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涂布用组合物和层叠体制造技术_技高网

涂布用组合物和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95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涂布用组合物,其包含:(A)具有覆膜形成能力且选自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和氯乙烯系树脂中的树脂的乳液:以固体成分量计为100质量份;和(B)为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与选自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的共聚物、丙烯酸酯单元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相对于该聚有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30:70~99:1、具有8~150μm的中值粒径的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5~70质量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布用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通过涂布于基材表面而能够既维持透明性又赋予光泽性和滑动性的水系涂布用组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该涂布用组合物形成有覆膜的层叠体。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在涂布剂的领域中,从环境问题的观点出发,正在进行分散介质从有机溶剂系向水系的转移。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系等的乳液具有优异的覆膜形成能力,被广泛用作涂布剂。

2、另外,有机硅系树脂作为能够对基材赋予滑动性的树脂是已知的。然而,在将有机硅系树脂用作涂布剂的情况下,存在涂膜发生白化等不良情况。

3、因而,尝试了将具有覆膜形成能力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的乳液与有机硅系树脂混合而用作涂布剂的方法。但现实是:无法通过混合而充分发挥出有机硅系树脂的滑动性,使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和氯乙烯系树脂的性能发生劣化等,发挥不出令人满足的性能。

4、日本特开2013-67787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氨基甲酸酯系、丙烯酸系或氯乙烯系树脂的乳液与有机硅系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涂布剂能够对基材赋予拒水性。但是,关于滑动性和涂膜的透明性尚有改善的余地。

5、日本特开2020-55938号(专利文献2)公开了含有氨基甲酸酯系乳液和有机硅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的涂布剂。但是,涂膜的透明性虽然得以改善,但因使用有机硅丙烯酸类树脂乳液而导致涂膜的光泽性消失,因此,不适合作为寻求光泽的用途的涂布剂。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7787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559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与选自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中的树脂的乳液混合时,既维持透明性和光泽性又有效地赋予有机硅的滑动性的水系涂布用组合物;以及具有包含该组合物的覆膜的层叠体。

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4、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以规定的比例向具有覆膜形成能力且选自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或氯乙烯系树脂中的乳液中配混具有特定中值粒径(50%粒径)的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的粉体而得到的涂布用组合物会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涂布用组合物。

6、涂布用组合物,其包含:

7、(a)具有覆膜形成能力且选自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和氯乙烯系树脂中的树脂的乳液:以固体成分量计为100质量份;以及

8、(b)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与选自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的共聚物的、丙烯酸酯单元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相对于该聚有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30:70~99:1、具有8~150μm的中值粒径的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5~70质量份。

9、[化1]

10、

11、(式中,r1相互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r2为具有巯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乙烯基;x相互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1价烃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或者羟基;y为与x或-[o-si(x)2]d-x所示的相同或不同的基团;上述式(1)具有至少2个硅原子键合羟基或烷氧基;z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或羟基;a为0~1,000的整数;b为100~10,000的正数;c为1~10的正数;d为1~1,000的正数。其中,上述式(1)中,各硅氧烷单元的键合顺序不限定于上述顺序)。

12、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涂布剂组合物,其还具有选自下述[1]~[5]中的至少1个技术特征。

13、[1]前述涂布用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1)中,r1和x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芳基。

14、[2]前述涂布用组合物,其中,上述通式(1)中的x和y、以及上述-[o-si(x)2]d-x中的x之中的至少2个为羟基或烷氧基。

15、[3]前述涂布用组合物,其中,(b)前述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具有10~130μm的中值粒径。

16、[4]前述涂布用组合物,其中,(b)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为(b1)上述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b2)丙烯酸酯单体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任选的(b3)能够与前述(b2)成分共聚的含官能团单体的共聚物。

17、[5]前述涂布用组合物,其中,在具有基材和包含前述涂布用组合物的涂膜的层叠体中,前述涂膜的雾度值相对于不具有前述涂膜的前述基材表面的雾度值具有2000%以下的增加率。

18、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层叠体,其具有基材和包含前述涂布用组合物的覆膜,该覆膜形成于基材的单面或两面。

19、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层叠体,其还具有选自下述[i]~[v]中的至少1个技术特征。

20、[i]前述层叠体,其中,基材为选自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聚酯、纤维素、二乙二醇双烯丙基碳酸酯聚合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中的塑料。

