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80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1
本技术公开一种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包括设于斜坡体下的沟槽体,所述沟槽体与斜坡体间设置有阻挡带,所述阻挡带的高度超出斜坡体底端的坡面高度至少3cm,所述阻挡带上沿沟体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倾斜的反滤管,所述反滤管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斜坡体内,所述沟槽体上铺设有碎石层一,所述碎石层一上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上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植被层,所述碎石层一内沿沟体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部开设有若干透水孔二;本技术有着水土保持效果好、结构稳定、绿色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植草沟,具体涉及到一种水土保持用植草沟


技术介绍

1、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工作。运用农、林、牧、水利等综合措施,如修筑梯田,实行等高耕作、带状种植,进行封山育林、植树种草,以及修筑谷坊、塘坝和开挖环山沟,借以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覆盖,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对于发展山丘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减免下游河床淤积、削减洪峰、保障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保证交通运输、工矿建设、城镇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3、植草沟内有植被覆盖,适用于道路绿化带,植草沟具有三角形或梯形的横切面,在水流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植草沟底部可用石材铺砌,来减缓水流侵蚀,沟内植物也可以起到滞留、净化雨水的作用。

4、植草沟内植物应选择根系较深、抗冲击的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并可增加雨水的滞留时间,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植草沟常见植物选择有结缕草、野牛草、高羊茅、黑麦草、玉簪、萱草、鸢尾。

5、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对于土体斜坡结构处,坡顶面与坡地形成较大落差,雨水流速较大,容易导致水分和土壤流失。</p>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土保持用植草沟,有着水土保持效果好、结构稳定、绿色环保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包括设于斜坡体下的沟槽体,所述沟槽体与斜坡体间设置有阻挡带,所述阻挡带的高度超出斜坡体底端的坡面高度至少3cm,所述阻挡带上沿沟体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倾斜的反滤管,所述反滤管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斜坡体内,所述沟槽体上铺设有碎石层一,所述碎石层一上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上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植被层,所述碎石层一内沿沟体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部开设有若干透水孔二。

3、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斜坡体的下部与沟槽体之间设置阻挡带来对坡面的土石进行阻挡,避免直接土石和水流直接冲入沟体,减少水土流失和对植被层造成的影响,通过阻挡带上的安装孔来固定反滤管,通过反滤管的过滤结构来及时排出斜坡体底部的水分,并且将土石过滤在管壁外,反滤管倾斜设置方便于水分向下流入到植草沟内,沟槽体上设置碎石层一用于作为使植草沟底部土层结构稳定以及作为蓄水层,在碎石层一上设置透水土工布使种植土层结构稳定,同时不影响水流下渗,设置植被层来固土、减少雨水径流和对水体环境进行净化,在碎石层一设置排水管,通过透水孔二使碎石层一中的水流入排水管,通过排水管进行雨水排放。

4、进一步的,所述反滤管的底端开设开口,反滤管的顶端设置封盖部,所述过滤结构包含开设在封盖部和侧壁上的若干透水孔一。

5、通过反滤管的封盖部和上端的侧壁上开设透水孔一,来阻挡土石,并使水分通过,从开口处排入到沟槽体内的植被层处。

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结构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斜坡体内的碎石层二,所述碎石层二的颗粒直径大于透水孔一的直径。

7、通过在过滤结构的外部设置碎石层二,起到避免土石堵塞透水孔一的作用,并提高排水能力。

8、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带为混凝土结构,所述沟槽体远离斜坡体的一侧连接有道路。

9、混凝土结构稳定,承压能力强,沟槽体直接连接道路,方便于道路上的水流排放。

10、进一步的,所述沟槽体上设置有若干桥台,所述桥台的两侧分别与阻挡带、道路连接,所述桥台的底部开设有涵洞。

11、设置桥台方便于从植草沟通过,通过与阻挡带、道路连接保证桥台结构稳定性,通过涵洞便于植草沟内的水流通过。

12、进一步的,所述反滤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反滤管的底端之间连接有洒水管,所述洒水管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洒水孔。

13、反滤管倾斜向下方便于将斜坡体内部的水分向植草沟内排,设置带洒水孔的洒水管,对水流进行缓冲和分散,加大水流与植被层的接触面积,避免水流集中冲刷影响植被层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孔一、透水孔二的直径不超过8mm。

15、透水孔一、透水孔二直径尺寸控制,避免砂土大量从孔中通过,起到阻挡土石、保护坡体的作用。

16、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带的上部开设有若干溢流口。

17、溢流口包含在阻挡带上部的孔槽结构,用于在斜坡体上水流较大时,集聚的水流从溢流口排出同时阻挡较大体积的土石通过。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在斜坡体下部设阻挡带、沟槽体、植被层结构,对斜坡面上的水流、土石进行阻挡,有效的减少了坡顶面、斜坡面处水土的流失,通过在沟槽体内设置植被层,加强了保水、固土能力;

20、2.通过设置阻挡带对斜坡面上的水流、落实进行阻挡和缓冲,避免植被层受到破坏;通过设置透水土工布和碎石层一配合植被层保证了种植土层的稳定性;通过碎石层二和反滤管结构,保证了斜坡体处的排水、固土能力,使整体结构稳定,减少维护工作量;

21、3.通过植被层有效的对斜坡体流下的水土以及道路的水土进行收集和净化,绿色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斜坡体下的沟槽体,所述沟槽体与斜坡体间设置有阻挡带,所述阻挡带的高度超出斜坡体底端的坡面高度至少3cm,所述阻挡带上沿沟体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倾斜的反滤管,所述反滤管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斜坡体内,所述沟槽体上铺设有碎石层一,所述碎石层一上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上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植被层,所述碎石层一内沿沟体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部开设有若干透水孔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管的底端开设开口,反滤管的顶端设置封盖部,所述过滤结构包含开设在封盖部和侧壁上的若干透水孔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斜坡体内的碎石层二,所述碎石层二的颗粒直径大于透水孔一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带为混凝土结构,所述沟槽体远离斜坡体的一侧连接有道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体上设置有若干桥台,所述桥台的两侧分别与阻挡带、道路连接,所述桥台的底部开设有涵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反滤管的底端之间连接有洒水管,所述洒水管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一、透水孔二的直径不超过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带的上部开设有若干溢流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斜坡体下的沟槽体,所述沟槽体与斜坡体间设置有阻挡带,所述阻挡带的高度超出斜坡体底端的坡面高度至少3cm,所述阻挡带上沿沟体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倾斜的反滤管,所述反滤管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斜坡体内,所述沟槽体上铺设有碎石层一,所述碎石层一上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上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植被层,所述碎石层一内沿沟体长度方向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部开设有若干透水孔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管的底端开设开口,反滤管的顶端设置封盖部,所述过滤结构包含开设在封盖部和侧壁上的若干透水孔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保持用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能华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