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59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包括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箱体,箱体配套设有上盖板及下盖板,箱体、下盖板及上盖板闭合形成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密封腔体,上盖板及下盖板分别在与箱体接触端面设有防水槽,下盖板上部四周设有第一防水槽,上盖板底端四周设有第二防水槽,第一防水槽及第二防水槽内部设有密封圈,防水槽内部设有密封圈,有效提高了漏缆监测设备的防水性;密封圈表面设有防水胶层,密封圈及防水胶层的配合提高了漏缆监测设备的防水性,防水性可达到IP67;下盖板上设有主板,主板四周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为纳米防水镀膜层,纳米防水镀膜层在不影响主板工作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主板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漏缆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1、漏缆是漏泄同轴电缆的简称,结构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电磁波在漏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漏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

2、漏缆的重要性如下:1、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大多采用漏泄同轴电缆进行隧道/轨行区的无线通信覆盖;2、漏缆是地铁专用通信、公安消防等无线通信的重要载体,发生故障将造成通信中断,影响地铁运营安全;3、列车信号控制,保证车地数据交互的重要设备,突发故障及信号中断将引发行车安全事故。

3、泄露电缆作为信号传输的重要媒介,一般安装在隧道内壁或者铁路沿线,随着震动、潮湿、老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泄露电缆也会出现老化、信号传输质量下降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无线信号覆盖强度降低,从而带来通信问题。因此对泄露电缆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是保障无线通信信号稳定的重要手段。

4、漏缆监测设备作为泄露电缆实时监测系统的核心模块,其运行状态的稳定、泄露电缆测量数据的准确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作为全天候的监测设备,长期可靠运行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实际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潮湿、漏水等因素可导致漏缆监测设备工作异常。现有漏缆监测设备防水性能较差,因此,提高漏缆监测设备的防水性能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较高防水性能的漏缆监测设备,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漏缆监测设备防水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包括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有上盖板,所述箱体下部设有下盖板,所述箱体、下盖板及上盖板闭合形成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密封腔体,所述上盖板及下盖板分别在与箱体接触端面设有防水槽,所述下盖板上部四周设有第一防水槽,所述上盖板底端四周设有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及第二防水槽内部设有密封圈。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表面设有防水胶层。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下盖板及上盖板四周设有多个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利用螺钉可将所述箱体分别与上盖板及下盖板紧固密封。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盖板表面密封设有可视窗口。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盖板上设有主板,所述主板四周设有防水层。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层为纳米防水镀膜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1、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包括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箱体,箱体配套设有上盖板及下盖板,箱体、下盖板及上盖板闭合形成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密封腔体,上盖板及下盖板分别在与箱体接触端面设有防水槽,下盖板上部四周设有第一防水槽,上盖板底端四周设有第二防水槽,第一防水槽及第二防水槽内部设有密封圈,防水槽内部设有密封圈,有效提高了漏缆监测设备的防水性。

11、2、密封圈表面设有防水胶层,密封圈及防水胶层的配合提高了漏缆监测设备的防水性,防水性可达到ip67。

12、3、上盖板表面密封设有可视窗口,通过可视窗口可直接查看内部器件运行情况,避免了频繁打开上盖板,提高了漏缆监测设备的密封防水性能。

13、4、下盖板上设有主板,主板四周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为纳米防水镀膜层,纳米防水镀膜层在不影响主板工作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主板的防水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包括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有上盖板(2),所述箱体下部设有下盖板(1),所述箱体、下盖板(1)及上盖板(2)闭合形成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密封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及下盖板(1)分别在与箱体接触端面设有防水槽,所述下盖板(1)上部四周设有第一防水槽(3),所述上盖板(2)底端四周设有第二防水槽(4),所述第一防水槽(3)及第二防水槽(4)内部设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表面设有防水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下盖板(1)及上盖板(2)四周配套设有多个密封孔(5),所述密封孔(5)利用螺钉可将所述箱体分别与上盖板(2)及下盖板(1)紧固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上盖板(2)表面密封设有可视窗口(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1)上设有主板(7),所述主板(7)四周设有防水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纳米防水镀膜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包括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有上盖板(2),所述箱体下部设有下盖板(1),所述箱体、下盖板(1)及上盖板(2)闭合形成可容纳漏缆监测设备主体的密封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及下盖板(1)分别在与箱体接触端面设有防水槽,所述下盖板(1)上部四周设有第一防水槽(3),所述上盖板(2)底端四周设有第二防水槽(4),所述第一防水槽(3)及第二防水槽(4)内部设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防水漏缆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表面设有防水胶层。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荣冯凯陈松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亚冠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