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加热炉及其加热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加热炉及其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864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炉加热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炉及其加热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加热装置、炉体、运输装置以及机架,加热装置与炉体连接,炉体以及运输装置分别与机架连接,加热装置包括烧嘴、供气装置以及供气管道,供气装置用于供给预混气体于供气管道,烧嘴包括加热腔体以及盖体,加热腔体与供气管道连接,盖体覆盖于加热腔体的加热口,盖体包括燃烧板以及金属纤维网,燃烧板与金属纤维网连接,金属纤维网位于燃烧板与加热腔体之间。加热炉中的预混气体通过金属纤维网的分流作用可提供更为均匀的气流并且具有改进的火焰分布,进而提高预混气体的燃烧效率和燃烧充分程度,减少燃气和空气的消耗量;通过金属纤维网的分流作用进而还可避免回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炉加热节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炉及其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1、加热炉用燃烧器喷嘴,其燃烧器是一种使燃气和空气以一定方式混合喷出燃烧的装置,对于炼化用加热炉而言主要的燃气为天然气,天然气通过燃烧器能否得到充分燃烧取决于燃烧器的设计,而其中的关键部分则是燃烧器喷嘴的设计,其直接决定了进入燃烧器中的预混气体质量和充量,从而影响了燃气的燃烧效率和燃烧充分程度以及燃气和空气的消耗量,同时,目前加热炉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回火,甚至引起爆炸等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为了提升加热炉的节能性能同时避免加热炉加热过程中容易回火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炉及其加热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加热炉,包括加热装置、炉体、运输装置以及机架,所述加热装置与炉体连接,所述炉体以及运输装置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运输装置位于炉体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烧嘴、供气装置以及供气管道,所述烧嘴、供气管道以及供气装置依次连接,所述供气装置用于供给预混气体于供气管道,所述烧嘴位于炉体内,所述烧嘴朝向运输装置上的加热料,所述烧嘴包括加热腔体以及盖体,所述加热腔体与供气管道连接,所述盖体覆盖于加热腔体的加热口,所述盖体包括燃烧板以及金属纤维网,所述燃烧板与金属纤维网连接,所述金属纤维网位于燃烧板与加热腔体之间,所述燃烧板设有开口,开口朝向加热料。

3、上述加热炉,通过设置有加热装置、炉体、运输装置以及机架,实现运输装置可将加热料运输至炉体,与此同时加热装置可对运输装置上的加热料进行加热,加热腔体以及盖体,其中盖体包括燃烧板以及金属纤维网,金属纤维网位于燃烧板与加热腔体之间,如此,加热炉外部供气管道供预混气体到达加热腔体后,预混气体先通过金属纤维网后再通过燃烧板的开口而后到达燃烧板的开口的外表面处,此时,预混气体通过金属纤维网的分流作用可提供更为均匀的气流并且具有改进的火焰分布,从而提高预混气体的燃烧效率和燃烧充分程度,同时减少燃气和空气的消耗量,进一步地,因预混气体燃烧更加充分,进而降低了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在进行燃烧过程中,因金属纤维网的分流作用可提供更为均匀的气流,进而可避免回火。

4、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与供气管道连接,所述检测部件位于烧嘴与供气装置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盖体还包括孔板,所述孔板与金属纤维网连接,所述孔板位于金属纤维网与加热腔体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体包括加热腔本体,所述加热腔本体设有内腔以及进气孔,所述内腔通过进气孔与供气管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管道、内腔、孔板、金属纤维网以及燃烧板依次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体还包括挡板,所述加热腔本体与挡板连接,所述挡板位于内腔内,所述挡板位于与燃烧板的开口与进气孔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部件以及支撑部件,所述运输部件以及支撑部件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运输部件上运输的加热料。

10、进一步地,所述运输部件设有凹槽,所述支撑部件设有凹台,所述凹槽的形状与凹台的形状一致,且所述凹槽的高度与凹台的高度一致。

11、一种加热炉的加热方法,包括上述的加热炉。

12、进一步地,一种加热炉的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加热料通过所述运输装置运输至加热装置的烧嘴处;

14、所述供气装置供给预混气体至供气管道,供气管道的预混气体依次通过内腔、孔板、金属纤维网以及燃烧板到达加热料处;

15、通过外置点火部件对加热料处的预混气体进行点火工序;

16、所述加热装置对加热料进行加热工序;

17、所述加热装置完成对加热料进行加热工序后,所述供气装置供给空气排尽加热腔体内的预混气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炉体、运输装置以及机架,所述加热装置与炉体连接,所述炉体以及运输装置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运输装置的运输部位于炉体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烧嘴、供气装置以及供气管道,所述烧嘴、供气管道以及供气装置依次连接,所述供气装置用于供给预混气体于供气管道,所述烧嘴位于炉体内,所述烧嘴朝向加热料,所述烧嘴包括加热腔体以及盖体,所述加热腔体与供气管道连接,所述盖体覆盖于加热腔体的加热口,所述盖体包括燃烧板以及金属纤维网,所述燃烧板与金属纤维网连接,所述金属纤维网位于燃烧板与加热腔体之间,所述燃烧板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与供气管道连接,所述检测部件位于烧嘴与供气装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孔板,所述孔板与金属纤维网连接,所述孔板位于金属纤维网与加热腔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包括加热腔本体,所述加热腔本体设有内腔以及进气孔,所述内腔通过进气孔与供气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道、内腔、孔板、金属纤维网以及燃烧板依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还包括挡板,所述加热腔本体与挡板连接,所述挡板位于内腔内,所述挡板位于与燃烧板的开口与进气孔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部件以及支撑部件,所述运输部件以及支撑部件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运输部件上运输的加热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件设有凹槽,所述支撑部件设有凹台,所述凹槽的形状与凹台的形状一致,且所述凹槽的高度与凹台的高度一致。

9.一种加热炉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炉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炉体、运输装置以及机架,所述加热装置与炉体连接,所述炉体以及运输装置分别与机架连接,所述运输装置的运输部位于炉体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烧嘴、供气装置以及供气管道,所述烧嘴、供气管道以及供气装置依次连接,所述供气装置用于供给预混气体于供气管道,所述烧嘴位于炉体内,所述烧嘴朝向加热料,所述烧嘴包括加热腔体以及盖体,所述加热腔体与供气管道连接,所述盖体覆盖于加热腔体的加热口,所述盖体包括燃烧板以及金属纤维网,所述燃烧板与金属纤维网连接,所述金属纤维网位于燃烧板与加热腔体之间,所述燃烧板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与供气管道连接,所述检测部件位于烧嘴与供气装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孔板,所述孔板与金属纤维网连接,所述孔板位于金属纤维网与加热腔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海辉吴水平江志辉范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朗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