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07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在沉淀池本体内设置有混合区、絮凝反应区、斜板沉淀区和导流筒,利用混合区与絮凝反应区内不同的导流板方式和中心导流筒及斜板沉淀组件的层流条件,实现污水快速混合和充分反应的效果,并且取消传统混凝区和絮凝区的搅拌器,降低运行能耗,具有良好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


技术介绍

1、高效沉淀技术是在传统斜板沉淀池的基础上,集混合、混凝、沉淀工艺为一体,通过水流的搅动和药剂投加,使药剂与水中的悬浮物形成大的絮凝体,增大了颗粒的密度和半径,从而达到常规沉淀技术无法比拟的处理效果,尤其ss、tp等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而通过优化控制混凝剂的投加量可大大降低其运行费用。

2、根据沉淀理论,出现了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是在沉淀池内设置多块相邻的斜板,污水从下部进入斜板并沿着斜板之间的空隙向上运动,这就相当于在各个斜板之间形成多个小的沉淀区域,变相增大了沉淀面积,使污水的沉淀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3、经检索发现,申请号202222432443.0,申请日2022年9月14日提交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用高效斜板沉淀池。该污水用高效斜板沉淀池,包括斜板沉淀池主体,所述斜板沉淀池主体的底部固接有集污室,该沉淀池通过安装驱动电机、转杆和搅拌杆等,当驱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的时候,刮板的表面会滑动连接在集污室的内部,将集污室内壁的淤泥刮掉,同时第一连接杆和搅拌杆转动的时候,可以对集污室内部的淤泥进行搅拌,便于将淤泥稀释,加强了高效性。

4、但由于传统的高效沉淀池需要在混凝区和絮凝区设置搅拌器,运行能耗较高;同时在池体体积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配水不均匀的问题;沉淀区域污泥沉降不均匀,容易造成排泥不完全及出水带浮泥现象,并且斜管的堵塞情况较为严重。因此,需要一种降低能耗的新型高效斜板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斜板式沉淀池沉淀效率低、运行能耗高并且容易出现污泥堵塞、上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通过在沉淀池本体内设置有混合区、絮凝反应区、斜板沉淀区和导流筒,利用混合区与絮凝反应区内不同的导流板方式和中心导流筒及斜板沉淀组件的层流条件,实现污水快速混合和充分反应的效果,而且取消传统混凝区和絮凝区的搅拌器,降低运行能耗。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底部设置有污泥斗,沉淀池本体中心处自上而下设置有导流筒,并且沉淀池本体内设置有混合区、絮凝反应区和斜板沉淀区,混合区与絮凝反应区位于沉淀池本体顶部并且相邻设置,混合区内设置有相互交错且平行的多个第一导流板,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相互交错且平行的多个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斜板沉淀区内设置有斜板沉淀组件。

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为50mm-100mm,第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为150mm-250mm。

7、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数量相同,数量范围为3-10个。

8、优选地,所述导流筒的高度为800mm-2500mm,导流筒的内径为400mm-1200mm。

9、优选地,所述沉淀池本体池顶部环绕设置有溢流出水槽,其中溢流出水槽的两个相对侧面与沉淀池本体顶部池壁相连,溢流出水槽的另外两个相对侧面与沉淀池本体顶部池壁不接触并且平行设置在混合区和絮凝反应区外部。

10、优选地,所述沉淀池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混合区底部相连。

11、优选地,所述沉淀池本体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溢流出水槽相连。

12、优选地,所述溢流出水槽位于沉淀池本体顶部300mm-500mm高度处。

13、优选地,所述污泥斗为倒锥形,导流筒为圆柱形。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在混合区与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导流板,用于导向污水的流动,混合区内的第一导流板间距小使得污水能够达到快速混合的效果,而后进入絮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内的第二导流板间距相对大使得污水流动相对缓和,增加了污水的停留时间,使得药剂和污水能够充分混合反应,而且取消了传统混凝区和絮凝区的搅拌器,降低运行能耗;

17、(2)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在沉淀池本体中心处自上而下设置有导流筒,中心导流筒可有利于均匀发散布水,加上斜板沉淀区内的斜板沉淀组件的层流效应,保障污水均匀稳态层流上升,实现良好的静态沉淀效果,从而避免导致出水带泥现象产生;

18、(3)本技术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污水从絮凝反应区出来后进入中心导流筒,接着从底部进入斜板沉淀区,通过沉淀池本体池壁顶部的溢流出水槽出水,有助于污泥的沉降,加强沉淀效果,并且有效防止斜板沉淀组件的堵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100),所述沉淀池本体(100)底部设置有污泥斗(110),沉淀池本体(100)中心处自上而下设置有导流筒(120),并且沉淀池本体(100)内设置有混合区(200)、絮凝反应区(300)和斜板沉淀区(400),混合区(200)与絮凝反应区(300)位于沉淀池本体(100)顶部并且相邻设置,混合区(200)内设置有相互交错且平行的多个第一导流板(210),絮凝反应区(300)内设置有相互交错且平行的多个第二导流板(310),第一导流板(210)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导流板(310)之间的间距,斜板沉淀区(400)内设置有斜板沉淀组件(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210)之间的间距为50mm-100mm,第二导流板(310)之间的间距为150mm-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210)和第二导流板(310)的数量相同,数量范围为3-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120)的高度为800mm-2500mm,导流筒(120)的内径为400mm-1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00)顶部环绕设置有溢流出水槽(500),其中溢流出水槽(500)的两个相对侧面与沉淀池本体(100)顶部池壁相连,溢流出水槽(500)的另外两个相对侧面与沉淀池本体(100)顶部池壁不接触并且平行设置在混合区(200)和絮凝反应区(300)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00)上设置有进水口(130),所述进水口(130)与混合区(200)底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00)顶部设置有出水口(140),所述出水口(140)与溢流出水槽(500)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出水槽(500)位于沉淀池本体(100)顶部300mm-500mm高度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110)为倒锥形,导流筒(120)为圆柱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100),所述沉淀池本体(100)底部设置有污泥斗(110),沉淀池本体(100)中心处自上而下设置有导流筒(120),并且沉淀池本体(100)内设置有混合区(200)、絮凝反应区(300)和斜板沉淀区(400),混合区(200)与絮凝反应区(300)位于沉淀池本体(100)顶部并且相邻设置,混合区(200)内设置有相互交错且平行的多个第一导流板(210),絮凝反应区(300)内设置有相互交错且平行的多个第二导流板(310),第一导流板(210)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导流板(310)之间的间距,斜板沉淀区(400)内设置有斜板沉淀组件(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210)之间的间距为50mm-100mm,第二导流板(310)之间的间距为150mm-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210)和第二导流板(310)的数量相同,数量范围为3-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120)的高度为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飞汪金晓雪汤富俊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峡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