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人工智能的单相智能电表单板老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人工智能的单相智能电表单板老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826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单相智能电表单板老化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具有按照检测项目划分的多个区域,对应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的箱体上设置含有与智能电表上接近传感器相对应的打孔的隔热玻璃;每个区域中设置的电接平台,用于将至少一部智能电表电接进行运作;交流可变负载系统,用于给每个区域中的所述电接平台提供可变交流负载;与所述交流可变负载系统电连接的数据分析平台,人脸显示与拍摄系统,以及交流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老化检测装置不仅能检测极端调价,还能同时检测真实使物理和用电双重环境下的模拟场景的老化检测,更为真实地反应智能电表在使用场景下的第一检测数据检测和人脸识别的功能性衰退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板老化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单相智能电表单板老化检测装置,属于智能检测装置理论。


技术介绍

1、智能电表pcba由于常年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其附加的智能功能可能因为长期不使用而因元器件的老化而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2、现有的方案一方面对于电表pcba单板的老化检测采用低温、高温、高温高湿条件下运行,检测器性能。然而这只能检测器在极端环境下的老化程度,并不符合现实使用场景。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抗老化规律和现实场景下的老化规律并不可能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并不具备可平替的实践性,即前者不能做可靠的参考。现实情况是在不同的电表使用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以及用电环境)下,其真实的老化程度是有其特有的特色。同时,现有的老化检测技术也仅专业地针对单板的各元器件的电学参数,以及电路逻辑功能的检测,涉及到复杂的探针系统以及探针连接点位的走位。然而现实电能表使用时,只关心电能数据显示是否正常且显示数据与实际用电数据是否经过特定环境中使用后,还能相一致或相差无几。

3、另一方面,现有的老化检测并不关注除了使用环境之外的,基于用电规律的老化检测。不同的用电习惯导致电能表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的频次,以及线路的老化程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可能导致相同的电表对于不同的用电习惯呈现出不同的老化寿命。因此如何考虑模拟真实使用环境,进行老化检测。

4、第三个方面,对于智能电表,其附加的智能识别功能在使用环境下能否有效地识别也是一个需要检测的项目。而现有技术并未对此加以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1、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将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案,第一,设计模拟使用环境,并让智能电表在模拟的使用环境下工作,并检测其各项功能,第二,检测功能评价的智能化。

2、鉴于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单相智能电表单板老化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具有按照检测项目划分的多个区域,每一个区域对应的箱体上设置有隔热玻璃;

3、每个区域中设置的电接平台,用于将至少一部智能电表电接进行运作;

4、交流可变负载系统,用于给每个区域中的所述电接平台提供可变交流负载;

5、与所述交流可变负载系统电连接的数据分析平台,用于采集从与指定的用户所使用的智能电表配套的远程服务器发来的实时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用电数据控制所述交流可变负载系统同步调整交流负载,实现所述可变交流负载的提供,以使得所述多个区域中被检测的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作出响应而形成第一检测数据(即当前实时调整到的负载所贡献的电信号,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等),模拟真实用电环境,每一部被检测的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将所述第一检测数据通过电力载波线传输给数据分析平台,以与所述实时用电数据相比较,得到老化检测结果;

6、人脸显示与拍摄系统,用于受所述数据分析平台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控制而靠近所述隔热玻璃并显示至少一副人脸,并对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拍摄图像传输给所述数据分析平台,以分析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在使用环境下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其中,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通过人脸检测即可显示当前第一检测数据,和识别是否通过的符号提示,以及,

7、交流电源,用于给电接平台、交流可变负载系统、数据分析平台和人脸显示与拍摄系统供电。

8、其中,所述多个区域包括低温检测区,高温检测区,高温高湿检测区,低温高湿检测区,物理环境模拟检测区,所述物理环境模拟检测区提供与所述箱体外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差别在阈值范围内的区域内部温度和湿度。

