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25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包括罐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内胆、开口杯和底盖,所述内胆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并放置有第一物质,且开口端远离罐体的顶部并置于所述开口杯上方,所述开口杯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并放置有第二物质且内底面设置有尖锥凸起及底面以弹性材质制成及开口端设置分隔膜,所述底盖与罐体以平面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内胆的外壁面与罐体的内壁形成的空间区域作为载液部,载液部内载有饮料;所述开口杯的底面与底盖之间设置有助推结构,使所述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接触并产生化学反应,以调节所述载液部内饮料的温度,其使用方便,易于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罐的,尤其涉及一种转动式调温饮料罐


技术介绍

1、现有制热或制冷型的饮料罐采用药粉,用于产生热空气或冷空气以对罐体内的饮料进行温度调节,饮料,例如,牛奶,可乐,豆浆或咖啡等民用饮料。一般的,罐体内设置有载液部、开口杯和分隔膜,开口杯内放置第二物质并设置有尖锥凸起,并在分割膜上放置第一物质,现有的结构,将开口杯与底盖固定,且底盖与罐体以螺纹的方式连接,转动底盖时,在螺纹的作用下,开口杯内的尖锥凸起能够刺破分隔膜,致使两种物质接触产生化学反应,以调节罐体内饮料的温度,但由于工艺加工偏差的原因,螺纹转动时会出现卡死的情况,致使尖锥凸起无法刺破分隔膜或刺破不彻底,二种物质接触不充分,导致饮料温度调节的效率降低,并且,螺纹转动的方式通常需要频繁的转动底盖,才能够实现分割膜的刺破,操作麻烦,降低了罐体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解决饮料罐内刺破分隔膜的方式操作麻烦,且罐体温度调节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一种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包括罐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内胆、开口杯和底盖,所述内胆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并放置有第一物质,且开口端远离罐体的顶部并置于所述开口杯上方,所述开口杯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并放置有第二物质且内底面设置有尖锥凸起及底面以弹性材质制成及开口端设置分隔膜,所述底盖与罐体以平面转动的方式连接,其中,

3、所述内胆的外壁面与罐体的内壁形成的空间区域作为载液部,载液部内载有饮料;

4、所述开口杯的底面与底盖之间设置有助推结构,当外力转动所述底盖时,所述助推结构能够将底盖转动转换为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以对所述开口杯的底面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致使开口杯的底面反生弹性形变,驱动所述尖锥凸起能够刺破所述分隔膜,使所述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接触并产生化学反应,以调节所述载液部内饮料的温度。

5、优选的,所述内胆的开口端设置有密封膜且开口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一体式结构设置;

6、所述助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盖内底面中央区域的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顶面连续设置有以弧形结构设置的豁口,并在所述开口杯的外底面设置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二圆柱顶端的周向连续设置有与所述豁口形状相适配的弧形部,其中,

7、当外力平面转动所述底盖时,所述弧形部在对应的豁口内滑动,驱动所述开口杯的底面反生形变,从而带动所述尖锥凸起刺破所述分隔膜。

8、优选的,所述豁口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弧形部设置第二低端点和第二高端点,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弧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弧度,并且所述第一弧形段上设置有第一低端点,第二弧形段上设置有第一高端点,其中,

9、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低端点置于所述第一低端点位置处,且所述第二高端点置于所述第一高端点位置处,当外力转动所述底盖时,所述第二低端点逐渐滑动至所述第一高端点。

10、优选的,还包括台阶结构设置的壳体且所述壳体两端开口,一端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盖以平面转动的方式连接,台阶结构与开口杯外底面边沿接触以支撑开口杯,开口杯顶端外周向位置设置有环耳且顶面设置所述分隔膜,所述环耳与罐体的内壁面接触。

11、优选的,所述底盖顶部外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且所述壳体内壁面设置有环槽,或,所述底盖顶部内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且所述壳体外壁面设置有环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环槽以密封转动的方式连接。

12、有益效果

13、该结构操作简单,易于制造,通过将底盖的平面转动转换为开口杯底面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即可,实现尖锥凸起快速且高效的刺破分割膜,使二种物质能够充分接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内胆、开口杯和底盖,所述内胆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并放置有第一物质,且开口端远离罐体的顶部并置于所述开口杯上方,所述开口杯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并放置有第二物质且内底面设置有尖锥凸起及底面以弹性材质制成及开口端设置分隔膜,所述底盖与罐体以平面转动的方式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开口端设置有密封膜且开口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一体式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弧形部设置第二低端点和第二高端点,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弧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弧度,并且所述第一弧形段上设置有第一低端点,第二弧形段上设置有第一高端点,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台阶结构设置的壳体且所述壳体两端开口,一端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盖以平面转动的方式连接,台阶结构与开口杯外底面边沿接触以支撑开口杯,开口杯顶端外周向位置设置有环耳且顶面设置所述分隔膜,所述环耳与罐体的内壁面接触,和/或,所述壳体与底盖的对接处设置有手撕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顶部外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且所述壳体内壁面设置有环槽,或,所述底盖顶部内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且所述壳体外壁面设置有环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环槽以密封转动的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内或第二凸起上设置有防止反转的倒齿,和/或,在所述环槽内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所述底盖平面转动至预设距离后,对所述底盖进行转动限位,预设距离为所述弧形部上的第二低端点滑动至所述第一高端点的路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杯的底面位置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罐体的内壁面接触式连接,第一凸起为弧形结构设置,并在所述第一凸起上间隔设置有排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产生放热化学反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手撕线或排气缝,当罐体内压力达预设值时,通过手撕线或排气缝进行排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内底面填充有吸水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接触产生制冷化学反应,且在所述分隔膜上还放置有防止产生有毒物质的中和剂,以三元化学反应的方式进行制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内胆、开口杯和底盖,所述内胆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并放置有第一物质,且开口端远离罐体的顶部并置于所述开口杯上方,所述开口杯一端开口结构设置并放置有第二物质且内底面设置有尖锥凸起及底面以弹性材质制成及开口端设置分隔膜,所述底盖与罐体以平面转动的方式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开口端设置有密封膜且开口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一体式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弧形部设置第二低端点和第二高端点,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弧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弧度,并且所述第一弧形段上设置有第一低端点,第二弧形段上设置有第一高端点,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台阶结构设置的壳体且所述壳体两端开口,一端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盖以平面转动的方式连接,台阶结构与开口杯外底面边沿接触以支撑开口杯,开口杯顶端外周向位置设置有环耳且顶面设置所述分隔膜,所述环耳与罐体的内壁面接触,和/或,所述壳体与底盖的对接处设置有手撕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式调温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科温控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