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控温的型材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884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1
本技术包括一种同步控温的型材检测装置,包括主机和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外壳,且中心位置设有中空通道,主机包括总控器用于显示和控制检测设备的所有功能,包括至少四个检测模组和至少一个控温器,二者通过气路连接,检测模组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环绕中空通道;气体通口,模组外壳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对气体通口,包括进气口和回气口,气体通口用于连通模组外壳的内部与外部的气体流通;控温器设有与检测模组数量对应的若干气管,若干气管均包括至少一根出气管和至少一根回气管,本技术采用少量的控温设备即可对整个检测设备同步控温,能耗小,空间占用率低,操作简便,同时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型材的尺寸和表面问题检测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同步控温的型材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测量技术在品质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形状和/或表面缺陷检测方面,利用激光发射器和相机的配合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检测手段。然而,现有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多个激光发射器和相机组合成的检测模组之间的同步控温问题。激光发射器和相机配合检测技术的原理是:激光发射器向型材表面发射激光,形成点云,相机对点云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分析来识别型材的形状和/或表面缺陷。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非接触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材料和形状的型材检测。然而,在现有已公开的技术中,激光发射器和相机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产生过热问题。过热会导致激光发射器和相机的性能下降,影响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尤其是在多个激光发射器和相机组成的检测模组中,由于各个模组间的温度不易同步控制,导致整体系统的控温难度加大。为了解决同步控温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在激光发射器和相机周围设置散热装置,以降低温度。然而,这种方法在多个检测模组之间的同步控温方面效果有限,因为各个模组的工作状态和散热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控温效果不稳定。因此,针对现有激光发射器和相机配合检测技术的同步控温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一种同步控温的型材检测装置,以解决在型材检测设备中,低能耗难以进行多模组温度同步控制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同步控温的型材检测装置,包括主机和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中心位置设有中空通道,主机包括总控器用于显示和控制检测设备的所有功能,包括至少四个检测模组和至少一个控温器,二者通过气路连接,检测模组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环绕中空通道;检测模组包括:

2、模组外壳,模组外壳固定设置在设备外壳内部,用于装配检测模组的内部构件,模组外壳的一个面上至少设有一个相机视窗和一个激光视窗,任意相机视窗和激光视窗面向中空通道设置;

3、相机,相机固定在模组外壳的内部,相机的镜头面向相机视窗设置;

4、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固定在模组外壳的内部,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口面向激光视窗设置;

5、气体通口,模组外壳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对气体通口,包括进气口和回气口,气体通口用于使模组外壳的内部与外部的气体流通;

6、控温器设有与检测模组数量对应的若干气管,若干气管均包括至少一根出气管和至少一根回气管,出气管与进气口连通,回气管与回气口连通;

7、进一步的,控温器和检测模组数量设置的比例为1:2、1:3或1:4。

8、进一步的,检测模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模组外壳的内部。

9、进一步的,检测模组还包括电磁阀,出气管连接控温器的端口固定设有电磁阀,与检测模组数量等量设置的若干电磁阀分别控制若干出气管与模组之间气体流通的开闭状态。

10、进一步的,主机还包括智能温控器,智能温控器与若干个开关电源电连接,开关电源与任意个控温器电连接。

11、进一步的,出气管的出风口紧邻相机的相机镜头固定设置。

12、进一步的,检测设备还包括流体增速装置,流体增速装置的一端与出气管的一端连接,出气管另一端的出风口紧邻相机的镜头固定设置。

13、进一步的,出气管的出风口设有节流装置。

14、进一步的,检测模组还包括水冷控温器,水冷控温器固定在模组外壳的内表面,水冷控温器紧贴相机和/或激光发射器的至少一个表面。

15、进一步的,检测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稳定器,稳定器固定在模组外壳的内表面,相机和激光发射器固定在稳定器上。

16、进一步的,检测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补光灯,补光灯固定在模组外壳的表面,补光灯面向所述中空通道设置。

17、进一步的,检测模组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固定设置在模组外壳的内部,用于对检测装置内部除湿除尘。

1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少量的控温设备即可对整个检测设备同步控温,能耗小,空间占用率低,操作简便。

19、(2)模组之间相互独立且狭小,模组内部控温速度快,快速控温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控温的型材检测装置,包括主机和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中心位置设有中空通道,所述主机包括总控器用于显示和控制所述检测设备的所有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个检测模组和至少一个控温器,二者通过气路连接,所述检测模组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环绕所述中空通道;所述检测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器和所述检测模组数量设置的比例为1:2、1:3或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电磁阀,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控温器的端口固定设有电磁阀,与检测模组数量等量设置的若干所述电磁阀分别控制若干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模组之间气体流通的开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智能温控器,所述智能温控器与若干个开关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与任意个所述控温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出风口紧邻所述相机的相机镜头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流体增速装置,所述流体增速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气管另一端的出风口紧邻所述相机的镜头固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出风口设有节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水冷控温器,所述水冷控温器固定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内表面,所述水冷控温器紧贴所述相机和/或所述激光发射器的至少一个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固定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内表面,所述相机和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在所述稳定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包括固定架和若干垫片,若干所述垫片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固定,用于调节稳定器的厚度和设置在所述稳定器上的所述相机或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固定在所述模组外壳的表面,所述补光灯面向所述中空通道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内部,用于对所述检测装置内部除湿除尘。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避震器,所述底座避震器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的底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控温的型材检测装置,包括主机和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中心位置设有中空通道,所述主机包括总控器用于显示和控制所述检测设备的所有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个检测模组和至少一个控温器,二者通过气路连接,所述检测模组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环绕所述中空通道;所述检测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器和所述检测模组数量设置的比例为1:2、1:3或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电磁阀,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控温器的端口固定设有电磁阀,与检测模组数量等量设置的若干所述电磁阀分别控制若干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模组之间气体流通的开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智能温控器,所述智能温控器与若干个开关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与任意个所述控温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出风口紧邻所述相机的相机镜头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流体增速装置,所述流体增速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气管另一端的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鵾毛婧瑄袁炜杰施小剑李全斌彭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鹰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