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12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输电导线除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壳体、行走机构、除冰机构和驱动机构,设备壳体上设置圆弧形转动槽;除冰机构用于对输电导线圆周上的覆冰切划,包括圆弧形转动环和支板,圆弧形转动环转动连接在圆弧形转动槽内,支板为装配在圆弧形转动环外侧的多个,每个支板上均设置多个导向柱,位于同一支板上的多个导向柱的内端共同设置一个刀板,刀板靠近输电导线的一侧设置倾斜刃面,多个倾斜刃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导向柱的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位于刀板与支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导线表层的覆冰进行全方位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导线除冰,具体为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负荷量不断增加,对供电服务企业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机遇,纵观国内电力资源的分布特点,东部用电需求量远大于西部用电需求量,东南沿海区域设有多座核电发电站,因此我国西部电能通常输送至中东部,电力输送载体是导线,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使用的导线为钢绞线,在冬季,空气湿度大或者雨雪天气下,钢绞线外表面的水会凝结成冰,若不及时清除,会增大导线的垂直负荷,同时对钢塔上的横担、连接金具、绝缘子串等部件带来超载影响。

2、传统的输电线路覆冰处理方式为停电状态下人员登高作业,安全隐患大且效率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带电除覆冰的设备已经全面替代传统的方式。

3、如公开号为cn11648809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装置,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行走机构,机架上还设有线路夹持机构和敲击除冰机构,线路夹持机构上设有除冰刀具,线路夹持机构夹持线路时,除冰刀具与线路的间距小于所述敲击除冰机构与线路的间距,行走机构启动带动线路夹持机构和敲击除冰机构沿线路移动,敲击除冰机构启动敲击距离线路较远的覆冰,移动除冰刀具去除距离线路较近的覆冰,该结构尽可以对导线上方的覆冰进行敲击震碎。

4、再如公开号为cn11573311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吊装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清除覆冰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包括承载台、清除机构,清除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减震组件,减震组件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动力组件,传动组件包括水平放置在承载台上的驱动器,驱动器与传动齿轮组相联动,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组以及贯穿设置于所述减震弹簧组内部的弹簧柱,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减震组件顶端的电锤电机、设置于电锤电机的一侧输出端的涡壳、设置于电锤电机另一侧输出端的冲击电锤、设置于冲击电锤输出端的除冰头。该方案的原理是通过冲击电锤对导线底部的冰进行震碎。

5、诸如此类的除覆冰设备,电力企业实际使用的还有很多,但原理上多数跟前述装置的原理类似,即在行走状态对导线外侧的覆冰进行敲击,该方式对于积雪效果极好,而导线直径小导致敲击位置有限,使得敲击所产生的力度受限,以至于导线表层的覆冰无法尽除。因此,申请人从前述技术问题作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全方位清除导线表层覆冰的带点作业设备的新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周向转动的刀板可对导线表层的覆冰全方位覆盖式划切,特别是对导线底部的覆冰进行重点清除,进而提升了清除输电导线覆冰层的彻底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包括设备壳体、行走机构、除冰机构和驱动机构;

3、所述行走机构用于整个设备沿输电导线移动会后退;

4、所述除冰机构用于对输电导线圆周上的覆冰切划,包括圆弧形转动环和支板,设备壳体上设置圆弧形转动槽,圆弧形转动环转动连接在圆弧形转动槽内,支板为装配在圆弧形转动环外侧的多个,每个支板上均设置多个导向柱,位于同一支板上的多个导向柱的内端共同设置一个刀板,刀板靠近输电导线的一侧设置倾斜刃面,多个倾斜刃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导向柱的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位于刀板与支板之间,当圆弧形转动环带动支板周向转动时,刀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输线导线表层的覆冰进行挤压式划切;

5、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圆弧形转动环在圆弧形转动槽内周向转动。

6、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装配槽,装配槽的下部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置与设备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轴,固定支架的底部一侧设置第一延长板,第一延长板的端部贯穿设备壳体,装配槽的上部设置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上设置第二轴,设备壳体上设置两个相对布置的长条形孔,长条形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条形孔滑动配合,升降支架的顶部一侧设置第二延长板,第二延长板上设置螺套;

7、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驱动螺杆,第一驱动电机位于设备壳体内,第一驱动轮同轴固定在第一轴的外侧,第一驱动轮位于固定支架内,第二驱动轮同轴固定在第二轴的外侧,第二驱动轮位于升降支架内,驱动螺杆布置在固定支架和升降支架的同一侧,驱动螺杆的上端与设备壳体的内顶转动连接,驱动螺杆的下端贯穿第一延长板后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螺杆与螺套螺纹传动配合,当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螺杆转动时,升降支架在装配槽向下移动,第一驱动轮同步向下移动后与第二驱动轮相互配合对输电导线进行双侧夹紧。

