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模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476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9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灯模组及车辆。车灯模组包括:光源,设于反射镜的焦点,用于发射光线;反射镜,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出射光;挡光板,设于所述反射镜所反射的出射光的出光路径上,用于阻止出射光向外周扩散;若干个光路调节结构,设于所述挡光板表面且在沿出光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用于将射向的挡光板的部分出射光朝向远离主透镜的方向反射,从而减少照射到挡光板表面并反射到达主透镜侧表面的光线;主透镜,用于供经光路调节结构调节之后的部分出射光穿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照明,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灯模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车灯模组多为透镜形式的,如图1所示:模组内部以大角度入射角α入射到挡光板a表面的光线被挡光板a全反射到透镜b内,进而经透镜b的侧表面全反射后最终出射的光线会点亮车灯内其他不发光的零件;并且经透镜侧表面全反射后最终出射的光线会在路面照射在主光型之外形成杂乱的光效(图2),给驾驶者造成不好的驾驶体验。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透镜侧表面增加花纹、皮纹等结构降低透镜侧表面的全反射光线出射量,但这极大提升了成本,并且这样表面处理后透镜也很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灯模组及车辆。

2、一种车灯模组,包括:

3、光源,设于反射镜的焦点,用于发射光线;

4、反射镜,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出射光;

5、挡光板,设于所述反射镜所反射的出射光的出光路径上,用于阻止出射光向外周扩散;

6、若干个光路调节结构,设于所述挡光板表面且在沿出光方向上依次排列设置,用于将射向的挡光板的部分出射光朝向远离主透镜的方向反射,从而减少照射到挡光板表面并反射到达主透镜侧表面的光线;

7、主透镜,用于供经光路调节结构调节之后的部分出射光穿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路调节结构包括光路调节板,所述光路调节板的一侧与挡光板的板体相连,另一侧朝向主透镜延伸,且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β为135°。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相同。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光路调节板之间的间距为1-5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光路调节板之间的间距相同。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所述挡光板一体成型。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板为金属板。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0.4mm。

16、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灯模组。

17、上述车灯模组,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8、本申请通过光路调节结构将射向挡光板的大入射角α的出射光朝向远离主透镜方向的反射,从而大入射角α的出射光被挡住、不会直接被挡光板以大的反射角度反射进入主透镜内并到达主透镜的侧表面;反射后的光线即使再次反射到挡光板表面其入射角也明显减小、不可能被挡光板以大的反射角度反射进入主透镜,直接减少了照射到主透镜侧表面的光线。

19、由于本申请显著消除了大角度入射到挡光板并出射至主透镜侧表面的杂散光线,基本消除了照射到主透镜侧表面的光线,也就不会有光线在主透镜的侧表面被全反射,从而从光学模组出射的光线不会点亮车灯内其他不发光的零件,也不会在路面照射在主光型之外,驾驶体验得到了改善。

20、本申请不需要在主透镜侧表面增加花纹、皮纹等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主透镜侧表面无需表面处理,透镜更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结构包括光路调节板,所述光路调节板的一侧与挡光板的板体相连,另一侧朝向主透镜延伸,且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β为1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路调节板之间的间距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路调节板之间的间距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所述挡光板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板为金属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0.4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车灯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结构包括光路调节板,所述光路调节板的一侧与挡光板的板体相连,另一侧朝向主透镜延伸,且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β为1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路调节板与挡光板之间的夹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洲全陈煜旷林昌曾明春胡丹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燎旺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