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87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的顶部,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外壳本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缩组件,所述外壳本体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散热水管。本技术通过设置贴合散热水管,使贴合散热水管的使用能够对外壳本体内部的动力电池进行贴合散热,解决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散热孔配合风页对外壳体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而外壳本体内部处于顶部的热量就不能够很好的通过风页旋转产生的气流排出,从而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具体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是一种我们现在使用很普遍的一种电池,动力电池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例如现在的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都是使用动力电池来提供动力。

2、例如申请号cn201821150968.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动力电池用的外壳,包括外壳本体、绝缘块、支撑块、底板、固定块、第二侧板、散热室、转轴、风页、第四散热孔和外壳盖,所述外壳本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板,且第一侧板内部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绝缘块设置在外壳本体内部,所述底板设置在外壳本体底部,且底板内部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且第二侧板侧面上开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散热室设置在外壳本体下侧,所述风页设置在支架侧面上,所述第四散热孔设置在散热室的侧面。该具有散热功能动力电池用的外壳,设置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由于动力电池自身产生的热量能够从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内散发出外壳本体,且避免动力电池也温度过高而产生的危险。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解决电池在使用时间过长时,电池自身温度很慢慢变高,特别在夏天的时候,在高温天气骑行电动自行车和驾驶电动汽车时,动力电池的自身温度会变得越来越高,这样存在着危险,现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自燃、爆炸的新闻数不胜数,这些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而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都是动力电池温度过高的原因的问题,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散热孔配合风页对外壳体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而外壳本体内部处于顶部的热量就不能够很好的通过风页旋转产生的气流排出,从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具备了贴合散热的优点,解决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散热孔配合风页对外壳体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而外壳本体内部处于顶部的热量就不能够很好的通过风页旋转产生的气流排出,从而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的顶部,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外壳本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缩组件,所述外壳本体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散热水管,所述贴合散热水管的两端通过通孔贯穿至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贴合散热水管的两端与连接管的外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组件。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收缩组件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外壳本体内壁的两侧,所述贴合板外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柱,所述弹性橡胶柱远离贴合板的一侧与固定槽内壁固定连接。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套,所述降温套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表面,所述降温套的底部固定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朝下。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壁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位于降温套的底部,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套,所述橡胶防护套的内壁与贴合散热水管活动连接。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内壁的外侧设置有控制阀口,所述控制阀口与连接管相连通。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降温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与连接管活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贴合散热水管,使贴合散热水管的使用能够对外壳本体内部的动力电池进行贴合散热,解决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散热孔配合风页对外壳体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而外壳本体内部处于顶部的热量就不能够很好的通过风页旋转产生的气流排出,从而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的问题,具备了贴合散热的优点。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收缩组件,使贴合板在受到挤压后会将挤压力传递到固定槽内部的弹性橡胶柱上,从而使弹性橡胶柱发生形变,使贴合板向固定槽方向移动,从而使贴合板能够带动贴合散热水管进行收缩,同时弹性橡胶柱能够通过弹性带动贴合板向外侧移动,使贴合散热水管与动力电池更加贴合,再通过设置降温组件,使半导体制冷片启动后能够将低温传递到降温套上,使贴合散热水管内部的水流通过连接管流动到降温套出能够进行降温,从而降低贴合散热水管内部冷却水的温度。

12、3、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槽和散热风扇,使连接槽内部的散热风扇启动后能够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散热,从而使半导体制冷片能够更好的制冷作业,再通过设置橡胶防护套,使橡胶防护套的使用能够对通孔内部的贴合散热水管的表面进行防护,避免通孔的边缘处对贴合散热水管的表面造成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1)的顶部,所述底座(2)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壁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通孔(4),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5),所述外壳本体(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缩组件(6),所述外壳本体(1)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贴合板(7),所述贴合板(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散热水管(8),所述贴合散热水管(8)的两端通过通孔(4)贯穿至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循环泵(5)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连通有连接管(9),所述贴合散热水管(8)的两端与连接管(9)的外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组件(6)包括固定槽(61),所述固定槽(61)开设在外壳本体(1)内壁的两侧,所述贴合板(7)外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柱(62),所述弹性橡胶柱(62)远离贴合板(7)的一侧与固定槽(61)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10)包括降温套(101),所述降温套(101)固定连接在连接管(9)的表面,所述降温套(101)的底部固定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10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2)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2)的发热面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内壁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位于降温套(101)的底部,所述连接槽(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2),所述散热风扇(12)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套(13),所述橡胶防护套(13)的内壁与贴合散热水管(8)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61)内壁的外侧设置有控制阀口(14),所述控制阀口(14)与连接管(9)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15),所述降温套(1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圈(16),所述防护圈(16)与连接管(9)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1)的顶部,所述底座(2)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壁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通孔(4),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5),所述外壳本体(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缩组件(6),所述外壳本体(1)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贴合板(7),所述贴合板(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贴合散热水管(8),所述贴合散热水管(8)的两端通过通孔(4)贯穿至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循环泵(5)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连通有连接管(9),所述贴合散热水管(8)的两端与连接管(9)的外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组件(6)包括固定槽(61),所述固定槽(61)开设在外壳本体(1)内壁的两侧,所述贴合板(7)外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柱(62),所述弹性橡胶柱(62)远离贴合板(7)的一侧与固定槽(61)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10)包括降温套(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升刘炳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皮县东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