8、进一步地,所述除冰机构还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板,调节螺杆与支板螺纹连接,调节板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杆靠近刀板的一端,调节板的两端还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弹簧位于调节板与刀板之间,转动调节螺杆,对调节板与刀板的间距h进行调节,间距h满足的条件是:当弹簧处于最大形变量时,刀板的倾斜刃面的最内端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设备壳体的内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驱动轴,第二驱动电机与设备壳体固定装配,驱动轴的下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驱动轴的上端通过轴座与设备壳体的内顶转动连接,驱动轴的下部设置第一蜗杆部、上部设置第二蜗杆部、中部设置第三蜗杆部,第一蜗杆部和第二蜗杆部的旋向相反,第一轴的外侧固定装配有与第一蜗杆部传动配合的第一蜗轮,第二轴的外侧固定装配有与第二蜗杆部传动配合的第二蜗轮,第二蜗杆部的长度延伸至长条形孔的下方。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蜗杆部与第一蜗轮之间的传动比大于第二蜗杆部与第二蜗轮之间的传动比,第一驱动轮与导线接触的位置设置斜向凸肋,斜向凸肋的端面为刃面。

11、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形转动环的内侧固定连接圆弧形齿环,设备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同时与圆弧形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两个的第一齿轮的间距大于圆弧形齿环的开口间距,第三蜗杆部的一侧啮合传动第三蜗轮,第三涡轮的芯轴与设备壳体转动连接,第三涡轮的芯轴上固定装配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同时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当圆弧形转动环在圆弧形转动槽内周向转动时,至少有一个第一齿轮始终为圆弧形齿环提供传动力。

12、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外壳的外侧设置向上凸起的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的顶部位于在导向柱的旋转路径上,导向柱的外端为球面状,当导向柱周向转动至最低位时,导向柱的外端与弧形支撑板的顶部接触,弧形支撑板为导向柱提供底部支撑。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驱动机构中的第三蜗杆部通过第三蜗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驱动和圆弧形齿环驱动圆弧形转动环在圆弧形转动槽内转动,为了适配导线的进入,圆弧形齿环和圆弧形转动环均设置开口,本申请采用两个第一齿轮搭配使用,且两个的第一齿轮的间距大于圆弧形齿环的开口间距,使得至少有一个第一齿轮始终为圆弧形齿环提供传动力。圆弧形转动环旋转使刀板绕导线做圆周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行走机构、除冰机构和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装配槽,装配槽的下部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置与设备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轴,固定支架的底部一侧设置第一延长板,第一延长板的端部贯穿设备壳体,装配槽的上部设置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上设置第二轴,设备壳体上设置两个相对布置的长条形孔,长条形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条形孔滑动配合,升降支架的顶部一侧设置第二延长板,第二延长板上设置螺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冰机构还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板,调节螺杆与支板螺纹连接,调节板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杆靠近刀板的一端,调节板的两端还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弹簧位于调节板与刀板之间,转动调节螺杆,对调节板与刀板的间距H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设备壳体的内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驱动轴,第二驱动电机与设备壳体固定装配,驱动轴的下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驱动轴的上端通过轴座与设备壳体的内顶转动连接,驱动轴的下部设置第一蜗杆部、上部设置第二蜗杆部、中部设置第三蜗杆部,第一蜗杆部和第二蜗杆部的旋向相反,第一轴的外侧固定装配有与第一蜗杆部传动配合的第一蜗轮,第二轴的外侧固定装配有与第二蜗杆部传动配合的第二蜗轮,第二蜗杆部的长度延伸至长条形孔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部与第一蜗轮之间的传动比大于第二蜗杆部与第二蜗轮之间的传动比,第一驱动轮与导线接触的位置设置斜向凸肋,斜向凸肋的端面为刃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转动环的内侧固定连接圆弧形齿环,设备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同时与圆弧形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两个的第一齿轮的间距大于圆弧形齿环的开口间距,第三蜗杆部的一侧啮合传动第三蜗轮,第三涡轮的芯轴与设备壳体转动连接,第三涡轮的芯轴上固定装配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同时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当圆弧形转动环在圆弧形转动槽内周向转动时,至少有一个第一齿轮始终为圆弧形齿环提供传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的外侧设置向上凸起的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的顶部位于在导向柱的旋转路径上,导向柱的外端为球面状,当导向柱周向转动至最低位时,导向柱的外端与弧形支撑板的顶部接触,弧形支撑板为导向柱提供底部支撑。

...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行走机构、除冰机构和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设置装配槽,装配槽的下部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置与设备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轴,固定支架的底部一侧设置第一延长板,第一延长板的端部贯穿设备壳体,装配槽的上部设置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上设置第二轴,设备壳体上设置两个相对布置的长条形孔,长条形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条形孔滑动配合,升降支架的顶部一侧设置第二延长板,第二延长板上设置螺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冰机构还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板,调节螺杆与支板螺纹连接,调节板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杆靠近刀板的一端,调节板的两端还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弹簧位于调节板与刀板之间,转动调节螺杆,对调节板与刀板的间距h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覆冰带电清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设备壳体的内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驱动轴,第二驱动电机与设备壳体固定装配,驱动轴的下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驱动轴的上端通过轴座与设备壳体的内顶转动连接,驱动轴的下部设置第一蜗杆部、上部设置第二蜗杆部、中部设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小芬王熹刘志腾郑熠赵超饶汉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