9、可选地,所述阈值范围为温度±0.5℃,湿度±1-2%。

10、可以理解的是,具体通过恒温恒湿装置实现各区域调节并保持在设定的温度湿度。

11、可选地,箱体上设置有所述隔热玻璃的一面为可开启闭合的门,所述隔热玻璃具有与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中接近传感器设置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打孔,且所述打孔周缘设有隔热垫圈,当每一部所述智能电表电接在电接平台上,关闭所述门之后,所述隔热垫圈即被挤压在所述打孔周缘与所述接近传感器周缘之间。由此,在不遮挡所述接近传感器同时起到区域内部隔热作用。

12、可选地,所述电接平台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可移动夹具,所述可移动夹具包括相对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这两块夹板,第一夹板通过弹性装置调节两块夹板间距,第二夹板上具有进表火线探针、出表火线探针、出表零线探针、进表零线探针,所述进表火线探针和出表零线探针分别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智能电表的火线入户端和零线出户端,并通过连接导线接入交流电源,且所述出表火线探针和进表零线探针分别连接智能电表的火线流出端和零线流入端,所述出表火线探针和进表零线探针同样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所述交流可变负载系统。

13、可选地,所述支架具有与每一部智能电表检测工位对应的圆孔,所述可移动夹具包括在所述圆孔两侧相对水平设置的上夹块和下夹块,以及在上夹块上设置的相对的所述两块夹板,且两块夹块通过紧固件穿设旋紧而夹紧在圆孔两侧,且覆盖至少部分圆孔的面积。由此圆孔的设置使得两块夹块的穿设位置在圆孔的圆域范围内可调节相对圆域圆心的任意不同的位置,使得隔热玻璃上的打孔和在智能电表上分布位置不同的接近传感器都能适应对准。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板包括与所述上夹块可拆卸固定的固定板,以及推板,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固定板与推板之间,利用螺栓穿设固定板,从而通过不同的旋紧进程调节固定板以及推板之间间距,进而调节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间距。

15、优选地,所述支架与箱体底部之间具有空层,可以集置各探针的连接导线,并从所述箱体侧面引出所述连接导线,对于相同类型探针采用集线器集连,集线器再相应与交流电源和交流可变负载系统连接,所述电力载波线从所述连接导线引出的同一侧面或不同的侧面引出。

16、可选地,所述人脸显示与拍摄系统包括升降系统和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升降系统上的多个水平移动系统(含x向和y向),由所述数据分析平台控制所述升降系统和每个水平移动系统的运动,其中,每个水平移动系统上安装设置有多个显示屏及多个相机的显示拍摄器,所述显示拍摄器与所述数据分析平台之间蓝牙通讯,使得所述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控制在显示屏上人脸显示时长和相机拍摄的参数(如放大倍数,是否照明等)。

17、可选地,预设的时间间隔为24h-1年,时长为5-8秒。

18、可选地,所述人脸为ai生成的虚拟2d人脸或真人志愿者2d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两者以下统称为2d人脸)。

