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汇流组件及压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7716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4
本申请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排、汇流组件及压力系统。一种汇流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密封腔;第一压力源接口,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第一密封腔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用于与压力源连通;多个第一电池接口,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均设置于所述本体且均与所述第一密封腔连通,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用于分别与多个第一电池的注液口一一对接;第一压力平衡接口,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组的远离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密封腔连通,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用于与所述压力源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汇流排,可以提高电池之间性能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排、汇流组件及压力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电池的化成工艺中,电池内部会产生的大量的气体,为了将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电池之外,通常会通过压力系统来实现。具体地,压力系统包括汇流排及负压源,汇流排具有内腔,负压源与汇流排的内腔连通,汇流排上设置有多个与内腔连通的电池接口,多个电池接口分别用于与多个电池的注液口一一对接。这样,当通过负压源向汇流排的内腔提供负压时,每个电池接口可以分别对对应的电池形成抽吸的作用,进而可以实现将多个电池内部的气体分别抽吸出电池之外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将气体抽吸出电池之外的过程中,难免也会带出少量的电解液。

2、然而,由于多个电池接口与负压源之间的距离不相等,导致多个电池接口处的负压不一致,进而导致多个电池接口分别对多个电池的抽吸作用不一致,使得每个电池中被气体带出的电解液的量不一致,进而导致每个电池内剩余的电解液重量不一致,使得多个电池之间的性能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汇流排、汇流组件及压力系统,其能够提高电池之间性能的一致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汇流排,包括:

3、本体,所述本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密封腔;

4、第一压力源接口,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第一密封腔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用于与压力源连通;

5、多个第一电池接口,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均设置于所述本体且均与所述第一密封腔连通,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用于分别与多个第一电池的注液口一一对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形成第一电池接口组;

6、第一压力平衡接口,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组的远离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密封腔连通,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用于与所述压力源连通。

7、可选地,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8、第二压力平衡接口,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组的靠近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密封腔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一密封腔与所述压力源连通,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与所述压力源连通。

9、可选地,所述本体为条状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周面,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设置于两个所述端面中的任一端面,所述第一电池接口、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及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均设置于所述周面。

10、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及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组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

11、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接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接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和/或所述第三距离。

12、可选地,所述本体内部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腔隔绝的第二密封腔,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13、第二压力源接口,所述第二压力源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第二密封腔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源接口用于与所述压力源连通;

14、多个第二电池接口,多个所述第二电池接口均设置于所述本体且均与所述第二密封腔连通,多个所述第二电池接口用于分别与多个第二电池的注液口一一对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二电池接口形成第二电池接口组;

15、第三压力平衡接口,所述第三压力平衡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二电池接口组的远离所述第二压力源接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密封腔连通,所述第三压力平衡接口用于与所述压力源连通。

16、可选地,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17、第四压力平衡接口,所述第四压力平衡接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二电池接口组的靠近所述第二压力源接口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密封腔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二密封腔与所述压力源连通,所述第三压力平衡接口用于通过所述第四压力平衡接口与所述压力源连通。

18、可选地;

19、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与所述第二压力源接口错位设置;

20、和/或,

21、所述第一电池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池接口交错设置。

22、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池接口的数量相等。

23、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汇流组件,所述汇流组件包括:

24、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汇流排;

25、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压力源连通。

26、可选地,所述汇流组件还包括:

27、汇流块,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块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与所述汇流块连通,所述汇流块用于与所述压力源连通。

28、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压力系统,所述压力系统包括:

29、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所述的汇流组件;

30、压力源,所述汇流块与所述压力源连通。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32、本申请中,通过在本体上设置第一压力平衡接口,并使得第一压力平衡接口位于第一电池接口组的远离第一压力源接口的一侧且与第一密封腔连通,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压力平衡接口位于多个第一电池接口中距离第一压力源接口较远的第一电池接口附近,进而使得压力源可以通过第一压力平衡接口将负压传递至距离第一压力源接口较远的第一电池接口,使得距离第一压力源接口较远的第一电池接口处的负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进而可以缩小与距离第一压力源接口较近的第一电池接口处的负压在强度上的差距,进而可以使得多个第一电池接口中距离第一压力源接口较远的第一电池接口处的负压与多个第一电池接口中距离第一压力源接口较近的第一电池接口处的负压大致相等,从而可以使得每个第一电池接口在抽吸的过程中从对应的第一电池中带出的电解液大致相等,进而可以使得每个第一电池内剩余的电解液重量基本一致,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第一电池之间性能的一致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条状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12)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面(12)之间的周面(13),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2)设置于两个所述端面(12)中的任一端面(12),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4)及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5)均设置于所述周面(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沿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4)及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组(30)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沿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4)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5)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D3),所述第一距离(D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D2)和/或所述第三距离(D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部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腔(11)隔绝的第二密封腔(14),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池接口(7)的数量相等。

10.一种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汇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组件还包括:

12.一种压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系统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条状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12)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面(12)之间的周面(13),所述第一压力源接口(2)设置于两个所述端面(12)中的任一端面(12),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4)及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5)均设置于所述周面(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沿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压力平衡接口(4)及所述第二压力平衡接口(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接口组(30)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沿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池接口(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