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82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板主体部和侧板构件:所述板主体部两侧边均开设有阶梯槽,且其两侧上均等距开通有与所述阶梯槽相适配的沉头孔;所述侧板构件通过所述沉头孔配合可拆式安装固定在所述阶梯槽处,用以对肱骨干侧边包覆。通过侧板构件与板主体部的配合设计提升了对肱骨干的包覆面积,具体的,当肱骨干处有多个不同方位的骨折碎块时候,通过所述沉头孔配合螺栓将侧板构件固定在阶梯槽对应位置处,使得侧板构件跟随板主体部进入至骨折位置处,用以对板主体部未包覆的骨折碎块进行固定,如此则无需后期另外放入其他肱骨接骨板对板主体部未包覆的骨折碎块进行固定,降低了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技术介绍

1、在肱骨髁和肱骨干连接处发生骨折时候通常需要采用到肱骨板(也即接骨板),通过肱骨干远端背侧入路或者肱骨干远端前侧入路的方式进行手术解剖,以将肱骨板植入骨折处以固定肱骨骨折块。

2、相关技术中的肱骨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呈柄状的主体部,和呈向外弧形弯曲状的头部。使用时,头部贴服在肱骨髁上,主体部贴服在肱骨干外壁,在主体部和头部分别安装上合适长度的锁定钉进入骨头中,以固定肱骨骨折块。

3、但是在使用时发现:当肱骨干处发生复杂骨折时(即有多个骨折碎块),此时单独的主体部则难以包覆住多个骨折碎块,还需另置入其他肱骨板进行位置调整后加固(即还需增设一个放入其他肱骨板进行骨折处的手术步骤),无疑是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单独的肱骨板难以对多个骨折碎块进行包覆固定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拓展板主体部的包覆面积,使得单个肱骨接骨板即可实现对多个骨折碎块进行固定。

2、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包括板主体部和侧板构件:

3、所述板主体部两侧边均开设有阶梯槽,且其两侧上均等距开通有与所述阶梯槽相适配的沉头孔;

4、所述侧板构件通过所述沉头孔配合可拆式安装固定在所述阶梯槽处,用以对肱骨干侧边包覆。

5、优选的,所述侧板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阶梯槽处且厚度小于所述板主体部厚度的边侧板,所述边侧板上等距开设有与所述沉头孔对应的螺孔,且所述边侧板上还等距开通有用以固定锁定钉的固定孔a。

6、优选的,所述板主体部贴服在肱骨干上,且其上等间隔开通有用以供3.5锁定钉固定的固定孔b。

7、优选的,所述板主体部一端呈弧形状设计。

8、优选的,该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还包括板头部,所述板头部连接在所述板主体部另一端,且与其为一体式设计,所述板头部贴服在肱骨髁外壁,且所述板头部上开通有多个供2.7锁定钉固定的固定孔c。

9、优选的,所述板主体部至所述板头部的厚度逐渐变薄。

10、优选的,所述板头部边缘处等距开通有缝合孔。

11、优选的,所述板主体部的厚度为3mm,宽度为12mm,所述板主体部与所述板头部的长度总和为243mm。

12、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

13、通过侧板构件与板主体部的配合设计提升了对肱骨干的包覆面积,具体的,预先利用螺栓穿过沉头孔与边侧板上对应的螺孔固定,使得边侧板固定在阶梯槽相应位置处,弯折边侧板使其贴服肱骨干,采用2.7锁定钉穿过固定孔a将边侧板固定在肱骨干上,扩展了板主体部的包覆面积,使得单个肱骨接骨板即可实现对多个骨折碎块进行固定,无需另放入一块肱骨接骨板进行调整位置后固定,降低了手术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构件(2)包括位于所述阶梯槽(11)处且厚度小于所述板主体部(1)厚度的边侧板(21),所述边侧板(21)上等距开设有与所述沉头孔(12)对应的螺孔(211),且所述边侧板(21)上还等距开通有用以固定锁定钉的固定孔A(2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部(1)用于贴服在肱骨干上,且其上等间隔开通有用以供3.5锁定钉固定的固定孔B(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部(1)一端呈弧形状设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头部(3),所述板头部(3)连接在所述板主体部(1)另一端,且与所述板主体部(1)为一体式设计,所述板头部(3)用于贴服在肱骨髁外壁,且所述板头部(3)上开通有多个供2.7锁定钉固定的固定孔C(3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部(1)至所述板头部(3)的厚度逐渐变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头部(3)边缘处等距开通有缝合孔(3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部(1)的厚度为3mm,宽度为12mm,所述板主体部(1)与所述板头部(3)的长度总和为243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构件(2)包括位于所述阶梯槽(11)处且厚度小于所述板主体部(1)厚度的边侧板(21),所述边侧板(21)上等距开设有与所述沉头孔(12)对应的螺孔(211),且所述边侧板(21)上还等距开通有用以固定锁定钉的固定孔a(2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部(1)用于贴服在肱骨干上,且其上等间隔开通有用以供3.5锁定钉固定的固定孔b(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远端前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部(1)一端呈弧形状设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君琳赵彦瑞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