喹啉醌、乳酸钠、丹参素、甲基-β-环糊精。

11、进一步,所述促愈伤剂的各原料比例为:

12、草酰乙酸、皂荚提取液、吡咯并喹啉醌、乳酸钠、丹参素、甲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2):(5-6):(0.6-0.8):(0.6-0.7):(0.5-0.6):(1.2-1.5)。

13、进一步,所述促愈伤剂的制备方法为:

14、a:将皂荚研磨后加入到50wt%乙醇溶液中,超声提取后取清液,得到皂荚提取液;

15、b:将丹参素加入到50%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丹参素溶液,然后将甲基-β-环糊精加水研磨成糊状后,加入丹参素溶液,继续研磨1-1.5h,研磨完成后于40-50℃的条件下干燥1.5-2h,得到包合物;

16、c:将包合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250-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5-10min,然后加入草酰乙酸、吡咯并喹啉醌、乳酸钠,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皂荚提取液,混合均匀,得到促愈伤剂。

17、进一步,所述促愈伤剂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皂荚与乙醇溶液的料液比为1:40,皂荚的超声提取功率为300-350w,提取温度为50-60℃,提取时间为15-20min。

18、进一步,所述樟子松插穗的母树树龄为2-10年。

19、樟子松插穗一般选自2-3年生的母树,较大树龄母树的插穗细胞活性差,分化能力低,很难产生愈伤组织,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插穗处理的过程中加入了促愈伤剂,将插穗放入促愈伤剂中浸泡处理后再进行扦插,可以选用较大树龄的母株制作插穗,扩大樟子松插穗的来源,有利于樟子松造林产业,降低成本。促愈伤剂中的吡咯并喹啉醌、丹参素可协同提高插穗中老化细胞的活性,促进其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插穗切口处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促愈伤剂中还加入了一定量的乳酸钠、皂荚提取液,通过对插穗细胞内活性氧的调控,协同维持插穗细胞良好的活性,增加插穗中细胞的稳定性;另外,促愈伤剂中的甲基-β-环糊精还可以与草酰乙酸协同促进插穗体内多糖及营养成分的合成和吸收运转,进而促进较高母树树龄插穗的代谢,使得形成的愈伤组织中木质素的增加,使其进一步分化为根原基,并不断伸长穿过皮层伸出体外产生不定根,缩短了插穗生根所需的时间。另外,由于丹参素的稳定性较差,利用甲基-β-环糊精与丹参素进行包合改性,不仅提高了丹参素溶解性,还提高了丹参素稳定性,使得丹参素能够较长时间的作用于插穗,提高了促愈伤剂的使用效果。

20、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较高树龄插穗的促根处理,提高其生根率,进而提高其插穗的成活率,使得较高树龄母树的插穗也能够进行扦插生根,扩展了樟子松插穗选择的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樟子松苗木短缺问题,以满足市场对樟子松的需求。且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樟子松插穗生存能力强,可有效促进人工造林的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扦插基质由珍珠岩与草炭按照质量比2:1复配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插穗浸泡的长度为切口上方2-3cm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插穗浸泡的时间为25-3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要求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促愈伤剂包括以下原料:草酰乙酸、皂荚提取液、吡咯并喹啉醌、乳酸钠、丹参素、甲基-β-环糊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愈伤剂的各原料比例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愈伤剂的制备方法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愈伤剂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皂荚与乙醇溶液的料液比为1:40,皂荚的超声提取功率为300-350W,提取温度为50-60℃,提取时间为15-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要求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樟子松插穗的母树树龄为2-10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扦插基质由珍珠岩与草炭按照质量比2:1复配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插穗浸泡的长度为切口上方2-3cm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插穗浸泡的时间为25-3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要求所述的一种樟子松的扦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促愈伤剂包括以下原料:草酰乙酸、皂荚提取液、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韩浪浪申世永刘汉玉张艳王续富刘潇阳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