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石锤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684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堵漏装置,涉及防水堵漏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底座,所述主体的右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架,所述底座的上端右侧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左端安装有涂抹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左下端安装有排料管。本技术在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同步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从而可对料箱内的防水材料进行搅拌,从而使其搅拌均匀充分,随后可通过控制器打开电磁阀,使得料箱内搅拌完成的防水材料通过排料管排到波纹管内,最后再从喷涂管将防水材料排到建筑地面上,且进料管可向料箱内部灌入防水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水堵漏,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堵漏装置


技术介绍

1、堵漏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

2、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材料防水是靠建筑材料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加抗渗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刚性防水以及粘土、灰土类防水等。

3、由于建筑受到日晒雨淋其表面容易产生裂缝,出现渗水、漏水等情况影响居住,需要对渗水处进行防水堵漏处理。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5、1、现有的建筑堵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防水材料的搅拌不够均匀,因而会导致防水材料的搅拌不够充分,降低防水材料的搅拌效果,导致防水材料的品质不高;

6、2、现有的建筑堵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涂抹防水涂料时,工具仍然较为传统,通过手动涂抹辊体对防水材料进行涂抹,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底座,所述主体的右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架,所述底座的上端右侧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左端安装有涂抹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左下端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输出端安装有连通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安装有连通的波纹管,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料箱,所述料箱的底端与底座的上端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料箱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料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四组的第一搅拌杆,所述转动杆的外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多组的第二搅拌杆,所述料箱的左上端安装有连通的进料管,所述涂抹机构包括螺纹筒,所述底座的左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中间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螺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涂抹辊,所述涂抹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u型板的上端上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杆。

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的前端穿过料箱的上侧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料管的顶端与料箱的左下端贯穿连通,所述料箱的外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的后侧与u型板的内侧两端内壁固定连接。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底座的左端两侧贯穿活动连接。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波纹管的输出端延伸到底座的下端,并安装有连通的喷涂管。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9、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堵漏装置,通过料箱、电机、转动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进料管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的装置对防水材料的搅拌均匀充分,从而提高了防水材料的搅拌效果,使得防水材料的品质提高,通过料箱安装在底座的右上端,在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同步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从而可对料箱内的防水材料进行搅拌,从而使其搅拌均匀充分,随后可通过控制器打开电磁阀,使得料箱内搅拌完成的防水材料通过排料管排到波纹管内,最后再从喷涂管将防水材料排到建筑地面上,且进料管可向料箱内部灌入防水材料。

10、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堵漏装置,通过螺纹筒、螺杆、把手、轴承座、u型板、涂抹辊、轴承、导向杆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在涂抹防水涂料时,无需工人手动对防水材料进行涂抹,进而有效提高了效率,通过螺纹筒安装在底座的左端中部,在使用时,可转动把手,带动螺杆在螺纹筒内转动,并向下移动,从而依靠轴承座同步带动u型板向下,使得涂抹辊与建筑地面相贴合,随后可推动推架,依靠底座下端的万向轮带动底座移动,从而可使得涂抹辊进行转动,从而可将建筑地面上的防水材料均匀的进行涂抹,进而方便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架(3),所述底座(2)的上端右侧安装有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底座(2)的左端安装有涂抹机构(6),所述搅拌机构(4)的左下端安装有排料管(7),所述排料管(7)的输出端安装有连通的电磁阀(8),所述电磁阀(8)的输出端安装有连通的波纹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2)的前端穿过料箱(41)的上侧与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7)的顶端与料箱(41)的左下端贯穿连通,所述料箱(41)的外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67)的后侧与U型板(65)的内侧两端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68)的顶端与底座(2)的左端两侧贯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9)的输出端延伸到底座(2)的下端,并安装有连通的喷涂管(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架(3),所述底座(2)的上端右侧安装有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所述底座(2)的左端安装有涂抹机构(6),所述搅拌机构(4)的左下端安装有排料管(7),所述排料管(7)的输出端安装有连通的电磁阀(8),所述电磁阀(8)的输出端安装有连通的波纹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2)的前端穿过料箱(41)的上侧与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石锤晁玉俊
申请(专利权)人:姚石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