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9066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涉及管轴保护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单元,包括集油部,以及设置于集油部上的安装板;管轴安装单元,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上的下安装部、设置于下安装部上的上安装部,以及设置于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之间,且设置于管轴上的轴承部;以及,管轴保护单元,包括设置于管轴上的定位部,以及设置于管轴上的滑环部,定位部和滑环部分别位于管轴安装单元的两侧。该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通过设置管轴安装单元和管轴保护单元,对空心管轴进行防漏油保护和防尘保护,结构便于针对现有的齿轮箱空心管轴及轴承进行快速更换改造,有助于消除机组隐患,又避免齿轮箱故障扩大,确保机组稳定运行水平,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轴保护的,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


技术介绍

1、齿轮箱的安装工艺问题会导致齿轮箱空心管轴及轴承批量损坏。齿轮箱空心管轴及轴承损坏后,齿轮箱容易发生渗、漏油情况;空心管轴轴承损坏后碎屑会落入齿轮箱内部导致齿轮箱各部分齿轮损坏,且存在齿轮箱卡死风险,给风机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

2、齿轮箱空心管轴及轴承损坏的原因主要为:风机齿轮箱滑环固定底座给齿轮箱空心管轴持续的轴向力,导致齿轮箱空心管轴轴承容易发生保持架断裂损坏,进而导致齿轮箱空心管轴和齿轮箱直接接触摩擦,致使齿轮箱空心管轴,以及其中的轮毂电缆损坏,导致轮毂内电源丢失,容易发生机组飞车风险。

3、齿轮箱空心管轴轴承损坏后碎屑会落入齿轮箱内部导致齿轮箱各部分齿轮损坏,且存在齿轮箱卡死风险,严重影响齿轮箱运行安全。同时,齿轮箱空心管轴及轴承损坏后,运行过程中空心管轴发生晃动,对滑环造成冲击,严重影响滑环的使用寿命,增加机组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齿轮箱空心管轴及轴承损坏后,齿轮箱容易发生渗、漏油情况,给风机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的技术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包括底座单元、管轴安装单元,以及管轴保护单元。

4、其中,底座单元,包括集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油部上的安装板;管轴安装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下安装部、设置于所述下安装部上的上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安装部和所述下安装部之间,且设置于管轴上的轴承部;以及,管轴保护单元,包括设置于管轴上的定位部,以及设置于管轴上的滑环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滑环部分别位于所述管轴安装单元的两侧。

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油部,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集油仓,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油仓上的油液排出件。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油液排出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油仓上的出油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油管上的管道阀门。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单元定位座,所述安装单元定位座上设置有定位螺栓。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单元定位座之间的下限位座、设置于所述下限位座上的下安装座,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安装座上的安装板连接螺栓;所述下限位座上设置有防漏槽,以及集尘槽;所述集尘槽上设置有与所述集油仓连通的排油管;

9、所述上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安装座上的上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和所述下安装座上的连接螺栓,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上的维修环。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轴承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和所述下安装座之间的定位轴承、设置于所述定位轴承上的卡接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卡接轴承上的转动轴承。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轴承上设置有安装座连接槽,以及管轴安装通孔;

12、所述卡接轴承,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轴承上的主轴承座、设置于主轴承座上,且与所述定位轴承连接的轴承圈,以及设置于所述轴承圈上的保护弹片;

13、所述转动轴承,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和所述下安装座之间的前转动轴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转动轴承上的后转动轴承;所述前转动轴承和所述后转动轴承之间设置有漏油孔,且所述前转动轴承和所述后转动轴承上均设置有限位环槽。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于管轴上的密封套,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套上,且位于管轴和管轴内部线缆之间的保护套。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套,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套内的线缆固定套,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缆固定套上,且与所述密封套拆卸连接,设置有卡接槽的连接座;

16、所述密封套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撞击胶圈,所述密封套上设置有防尘挡片。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环部,包括设置于管轴上的滑环,以及设置于所述滑环上的滑环套。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管轴安装单元和管轴保护单元,对空心管轴进行防漏油保护和防尘保护,结构便于对现有的齿轮箱空心管轴及轴承进行快速更换改造,有助于消除机组隐患,又避免齿轮箱故障扩大,确保机组稳定运行水平,降低维修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部(101),包括底座(101a)、设置于所述底座(101a)上的集油仓(101b),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油仓(101b)上的油液排出件(101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排出件(101c),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油仓(101b)上的出油管(101c-1),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油管(101c-1)上的管道阀门(101c-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上设置有安装单元定位座(102b),所述安装单元定位座(102b)上设置有定位螺栓(102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部(201),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2)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单元定位座(102b)之间的下限位座(201b)、设置于所述下限位座(201b)上的下安装座(201a),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安装座(201a)上的安装板连接螺栓(201c);所述下限位座(201b)上设置有防漏槽(201b-1),以及集尘槽(201b-2);所述集尘槽(201b-2)上设置有与所述集油仓(101b)连通的排油管(201b-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部(203),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202a)和所述下安装座(201a)之间的定位轴承(203a)、设置于所述定位轴承(203a)上的卡接轴承(203b),以及设置于所述卡接轴承(203b)上的转动轴承(203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承(203a)上设置有安装座连接槽(203a-1),以及管轴安装通孔(203a-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01),包括设置于管轴(400)上的密封套(301b),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套(301b)上,且位于管轴(400)和管轴内部线缆之间的保护套(301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301a),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套(301b)内的线缆固定套(301a-2),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缆固定套(301a-2)上,且与所述密封套(301b)拆卸连接,设置有卡接槽(301a-11)的连接座(301a-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部(302),包括设置于管轴(400)上的滑环(302b),以及设置于所述滑环(302b)上的滑环套(302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部(101),包括底座(101a)、设置于所述底座(101a)上的集油仓(101b),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油仓(101b)上的油液排出件(101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排出件(101c),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油仓(101b)上的出油管(101c-1),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油管(101c-1)上的管道阀门(101c-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上设置有安装单元定位座(102b),所述安装单元定位座(102b)上设置有定位螺栓(102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管轴防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部(201),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2)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单元定位座(102b)之间的下限位座(201b)、设置于所述下限位座(201b)上的下安装座(201a),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安装座(201a)上的安装板连接螺栓(201c);所述下限位座(201b)上设置有防漏槽(201b-1),以及集尘槽(201b-2);所述集尘槽(201b-2)上设置有与所述集油仓(101b)连通的排油管(201b-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李晖刘建鹏许伟伟刘鹏程刘乃硕褚衍超张勤凯张运泽胡栋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沂水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