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料膜、续料膜组件和自动接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13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1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续料膜、续料膜组件和自动接驳设备,该续料膜用于将一个料带的尾部与另一个料带的首部续接,料带包括载带和盖带,载带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盖带贴设于载带的正面,续料膜包括第一底膜和多个第一胶纸,各第一胶纸均粘贴于第一底膜,并均能够自第一底膜取下,第一胶纸粘合于两个料带的载带的背面,以将一个料带的尾部与另一个料带的首部粘合连接,在现有接驳膜片从正面对两个料带上的载带和盖带接驳的基础上,在两个载带的背面粘贴一第一胶纸,第一胶纸的设置起到了加强两个载带连接的作用,可避免两个载带的接驳处被异物卡住后缝隙变大,保证两个盖带在接驳处能够被揭起,保证贴片机能够从载带上吸取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表面贴装,尤其涉及一种续料膜、续料膜组件和自动接驳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行业常采用料带自动检测及接驳设备将新旧料带首尾续接,以保证持续生产。料带包括载带和贴合于载带上方的盖带,载带内设有用于容置电子元件的容置腔,盖带的作用是保证容置腔处于较为密闭的空间,避免电子元件的损害。

2、现有料带自动检测及接驳设备使用的接驳膜片均为接驳8毫米、12毫米、16毫米宽度的料带,并且都是从上方对料带中的盖带,以及少部分载带进行接驳。

3、但对于24毫米及以上宽度的料带若只采用该接驳膜片是满足不了载带的接驳要求,具体的,当接驳处被下方异物卡住后,新旧料带间的缝隙就会变大,影响后续盖带的成功揭起,进而影响贴片机从载带上吸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续料膜、续料膜组件和自动接驳设备,旨在解决现有24毫米及以上宽度的料带若只采用现有接驳膜片是满足不了载带的接驳要求,影响盖带的成功揭起,进而影响贴片机从载带上吸料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续料膜,所述续料膜用于将一个料带的尾部与另一个所述料带的首部续接,所述料带包括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盖带贴设于所述载带的所述正面,所述续料膜包括第一底膜和多个第一胶纸,各所述第一胶纸均粘贴于所述第一底膜,并均能够自所述第一底膜取下,所述第一胶纸粘合于两个所述料带的所述载带的所述背面,以将一个所述料带的尾部与另一个所述料带的首部粘合连接。

3、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纸粘合于两个所述料带的所述载带背面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胶纸的宽度小于所述载带的宽度。

4、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纸的宽度为5毫米至20毫米。

5、优选的,各所述第一胶纸沿所述第一底膜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底膜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多个,且与各所述第一胶纸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指示自动接驳机构定位所述第一胶纸。

6、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缺口或凸起。

7、优选的,所述第一胶纸用于续接24毫米及以上宽度尺寸的两个所述料带。

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续料膜组件,所述续料膜组件用于续接24毫米及以上宽度尺寸的两个所述料带,所述续料膜组件包括第一续料膜和第二续料膜,其中,所述第一续料膜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续料膜;

9、所述第二续料膜包括第二底膜、第二胶纸、第三胶纸和第四胶纸,所述第二胶纸、所述第三胶纸和所述第四胶纸均粘贴于所述第二底膜上,并能够从所述第二底膜上取下,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胶纸用于粘贴在两个所述载带的所述正面上,所述第三胶纸和所述第四胶纸均用于粘贴在两个所述盖带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胶纸的宽度大于所述载带与所述盖带未重合部分的宽度,当所述第二胶纸贴到两个所述载带的所述正面上时,所述第二胶纸的顶部会超出所述料带,超出的部分用于弯折到两个所述载带的所述背面进行粘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胶纸和所述第三胶纸一体成型,并由撕口部隔开,所述撕口部用于方便第二胶纸和第三胶纸分离,所述第三胶纸与所述第四胶纸间隔设置。

1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接驳设备,包括:自动接驳机构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续料膜组件,所述自动接驳机构能够吸取所述续料膜组件上的各胶纸,并能够将各所述胶纸粘贴于两个所述料带的接驳处。

13、采用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采用本技术的续料膜,在现有接驳膜片从正面对两个料带上的载带和盖带接驳的基础上,在两个载带的背面粘贴一第一胶纸,第一胶纸的设置起到了加强两个载带连接的作用,可避免两个载带的接驳处被下方异物卡住后接驳缝隙变大,保证两个盖带在接驳处能够被揭起,保证贴片机能够从载带上吸取电子元件。

15、将本技术的续料膜应用于续料膜组件,在现有接驳膜片从正面对两个料带上的载带和盖带接驳的基础上,在两个载带的背面粘贴一第一胶纸,第一胶纸的设置起到了加强两个载带连接的作用,保证在续料膜组件的连接下两个盖带能够被成功揭起,进而保证贴片机能够从载带上吸取电子元件。

16、将本技术的续料膜组件应用于自动接驳设备,在现有接驳膜片从正面对两个料带上的载带和盖带接驳的基础上,在两个载带的背面粘贴一第一胶纸,第一胶纸的设置起到了加强两个载带连接的作用,保证在续料膜组件的连接下两个盖带能够被成功揭起,提高了自动接驳设备的接驳效果,保证了贴片机能够从载带上吸取电子元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续料膜,所述续料膜用于将一个料带的尾部与另一个所述料带的首部续接,所述料带包括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盖带贴设于所述载带的所述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料膜包括第一底膜和多个第一胶纸,各所述第一胶纸均粘贴于所述第一底膜,并均能够自所述第一底膜取下,所述第一胶纸粘合于两个所述料带的所述载带的所述背面,以将一个所述料带的尾部与另一个所述料带的首部粘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纸粘合于两个所述料带的所述载带背面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胶纸的宽度小于所述载带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纸的宽度为5毫米至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胶纸沿所述第一底膜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底膜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多个,且与各所述第一胶纸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指示自动接驳机构定位所述第一胶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缺口或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纸用于续接24毫米及以上宽度尺寸的两个所述料带。

7.一种续料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料膜组件用于续接24毫米及以上宽度尺寸的两个所述料带,所述续料膜组件包括第一续料膜和第二续料膜,其中,所述第一续料膜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续料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续料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纸的宽度大于所述载带与所述盖带未重合部分的宽度,当所述第二胶纸贴到两个所述载带的所述正面上时,所述第二胶纸的顶部会超出所述料带,超出的部分用于弯折到两个所述载带的所述背面进行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续料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纸和所述第三胶纸一体成型,并由撕口部隔开,所述撕口部用于方便第二胶纸和第三胶纸分离,所述第三胶纸与所述第四胶纸间隔设置。

10.一种自动接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接驳机构和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续料膜组件,所述自动接驳机构能够吸取所述续料膜组件上的各胶纸,并能够将各所述胶纸粘贴于两个所述料带的接驳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续料膜,所述续料膜用于将一个料带的尾部与另一个所述料带的首部续接,所述料带包括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盖带贴设于所述载带的所述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料膜包括第一底膜和多个第一胶纸,各所述第一胶纸均粘贴于所述第一底膜,并均能够自所述第一底膜取下,所述第一胶纸粘合于两个所述料带的所述载带的所述背面,以将一个所述料带的尾部与另一个所述料带的首部粘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纸粘合于两个所述料带的所述载带背面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胶纸的宽度小于所述载带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纸的宽度为5毫米至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胶纸沿所述第一底膜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底膜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多个,且与各所述第一胶纸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指示自动接驳机构定位所述第一胶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续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缺口或凸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志杨东王荣辉李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