21、[ii]前述层叠体,其中,基材为选自钠钙玻璃、石英玻璃、铅玻璃、硼硅酸玻璃、无碱玻璃中的玻璃。

22、[iii]前述层叠体,其中,基材为选自槭树科、桦木科、樟科、栗科、玄参科、南洋杉科、榆科、紫葳科、蔷薇科、柏科、龙脑香科、桃金娘科、山毛榉科、松科、豆科、木犀科中的木材。

23、[iv]前述层叠体,其中,基材为选自棉花、麻、亚麻、羊毛、丝、开士米、石棉、聚酰胺、聚酯、粘胶纤维、纤维素、玻璃、碳中的纤维。

24、[v]前述层叠体,其中,前述覆膜的厚度为1~500μm。

25、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粉体,其为具有8~150μm的中值粒径(d50)的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的粉体,该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物为上述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与选自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的共聚物,丙烯酸酯单元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相对于该聚有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30:70~99:1。该粉体优选还具有选自上述[1]~[4]中的至少1个技术特征。

26、进一步优选提供包含前述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的涂布剂用粉体、以及包含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的粉体的涂布剂。

27、专利技术效果

28、本专利技术的涂布用组合物既维持优异的透明性又具有光泽性和滑动性,不会损害形成有利用该涂布用组合物的覆膜的层叠体的外观,能够维持高的耐磨耗性。进而,由于其为水系,因此在作业方面和环境方面的优点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涂布用组合物,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R1和X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X和Y、以及所述-[O-Si(X)2]d-X中的X之中的至少2个为羟基或烷氧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B)所述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具有10~130μm的中值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B)所述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为(b1)所述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b2)丙烯酸酯单体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任选的(b3)能够与所述(b2)成分共聚的含官能团单体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在具有基材和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的涂膜的层叠体中,所述涂膜的雾度值相对于不具有所述涂膜的所述基材表面的雾度值具有2000%以下的增加率。

7.层叠体,其具有基材和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的覆膜,该覆膜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单面或两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基材为选自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聚酯、纤维素、二乙二醇双烯丙基碳酸酯聚合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中的至少1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基材为选自钠钙玻璃、石英玻璃、铅玻璃、硼硅酸玻璃、无碱玻璃中的至少1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基材为选自槭树科、桦木科、樟科、栗科、玄参科、南洋杉科、榆科、紫葳科、蔷薇科、柏科、龙脑香科、桃金娘科、山毛榉科、松科、豆科或木犀科的木材中的至少1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基材为选自棉花、麻、亚麻、羊毛、丝、开士米、石棉、聚酰胺、聚酯、粘胶纤维、纤维素、玻璃和碳中的至少1种纤维。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覆膜的厚度为1~500μm。

13.粉体,其包含具有8~150μm的中值粒径(D50)的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该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物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与选自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的共聚物,丙烯酸酯单元和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相对于该聚有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30:70~99: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粉体,其中,所述通式(1)中,R1和X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芳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粉体,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X和Y、以及所述-[O-Si(X)2]d-X中的X之中的至少2个为羟基或烷氧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粉体,其中,所述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为(b1)所述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b2)丙烯酸酯单体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任选的(b3)能够与所述(b2)成分共聚的含官能团单体的共聚物。

17.涂布剂用粉体,其包含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

18.涂布剂,其包含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粉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涂布用组合物,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r1和x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x和y、以及所述-[o-si(x)2]d-x中的x之中的至少2个为羟基或烷氧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b)所述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具有10~130μm的中值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b)所述有机硅丙烯酸类接枝共聚树脂为(b1)所述通式(1)所示的聚有机硅氧烷、(b2)丙烯酸酯单体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任选的(b3)能够与所述(b2)成分共聚的含官能团单体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其中,在具有基材和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的涂膜的层叠体中,所述涂膜的雾度值相对于不具有所述涂膜的所述基材表面的雾度值具有2000%以下的增加率。

7.层叠体,其具有基材和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用组合物的覆膜,该覆膜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单面或两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基材为选自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聚酯、纤维素、二乙二醇双烯丙基碳酸酯聚合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中的至少1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基材为选自钠钙玻璃、石英玻璃、铅玻璃、硼硅酸玻璃、无碱玻璃中的至少1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晃司渡边健太郎奥田治和
申请(专利权)人: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