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软排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60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0
本技术公开一种长距离软排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第三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层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一金属导线,所述第二基材层与第三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二胶黏层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二金属导线,若干根第一金属导线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若干根第二金属导线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使得若干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之间、若干根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之间均相互并联。本技术长距离软排线既可以减轻重量、提高柔韧性和耐折弯性,使得电线整体易于安装并具有良好的服帖性,又可以承载大电流,还可以在缩小导线间距的同时避免相邻导线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缆,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距离软排线


技术介绍

1、ffc排线也叫柔性扁平电缆,可以将多根ffc排线结合在一起形成ffc线束,在汽车的车厢内通常应用于各种电子元件和器件的连接,能够传达各种指令信息和电讯信号,使整车处于较好的控制和运行状态。

2、现有技术的ffc排线为了承载大电流,通常使用毫米级的铝金属线或者镀锡金属线作为连接的导线,由于此类导线比较粗,也比较重,因此其在车厢内部布置时,柔韧性较差导致不容易折弯,不便于安装,使得车厢内布局比较散乱,且多根导线之间互相干扰会降低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距离软排线,该长距离软排线既可以减轻重量、提高柔韧性和耐折弯性,使得电线整体易于安装并具有良好的服帖性,又可以承载大电流,还可以在缩小导线间距的同时避免相邻导线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距离软排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第三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层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一金属导线,所述第二基材层与第三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二胶黏层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二金属导线,所述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各自均沿基材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与第二金属导线在基材层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若干根第一金属导线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若干根第二金属导线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使得若干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之间、若干根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之间均相互并联。

3、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4、1、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材层的两端各设置有2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靠近基材层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金属导线或第二金属导线对应的焊盘,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金手指。

5、2、上述方案中,每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或第二金属导线的一端对应地与连接端子上的焊盘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上的若干个焊盘之间通过锡膏焊接连接。

6、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与第二金属导线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使得第一金属导线与第二金属导线之间相互并联。

7、4、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材层的两端各设置有1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靠近基材层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金属导线和第二金属导线对应的焊盘,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金手指。

8、5、上述方案中,每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和第二金属导线的一端对应地与连接端子上的焊盘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上的若干个焊盘之间通过锡膏焊接连接。

9、6、上述方案中,与第一金属导线焊接连接的焊盘和与第二金属导线焊接连接的焊盘在基材层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

10、7、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导线的直径为10μm~100μm。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2、本技术长距离软排线,其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层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一金属导线,所述第二基材层与第三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二胶黏层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二金属导线,所述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各自均沿基材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与第二金属导线在基材层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若干根第一金属导线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若干根第二金属导线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使得若干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之间、若干根所述第二金属导线之间均相互并联,既可以减轻重量、提高柔韧性和耐折弯性,使得电线整体易于安装并具有良好的服帖性,又可以承载大电流,还可以在缩小导线间距的同时避免相邻导线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基材层(1)、第二基材层(2)和第三基材层(8),所述第一基材层(1)与第二基材层(2)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层(41)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一金属导线(31),所述第二基材层(2)与第三基材层(8)之间通过第二胶黏层(42)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二金属导线(32),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第二金属导线(32)各自均沿基材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与第二金属导线(32)在基材层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若干根第一金属导线(31)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若干根第二金属导线(32)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使得若干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之间、若干根所述第二金属导线(32)之间均相互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两端各设置有2个连接端子(5),所述连接端子(5)靠近基材层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金属导线(31)或第二金属导线(32)对应的焊盘(51),所述连接端子(5)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金手指(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或第二金属导线(32)的一端对应地与连接端子(5)上的焊盘(51)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端子(5)上的若干个焊盘(51)之间通过锡膏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与第二金属导线(32)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使得第一金属导线(31)与第二金属导线(32)之间相互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两端各设置有1个连接端子(5),所述连接端子(5)靠近基材层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金属导线(31)和第二金属导线(32)对应的焊盘(51),所述连接端子(5)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金手指(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和第二金属导线(32)的一端对应地与连接端子(5)上的焊盘(51)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端子(5)上的若干个焊盘(51)之间通过锡膏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与第一金属导线(31)焊接连接的焊盘(51)和与第二金属导线(32)焊接连接的焊盘(51)在基材层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基材层(1)、第二基材层(2)和第三基材层(8),所述第一基材层(1)与第二基材层(2)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层(41)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一金属导线(31),所述第二基材层(2)与第三基材层(8)之间通过第二胶黏层(42)封装有若干根间隔排布的第二金属导线(32),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第二金属导线(32)各自均沿基材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与第二金属导线(32)在基材层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若干根第一金属导线(31)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若干根第二金属导线(32)的同一端之间电连接,使得若干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之间、若干根所述第二金属导线(32)之间均相互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两端各设置有2个连接端子(5),所述连接端子(5)靠近基材层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金属导线(31)或第二金属导线(32)对应的焊盘(51),所述连接端子(5)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金手指(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距离软排线,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一金属导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元顿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