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外倾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42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外倾总成及车辆,车轮外倾总成包括:转向组件以及与转向组件固定连接的调节组件,转向组件表面凹陷形成安装调节组件的调节槽,以及在表面形成的经过调节槽的基准线。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调节槽的调节部,调节部的边缘包括首尾连接调节段、主体段和凸起段,调节部靠近调节段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刻度,调节段位于凸起部靠近基准线的一侧。转动调节组件时,调节部转动的同时转向组件也会随之移动,调节刻度与转向组件上的基准线对齐。其中,两个调节部的主体段位于两个调节部的调节段之间,两个调节组件的调节刻度易与相应的基准线对齐,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完成调节,修调工作更简便,提高了生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四轮定位,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外倾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汽车底盘系统中,四轮定位参数影响着汽车操纵的稳定性。然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底盘悬架受零件制造偏差、工装样架定位偏差、装配工艺偏差等不可避免的制造偏差的影响,会导致四轮定位参数与理论值之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外倾角经常超出设计定义的公差范围。

2、为保证外倾角参数的合格,在设计时往往会使用偏心调节螺栓进行调整,在整车返修与调整的工位将外倾角调节到设计定义的公差范围。但由于汽车两侧使用相同规格的调节螺栓,其中一侧的调节螺栓的调节盘与转向节上的刻度存在间隙,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进行调节,因此给修调工作带来困难,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外倾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车轮外倾角调试效率低的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外倾总成,车轮外倾总成包括:转向组件,转向组件的表面凹陷形成有调节槽以及在表面形成的经过调节槽的基准线;调节组件,与转向组件可移动设置,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调节槽的调节部,调节部的边缘包括首尾连接调节段、主体段和凸起段,调节部靠近调节段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刻度,调节段位于凸起段靠近基准线的一侧;其中,两个调节部的主体段位于两个调节部的调节段之间。

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两个调节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两个调节组件中的两个调节部关于参考面镜像设置,参考面平行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第三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两两相交。>

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转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调节组件包括贯穿两个夹持臂设置的连接螺栓,各夹持臂表面均凹陷形成有调节槽,各调节槽内均设置有调节部。

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调节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曲段和第二曲段,第二曲段位于靠近凸起段的一侧。

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调节刻度还包括第一刻度、第二刻度和第三刻度,第一刻度位于第一曲段靠近主体段的一侧,第二刻度位于第一曲段与第二曲段连接处,第三刻度位于第二曲段靠近凸起段的一侧,第二刻度与基准线对齐。

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刻度还包括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第二刻度还包括第三刻度线和第四刻度线,第三刻度还包括第五刻度线和第六刻度线,基准线的延长线位于第三刻度线与第四刻度线之间。

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之间的夹角、第三刻度线和第四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五刻度线和第六刻度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0°。

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二刻度线与第三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为83°,第四刻度线与第五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为62°。

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套设在调节组件上且位于两个夹持臂之间。

11、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外倾总成及车辆,车轮外倾总成包括:转向组件以及与转向组件固定连接的调节组件,转向组件表面凹陷形成安装调节组件的调节槽,以及在表面形成的经过调节槽的基准线。转向组件用于安装车轮,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车轮的外倾角。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调节槽的调节部,调节部的边缘包括首尾连接调节段、主体段和凸起段,调节部靠近调节段的一侧设置有调节刻度,调节段位于凸起部靠近基准线的一侧。当转动调节组件时,调节部转动的同时转向组件也会随之移动,从而使调节刻度与转向组件上的基准线对齐从而调节车轮外倾角。其中,两个调节部的主体段位于两个调节部的调节段之间。也就是说,两个调节组件中,两个调节段均设置在靠近基准线的一侧,从而使两个调节段与相应的基准线之间均没有间隙,两个调节组件的调节刻度易与相应的基准线对齐,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完成调节,修调工作更简便,提高了生成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外倾总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调节组件中的两个所述调节部关于参考面镜像设置,所述参考面平行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两两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两个所述夹持臂设置的连接螺栓,各所述夹持臂表面均凹陷形成有所述调节槽,各所述调节槽内均设置有所述调节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曲段和第二曲段,所述第二曲段位于靠近所述凸起段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刻度还包括第一刻度、第二刻度和第三刻度,所述第一刻度位于所述第一曲段靠近所述主体段的一侧,所述第二刻度位于所述第一曲段与所述第二曲段连接处,所述第三刻度位于所述第二曲段靠近所述凸起段的一侧,所述第二刻度与所述基准线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还包括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二刻度还包括第三刻度线和第四刻度线,所述第三刻度还包括第五刻度线和第六刻度线,所述基准线的延长线位于所述第三刻度线与所述第四刻度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线和所述第二刻度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三刻度线和所述第四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五刻度线和所述第六刻度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刻度线与所述第三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为83°,所述第四刻度线与所述第五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为6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套设在所述调节组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外倾总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两个所述调节组件中的两个所述调节部关于参考面镜像设置,所述参考面平行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两两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两个所述夹持臂设置的连接螺栓,各所述夹持臂表面均凹陷形成有所述调节槽,各所述调节槽内均设置有所述调节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曲段和第二曲段,所述第二曲段位于靠近所述凸起段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外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刻度还包括第一刻度、第二刻度和第三刻度,所述第一刻度位于所述第一曲段靠近所述主体段的一侧,所述第二刻度位于所述第一曲段与所述第二曲段连接处,所述第三刻度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舒祥常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