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防渗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11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1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泥岩防渗体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坝防渗体结构,包括:泥岩防渗体;分别设于所述泥岩防渗体的上游和下游的反滤过渡层;下游的所述反滤过渡层的下游侧连接有坝壳土石料层;设于背水面所述坝壳土石料层坝脚处的排水棱体;以及下游的所述坝壳土石料层底部设置有排水层,所述排水层与排水棱体相连。本技术大坝防渗体结构主要应用于红层地区,利用泥岩料作为坝体防渗材料,能够减少通过大坝和坝基的渗流量,能够降低浸润线,增加下游坝坡的稳定性,同时还能降低渗透坡降,防止渗透变形。同时,充分发挥当地材料筑坝优势,同时节约施工工期、减少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泥岩防渗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坝防渗体结构


技术介绍

1、“红层”在我国主要是指中生代以来即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古近系的湖相、河流相、河湖交替相或是山麓洪积相等陆相碎屑岩,多以夹层互层出现,从外表来看主要颜色为红色。红层地区因基础岩体抗滑、抗变形能力均较差、修建刚性坝建筑材料用量大、运距远、投资大等因素,宜建柔性坝,不适宜建刚性坝。

2、土石坝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能适应复杂地基,加上大型施工机具如挖、运、填筑及碾压机械的使用,使得土石坝具有造价低、适应性强、工期短等优点。土石坝以其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好而在世界大坝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为了开采防渗土料,不得不占用大量的农作物耕地,由此增加的费用是昂贵的,更是破坏生态环境。同时由于地理环境、土料性质、气象条件等是土料填筑压实制约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环节。

3、目前土石坝防渗材料多选用粘土、沥青混凝土等材料。对于红层地区,一方面该地区粘土料相对缺乏,采用粘土防渗料势必会增加运距及工程投资,另一方面若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渗材料,需要专门的拌合设备,并不能充分发挥当地材料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大坝防渗体结构,主要应用于红岩地区,利用风化泥岩作为坝体防渗材料,充分发挥当地材料筑坝优势,同时节约施工工期、减少工程投资。

2、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大坝防渗体结构,包括:

4、泥岩防渗体;

5、分别设于所述泥岩防渗体的上游和下游的反滤过渡层;

6、下游的所述反滤过渡层的下游侧连接有坝壳土石料层;

7、设于背水面所述坝壳土石料层坝脚处的排水棱体;以及

8、下游的所述坝壳土石料层底部设置有排水层,所述排水层与排水棱体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泥岩防渗体为防渗心墙,上游的所述反滤过渡层的上游侧连接有所述坝壳土石料层,迎水面的所述坝壳土石料层的坡角处连接有混凝土固脚。

10、进一步地,所述泥岩防渗体为防渗斜墙,迎水面的所述反滤过渡层的坡角处连接有混凝土固脚。

11、进一步地,所述泥岩防渗体的材质为泥岩,所述泥岩的风化程度为全风化或强风化。

12、进一步地,所述反滤过渡层的材质包括碎石垫层和砂垫层,所述砂垫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碎石垫层和泥岩防渗体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坝壳土石料层的材质为坝壳土石填筑料。

14、进一步地,所述泥岩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00mm。

15、进一步地,所述泥岩中大于5mm的颗粒含量小于或等于50%;所述泥岩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大于15%,所述泥岩中粘粒含量大于8%。

16、进一步地,所述泥岩的渗透系数小于或等于1×10-5cm/s。

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本技术大坝防渗体结构主要应用于红层地区,利用泥岩料作为坝体防渗材料,能够减少通过大坝和坝基的渗流量,能够降低浸润线,增加下游坝坡的稳定性,同时还能降低渗透坡降,防止渗透变形。同时,充分发挥当地材料筑坝优势,同时节约施工工期、减少工程投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岩防渗体的材质为泥岩,所述泥岩的风化程度为全风化或强风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过渡层(2)的材质包括碎石垫层(21)和砂垫层(22),所述砂垫层(2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碎石垫层(21)和泥岩防渗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壳土石料层(1)的材质为坝壳土石填筑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岩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岩中大于5mm的颗粒含量小于或等于50%;所述泥岩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大于15%,所述泥岩中粘粒含量大于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岩的渗透系数小于或等于1×10-5cm/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岩防渗体的材质为泥岩,所述泥岩的风化程度为全风化或强风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过渡层(2)的材质包括碎石垫层(21)和砂垫层(22),所述砂垫层(2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碎石垫层(21)和泥岩防渗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防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壳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旭罗键白超刘明菊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