19、优选地,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存储有2d人脸识别模型,以及对应的3d硅胶人首人脸或对应的真人志愿者人脸(两者以下统称为3d人脸)的3d人脸识别模型,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事先基于3d人脸进行老化检测识别(即老化检测中进行识别),计算2d人脸进行老化检测识别对于识别准确率的随预设的时间间隔次数k变化的比例系数a1k、a2k、a3k、a4k、a5k,分别对应低温检测,高温检测,高温高湿检测,低温高湿检测,物理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的单相智能电表单板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具有按照检测项目划分的多个区域,每一个区域对应的箱体上设置有隔热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与每一部智能电表检测工位对应的圆孔,所述可移动夹具还包括在所述圆孔两侧相对水平设置的上夹块和下夹块,以及在上夹块上设置的相对的所述两块夹板,且两块夹块通过紧固件穿设旋紧而夹紧在圆孔两侧,且覆盖至少部分圆孔的面积;所述第一夹板包括与所述上夹块可拆卸固定的固定板,以及推板,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固定板与推板之间,利用螺栓穿设固定板,从而通过不同的旋紧进程调节固定板以及推板之间间距,进而调节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箱体底部之间具有空层,可以集置各探针的连接导线,并从所述箱体侧面引出所述连接导线,对于相同类型探针采用集线器集连,集线器再相应与交流电源和交流可变负载系统连接,所述电力载波线从所述连接导线引出的同一侧面或不同的侧面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显示与拍摄系统包括升降系统和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升降系统上的多个含X向和Y向的水平移动系统,由所述数据分析平台控制所述升降系统和每个水平移动系统的运动,其中,每个水平移动系统上安装设置有多个显示屏及多个相机的显示拍摄器,所述显示拍摄器与所述数据分析平台之间蓝牙通讯,使得所述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控制在显示屏上人脸显示时长和相机拍摄的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的时间间隔为24h-1年,时长为5-8秒,所述人脸为AI生成的虚拟2D人脸或真人志愿者2D人脸图像中的人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存储有2D人脸识别模型,以及对应的3D硅胶人首人脸或对应的真人志愿者人脸的3D人脸识别模型,所述至少一部智能电表事先基于3D人脸进行老化检测识别,计算2D人脸进行老化检测识别对于识别准确率的随预设的时间间隔次数k变化的比例系数A1k、A2k、A3k、A4k、A5k,分别对应低温检测,高温检测,高温高湿检测,低温高湿检测,物理环境环境模拟检测下的比例系数,且每次识别100-500张2D人脸和3D人脸,以计算2D人脸和3D人脸的识别准确率;当所述数据分析平台接收每次预设的时间间隔所同样拍摄的100-500张拍摄图像之后,根据事先训练好的第一自然语言模型或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出拍摄图像中的所述符号提示,并根据检测所对应的当前预设的时间间隔次数对应的比例系数而换算成3D人脸识别准确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平台采用事先训练好的第二自然语言模型,识别出拍摄图像中的拍摄到的智能电表显示的第二检测数据与所述实时用电数据相比较,得到老化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平台将通过第二自然语言模型识别出的第二检测数据与所述实时用电数据相比较的第二差异,和通过第一检测数据与所述实时用电数据相比较的第一差异作比较,取较小者对应的检测数据作为老化检测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平台将老化检测结果与第一预设的阈值相比较,将识别准确率下降值与第二预设的阈值相比较,若至少一者超出阈值则评价为老化快,否则为正常老化,其中所述的第一预设的阈值为偏离实时用电数据的绝对值数值,第二预设的阈值为5-10%。

10.根据权利要求1-3,5-9中任一项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老化检测时长为半年-10年。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单相智能电表单板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具有按照检测项目划分的多个区域,每一个区域对应的箱体上设置有隔热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与每一部智能电表检测工位对应的圆孔,所述可移动夹具还包括在所述圆孔两侧相对水平设置的上夹块和下夹块,以及在上夹块上设置的相对的所述两块夹板,且两块夹块通过紧固件穿设旋紧而夹紧在圆孔两侧,且覆盖至少部分圆孔的面积;所述第一夹板包括与所述上夹块可拆卸固定的固定板,以及推板,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固定板与推板之间,利用螺栓穿设固定板,从而通过不同的旋紧进程调节固定板以及推板之间间距,进而调节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箱体底部之间具有空层,可以集置各探针的连接导线,并从所述箱体侧面引出所述连接导线,对于相同类型探针采用集线器集连,集线器再相应与交流电源和交流可变负载系统连接,所述电力载波线从所述连接导线引出的同一侧面或不同的侧面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显示与拍摄系统包括升降系统和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升降系统上的多个含x向和y向的水平移动系统,由所述数据分析平台控制所述升降系统和每个水平移动系统的运动,其中,每个水平移动系统上安装设置有多个显示屏及多个相机的显示拍摄器,所述显示拍摄器与所述数据分析平台之间蓝牙通讯,使得所述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控制在显示屏上人脸显示时长和相机拍摄的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的时间间隔为24h-1年,时长为5-8秒,所述人脸为ai生成的虚拟2d人脸或真人志愿者2d人脸图像中的人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老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在国任金娣张永利于振超高家皓王利宁孟令欣李海兵刘孟臣苗兴滕培青张硕赵法谢松康如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