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88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可拆卸连接;下壳体包括前横梁总成、后横梁总成、模组固定梁;模组固定梁包括两个纵向边框、至少一个纵梁和多个横向边框,纵向边框与纵梁的对应端部之间、相邻的纵梁的对应端部之间焊接有横向边框,形成矩形框,多个矩形框沿横向排列形成模组固定梁,其中前端的多个横向边框拼焊形成前横向边框,后端的多个横向边框拼焊形成后横向边框;随后,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分别与前横向边框和后横向边框焊接在一起,形成主体;其中,纵向边框、纵梁和横向边框采用高强钢辊压而成。本申请相对于铝制电池壳,该结构的强度更高,并且降低了成本和碳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1、随着环境污染与能源问题的日趋突出,发展纯电动汽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降低电动汽车的整备质量、提升续航里程、降低产品成本是推广应用纯电动汽车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新能源电池壳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支撑和保护电芯的作用,其整体结构的强度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新能源电池质量占整车系统质量的18%~30%,而电池壳质量约占电池总重量的10%~20%。续航里程焦虑一直是制约电动车快速普及的最大瓶颈,新能源电池壳是除了电芯之外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在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没有变革性突破的情况下,研究新能源电池壳体的轻量化对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至关重要。

2、电池壳的主要作用是承载电池组、电气模块、冷却模块等动力电池系统部件,同时保护电池和电气系统在车辆受到外部碰撞、冲击和挤压时不受破坏,还能满足电气设备外壳ip67防护等级设计要求。钢板、铝板、挤压铝型材、压铸铝等传统的金属材料在不同车型的电池壳中均有应用。

3、电池包下壳体最初的制造工艺为钢制冲压,因考虑到冲压圆角侵占电池包内空间、冲压成型性困难等因素,寻得了铝镁合金这一优秀材料。铝镁合金具有密度低、吸能效果好、容易实现复杂结构的设计与制造等优点,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碳排放量高,并且结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将前横梁总成、后横梁总成、高强钢辊压而成的纵向边框、纵梁和横向边框拼焊在一起,形成下壳体的主体,相对于铝制电池壳,该结构的强度更高,并且降低了成本和碳排放量,在保证其安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完成了材料的更替。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可拆卸连接;

3、下壳体包括前横梁总成、后横梁总成、模组固定梁;模组固定梁包括两个纵向边框、至少一个纵梁和多个横向边框,纵向边框与纵梁的对应端部之间、相邻的纵梁的对应端部之间焊接有横向边框,形成矩形框,多个矩形框沿横向排列形成模组固定梁,其中前端的多个横向边框拼焊形成前横向边框,后端的多个横向边框拼焊形成后横向边框;随后,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分别与前横向边框和后横向边框焊接在一起,形成主体;

4、其中,纵向边框、纵梁和横向边框采用高强钢辊压而成。

5、优选地,两个纵向边框上对称设有多个整车吊装点。

6、优选地,纵梁的两端与前横向边框和后横向边框之间分别焊接有第一加强块,第一加强块包括纵梁加强件和加强配合件;

7、纵梁加强件沿纵梁的延伸方向焊接在纵梁的端部,其外端与前横向边框或后横向边框焊接;

8、加强配合件相对于纵梁加强件倾斜,其一端与纵梁加强件焊接,另一端与前横向边框或后横向边框焊接。

9、优选地,主体的底面焊接有下底板。

10、优选地,前横梁总成与前横向边框之间的空间内焊接有电器固定支架。

11、优选地,上壳体的上侧面上均布多个缓冲海绵。

12、优选地,前横梁总成上对称设有多个前挂载结构。

13、优选地,每个纵梁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挂载结构。

14、优选地,前横梁总成包括前梁挡板、对称焊接在前梁挡板内侧的多个前部挂载加强件、焊接在前梁挡板外侧的加强板。

15、优选地,后横梁总成包括后横梁挡板和对称设置在后横梁挡板上的两个吊装块。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纵向边框上对称设有多个整车吊装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两端与前横向边框和后横向边框之间分别焊接有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包括纵梁加强件和加强配合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焊接有下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总成与前横向边框之间的空间内焊接有电器固定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上侧面上均布多个缓冲海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总成上对称设有多个前挂载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纵梁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挂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总成包括前梁挡板、对称焊接在所述前梁挡板内侧的多个前部挂载加强件、焊接在所述前梁挡板外侧的加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总成包括后横梁挡板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后横梁挡板上的两个吊装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纵向边框上对称设有多个整车吊装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两端与前横向边框和后横向边框之间分别焊接有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包括纵梁加强件和加强配合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焊接有下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总成与前横向边框之间的空间内焊接有电器固定支架。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伟昂金凤王鹏显刘舒龙刘涛于泽朱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钇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