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192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1
本技术涉及一种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镜头的光学系统由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组成;第一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二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五透镜为负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凸正透镜。在实现行车的视觉感知及识别功能的同时,实现8MP成像,以此可顶替前视广角摄像头与前视窄角摄像头,实现单镜头组成前视摄像模组,大大减低成本以提高市场普及度。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缩小镜头的总长以及各镜片的径向尺寸,做到镜头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涉及镜头。


技术介绍

1、车载前视摄像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于记录行车轨迹,并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作为责任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是用于辅助驾驶,它能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车道偏离和避免碰撞道路上的行人等,从而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车载前视摄像系统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重要的硬件终端。市场上传统的车载前视摄像模组可分为三个结构:前视主摄像头、前视广角摄像头、前视窄角摄像头,顾名思义,三个摄像头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整个摄像模组的成本,不利于市场的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镜头的光学系统由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组成;其中,第一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二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五透镜为负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凸正透镜。

3、优选的,设定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其中f1、f2、f3、f4、f5、f6、f7与f满足以下比例:-2.5<f1/f<-1.5,-5.0<f2/f<-3.0,2.0<f3/f<2.5,1.5<f4/f<2.0,-1.5<f5/f<-1.0,1.5<f6/f<3.0,-8.0<f7/f<122.0。

4、优选的,第一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二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三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四透镜满足关系式:1.5≤nd≤1.8,vd≥50.0;第五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六透镜满足关系式:1.5≤nd≤1.8,vd≥50.0;第七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其中nd为折射率,vd为阿贝常数。

5、优选的,透镜由玻璃材料制成,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组。

6、优选的,各镜片之间的轴上距离满足以下关系,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0~5.0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1~0.5mm;第三透镜与光阑的空气间隔为:2.0~2.5mm;光阑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5~1.0mm;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组,空气间隔为0mm;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空气间隔:0.1~0.5mm;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1~1.0mm。

7、优选的,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ttl/f≤7.5。

8、优选的,光学系统的f数≤1.5。

9、优选的,光学系统的像高h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h/f≥1.0。

10、优选的,所述第七透镜的后侧设置有滤光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镜头对物体的成像角度大于140度,同时具超高的8m成像清晰度、大的通光口径、较低的公差敏感度和较好的高低温稳定性等优点同时,能够更加全面地对车外景象进行监控;

13、2、通过合理的搭配各光学透镜,使得系统结构紧凑合理,易于装配,公差敏感度低,更适合大规模高良率生产;

14、3、采用全玻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适应严苛环境;

15、4、能够在高温和低温时对焦面位移做出较好的补偿,具备复杂环境适应性;

16、5、校正了各轴向色差、垂轴色差以及高阶色差,保证成像系统在大角度时也能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镜头的光学系统由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组成;其中,第一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二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五透镜为负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凸正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设定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其中f1、f2、f3、f4、f5、f6、f7与f满足以下比例:-2.5<f1/f<-1.5,-5.0<f2/f<-3.0,2.0<f3/f<2.5,1.5<f4/f<2.0,-1.5<f5/f<-1.0,1.5<f6/f<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二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三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四透镜满足关系式:1.5≤Nd≤1.8,Vd≥50.0;第五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六透镜满足关系式:1.5≤Nd≤1.8,Vd≥50.0;第七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其中Nd为折射率,Vd为阿贝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透镜由玻璃材料制成,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各镜片之间的轴上距离满足以下关系,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0~5.0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1~0.5mm;第三透镜与光阑的空气间隔为:2.0~2.5mm;光阑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5~1.0mm;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为胶合透镜组,空气间隔为0mm;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空气间隔:0.1~0.5mm;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的空气间隔为:0.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TTL/f≤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F数≤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像高H与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H/f≥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后侧设置有滤光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镜头的光学系统由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组成;其中,第一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二透镜为弯月凹负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凸正透镜,第五透镜为负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凸正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设定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f7,其中f1、f2、f3、f4、f5、f6、f7与f满足以下比例:-2.5<f1/f<-1.5,-5.0<f2/f<-3.0,2.0<f3/f<2.5,1.5<f4/f<2.0,-1.5<f5/f<-1.0,1.5<f6/f<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m车载前视主摄像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二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三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四透镜满足关系式:1.5≤nd≤1.8,vd≥50.0;第五透镜满足关系式:1.7≤nd≤2.0,vd≤50.0;第六透镜满足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林清华郑新谢振锋薛政云林文斌江伟刘官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