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起球的裤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12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起球的裤子,通过设置第一主体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折叠部,第二主体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折叠部,且第一缝合线将第一主体部与第一折叠部的连接处和第二主体部与第二折叠部的连接处缝合在一起,通过折叠与缝合,能够对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中的氨纶丝起固定作用。第一边缘被网纱条包裹且通过第二缝合线缝合在一起,第二边缘被网纱条包裹且通过第三缝合线缝合在一起,通过包裹与缝合,能够对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氨纶丝起较好的固定作用。这样能够实现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中的氨纶丝具有双重固定效果,避免经穿着和机洗的摩擦后,氨纶丝脱离缝位而向面料的中间回缩,出现断丝起球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服装,尤其涉及一种防起球的裤子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用于制作服装的面料是花样繁多,不同的面料,其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到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在生活中,尤其像做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一般都采用氨纶面料,氨纶面料弹力大,能够比较灵活的运动。

2、相关技术中,裤子的两片氨纶面料之间的缝合,是将两块布的同一侧对齐后直接进行缝合,缝合完成后将裤子进行翻边。但是纬纱中的氨纶丝在缝位处很难受缝线的压力固定,经穿着和机洗的摩擦后,容易导致氨纶丝脱离缝位而向面料的中间回缩,出现断丝起球问题,特别是裤子臀围部位断丝起球特别明显。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起球的裤子,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氨纶丝在缝位处很难受缝线的压力固定,出现断丝起球的问题。

2、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起球的裤子,包括:采用氨纶面料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所述第一布片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侧连接的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二布片包括第二主体部和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侧连接的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折叠部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连接处通过第一缝合线缝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折叠部上远离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处的边缘为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通过第二缝合线缝合有能够包裹住所述第一边缘的网纱条;所述第二折叠部上远离所述第二折叠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处的边缘为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通过第三缝合线缝合有能够包裹住所述第二边缘的网纱条。

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缝合线采用分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

5、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缝合线采用五线包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一边缘和网纱条,所述第三缝合线采用五线包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二边缘和网纱条。

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缝合线的线迹宽和所述第三缝合线的线迹宽均为0.6cm。

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折叠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布片的方向折叠,所述第二折叠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布片的方向折叠。

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所述第二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且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为同一侧。

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宽度相同。

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缝合线的一侧缝合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缝合线的第四缝合线,所述第四缝合线穿过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或者所述第四缝合线穿过所述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

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四缝合线采用压线工艺缝合。

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四缝合线为0.15mm缝线。

13、上述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起球的裤子,通过设置第一主体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折叠部,第二主体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折叠部,且第一缝合线将第一主体部与第一折叠部的连接处和第二主体部与第二折叠部的连接处缝合在一起,通过折叠与缝合,能够对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中的氨纶丝起固定作用。第一边缘被网纱条包裹且通过第二缝合线缝合在一起,第二边缘被网纱条包裹且通过第三缝合线缝合在一起,通过包裹与缝合,能够对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氨纶丝起较好的固定作用。这样能够实现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中的氨纶丝具有双重固定效果,避免经穿着和机洗的摩擦后,氨纶丝脱离缝位而向面料的中间回缩,出现断丝起球问题。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氨纶面料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所述第一布片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侧连接的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二布片包括第二主体部和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侧连接的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折叠部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连接处通过第一缝合线缝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合线采用分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合线采用五线包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一边缘和网纱条,所述第三缝合线采用五线包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二边缘和网纱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合线的线迹宽和所述第三缝合线的线迹宽均为0.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布片的方向折叠,所述第二折叠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布片的方向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所述第二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且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为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合线的一侧缝合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缝合线的第四缝合线,所述第四缝合线穿过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或者所述第四缝合线穿过所述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缝合线采用压线工艺缝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缝合线为0.15mm缝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氨纶面料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所述第一布片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侧连接的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二布片包括第二主体部和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一侧连接的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折叠部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连接处通过第一缝合线缝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合线采用分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合线采用五线包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一边缘和网纱条,所述第三缝合线采用五线包缝工艺缝合所述第二边缘和网纱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合线的线迹宽和所述第三缝合线的线迹宽均为0.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起球的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向远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群成良洪胡牛崽刘红菲连梦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拉格斐服装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