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8359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及方法,箱体两端均为开口状,箱体的下方侧壁设有注胶口,顶部设有排气口;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的外侧分别设有施压夹片;施压夹片中心部分为镂空,用于毛细管穿过。将毛细管一端用金属丝堵住,从其中一个施压夹片镂空处插入,并且穿过两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通过两片施压夹片将整体压紧;通过注胶机从注胶口向箱体内注入橡胶;毛细管的另一端采用同样方法注胶;利用管壳法兰和法兰0直接对夹在密封边处,形成壳侧和管侧的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节约空间2/3以上,换热效率更高,节约了成本和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及方法,属于换热器设备。


技术介绍

1、微通道换热器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工业制冷、余热利用、汽车空调、家用空调、热泵热水器、海水换热、电解氢行业等,其结构形式有平行流管式换热器和三维错流式换热器。微通道水力学直径在0.6~1mm以下,目前微通道换热器制作方式有:扩散焊、钎焊。

2、随着国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及化工领域的微通道换热器需求增加,毛细管换热器得到广泛应用,其结构同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类似,采用廉价易得、应用广泛的金属毛细管作为管程,在形成微通道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成本,作为微通道换热器,能够显著改善换热和压降性能,增加系统的紧凑性,提高换热器的经济性和产业化潜力。因此,毛细管换热器作为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加工工艺成为提升换热器乃至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和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3、当前,紧凑式微通道换热器加工制造存在若干方面的困难。首先,基于传统焊接方法的板式微通道换热器具有连接强度低、耐压能力差的缺点,难以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新型扩散焊接方法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表现出了良好的换热和强度性能,但成本过高、工艺流程复杂是制约其广泛发展的因素。

4、如图1所示,先用人工将毛细管和板片采用特定型式组装起来,然后采用“真空扩散焊”技术将材料焊接成型1.芯体,然后再通过人工焊接两侧连腔,连腔上包含各个连接口法兰,如图2所示。

5、该技术存在以下的缺点:扩散焊费用高;连腔人工焊接工作量大,成本高;大型的压力容器,还涉及到焊口探伤问题,此设备类似于pche,由于国内暂无检测标准,故特检通过难度较大,费用也较高。

6、目前市场上最多的毛细管式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此种换热器由外壳和毛细管组成,毛细管和两次焊接挡板是通过高温钎焊连接成一体的,如图示3。图示4为毛细管板片,可根据实际情况组成各种大小的管壳式换热器(多为方形),此种换热器是由毛细管和汇流管、肋片组成。此种板片也是通过高温钎焊制作而成的。但是焊接挡板和汇流管均需要机加工很多小孔,小孔加工精度高,费用也高,主要是人工穿孔时间过长,由于毛细管为柔性,长度超过0.5米,穿孔更加无可控性,经常造成返工现象,增加工期;另外钎焊存在一定的失败几率,成品率不高。

7、因此,需要一种可代替市场现有换热器的高紧凑度、高换热效率的新型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现有毛细管换热器机加工孔板精度高费用高问题,现在市场上孔板6是用金属加工小孔方式,由于穿毛细管的孔径小,造成加工困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及方法,目的是:

2、解决现有毛细管换热器需要人工穿孔效率过低问题;

3、解决现有扩散焊技术成本过高问题;

4、解决现有钎焊技术成品率过低问题;

5、解决在海水等腐蚀环境下的使用需求问题;

6、具体技术方案为:

7、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两端均为开口状,箱体的下方侧壁设有注胶口,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的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的外侧分别设有施压夹片;施压夹片中心部分为镂空,用于毛细管穿过。

8、箱体为分体式。

9、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一:根据设计换热器尺寸大小及形状,提前制作施压夹片和箱体;

11、步骤二:按照设计将毛细管一端用金属丝堵住,然后按照需求形状以及间距从其中一个施压夹片镂空处插入,并且穿过两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

12、步骤三:两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中间放入箱体,再通过两片施压夹片将整体压紧;

13、步骤四:通过注胶机从注胶口向箱体内注入橡胶,待橡胶冷却凝固后拆除箱体、施压夹片;

14、步骤五:毛细管的另一端采用同样方法注胶;

15、步骤六:按照使用需求将橡胶的界面加工成方形或者圆形;另外再将边缘部分加工成密封边;

16、步骤七:按照设计需求,制作相应的壳体部分,利用管壳法兰和法兰0直接对夹在密封边处,形成壳侧和管侧的隔离,另一侧同样处理。

17、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

18、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可替代目前化工设备、空调、热回收等行业利用的常规板式、管壳式换热器,同等情况下可节约空间2/3以上,换热效率更高。

19、此种微通道换热器不仅可以利用在普通环境下,还可利用在电解海水制氢、海水换热等腐蚀环境中,解决了依赖钛材等特材的问题,可降低原材料成本一半以上。

20、摒弃了现有细孔板精加工技术,节约了成本和工期;

21、降低了人工穿孔板的难度,节约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

22、充分的利用了橡胶本身的材料(密封)特性,降低了管壳式换热器的组装难度,并且解决了微通道换热器外形更改需要机加工的难题(橡胶裁剪方便)。

23、充分的利用了现有的工程橡胶行业生产线,可助力其技术转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所述的箱体(2)两端均为开口状,箱体(2)的下方侧壁设有注胶口(4),顶部设有排气口(5);所述的箱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1)的外侧分别设有施压夹片(3);施压夹片(3)中心部分为镂空,用于毛细管(7)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2)为分体式。

3.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毛细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所述的箱体(2)两端均为开口状,箱体(2)的下方侧壁设有注胶口(4),顶部设有排气口(5);所述的箱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弹性耐高温材料片(1)的外侧分别设有施压夹片(3);施压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强刘石肖广运张朋飞刘佳翔李振涛谢德钦王树亚郭博擎王健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