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冷轧薄规格SPCC-M钢种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冷轧薄规格SPCC-M钢种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77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薄规格SPCC‑M钢种的生产工艺,其中冷轧酸洗、轧机的工艺控制设计:1)1‑4#槽盐酸温度控制到65~75℃,工艺段运行速度控制到60‑130m/min;2)酸洗机组在生产特殊钢种前,提前4小时置换新酸60‑80m³,确保1#酸罐酸液HCL含量验值≥50g/L,铁离子含量≤100g/L,3)1#漂洗槽过滤器出水口温度60℃~80℃,2#漂洗槽漂洗水电导率化验值≤100us/cm,热轧卷原料楔形凸度:楔形<凸度≤40μm;可有效杜绝钢卷表面粘结纹缺陷的发生,适用钢卷厚度为0.30~0.60mmSPCC‑M钢种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薄规格spcc-m钢种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八钢公司冷轧区域使用ebner强对流全氢型保护气体单垛式罩式炉,对冷轧卷直接进行再结晶光亮退火,罩退前无脱脂处理工艺,厚度为0.30~0.60mmspcc-m钢种退火后在平整工序生产后因粘结纹缺陷降级量达到40%,同时严重影响生产节奏,粘结严重时,平整机组2小时只能生产1卷钢,且发生多次因带钢粘结撕裂引发断带的事故,严重影响生产节奏及生产成本。

2、检索文献:《冷轧钢卷粘结缺陷原因分析及控制措》王宏峰 文献主要分析厚度粘结缺陷主要出现在厚度小于 1.2mm 的普钢, 酸轧主要从来料板形、卷取张力、粗糙度对粘结的影响做分析,退火工艺主要从升温速率、冷却速率,但未来料板形、卷取张力、粗糙度对粘结的影响做分析,退火工艺主要从升温速率、冷却速率做研究性量化。

3、《冷轧钢卷粘结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邓菡 文献主要从热轧钢卷的板形、轧制工艺 ,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卷取张力、板形控制、罩式炉退火工艺条件及平整工艺做分析,仍然未对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卷取张力、板形控制、罩式炉退火工艺条件及平整工艺做研究性量化。

4、《减少冷轧卷粘结缺陷的实践》赵爱伟文献主要通过卷取张力、表面粗糙度、轧后带钢平直度 、板凸度及轧后冷却分析对粘结的影响,未对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卷取张力、板形控制、罩式炉退火工艺条件及平整工艺做研究性量化。

5、《一种门板用钢spcc-m冷轧生产工艺》专利技术人:胡洪林胡乐康马孝娟卢鹏程,公布号:cn104372150a主要对各工序工艺要点做了分析,带加热罩冷却5小时,冷却速度快,实际生产时,粘结纹缺陷未得到有效杜绝。同时专利中未对原料板形、乳化液铁粉控制,热轧卷原料楔形凸度,钢卷装炉的卷径、板面粗糙度、轧机卷取张力等做细化、优化,本发现专利是在原来基础上一个高度升华专利。

6、在上述影响因素中,冷轧厂可控范围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轧制工艺 (带钢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 、卷取张力 、板形控制等 )、退火工艺 以及平整工艺。与其他条件相结合时对粘结的产生也有较大影响且相关技术指标不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防止钢卷出现粘结纹缺陷,同时保证带钢板形平直、尺寸精度和机械性能。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薄规格spcc-m钢种的生产工艺,通过此方法,钢卷表面粘结纹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轧薄规格spcc-m钢种的生产工艺,

3、a、首先对钢材质的成分设计:出钢记号ap1451c1,c含量0.03-0.06%、si含量≤0.04%、mn含量0.15-0.22%、p含量≤0.015%、s含量≤0.012%、al含量0.03-0.05%,残余元素[cr]≤0.1%、[ni]≤0.1%、[cu]≤0.15%,[n]≤0.0060%;

4、b、炼钢原料要求:1)铁水要求根据铁水条件和生产需要铁水可脱硫预处理,直上入炉铁水 [s]≤0.01%;脱硫前铁水要求:si元素含量≤1.2%、p元素含量≤0.18% 、s元素含量≤0.06%、温度≥1250℃;2)转炉钢包、吹氩状况良好,包底、包壁严禁有大量冷钢、积渣;

5、c、转炉工艺控制:1)终点成分控制:[c]≤0.04%,[p]≤0.012%,[s]≤0.012%;2)出钢要求:根据碳含量加入脱氧剂,维护好出钢口,出钢时间≥3.5 分钟,出钢挡渣,控制钢包渣层厚度,要求出钢回磷不大于0.003%;

6、d、精炼要求:1)直上:软吹氩搅拌去夹杂、成分微调;2)lf 处理:提温、调整成分、脱硫、脱气、去夹杂处理;

7、e、板坯连铸控制及检验要求:1)连铸采用全程氩气保护浇注,采用无碳保护渣和无碳钢包覆盖剂;中包安装挡墙;连铸第一炉中包过热度≤45℃,连浇炉次中包过热度≤35℃,连铸最大拉速≤1.6m/min;2)出钢记号 ap1451c1 的液相线温度 1530℃;3)板坯热检合格可热装热送;

8、f、热轧的常规工艺控制要点:加热时间大于 160 分钟,板坯头尾温度差小于 20℃,粗轧三道入口进行除鳞;终轧温度870±20℃、冷却模式后段快速、卷曲温度600±20℃;

9、g、冷轧酸洗、轧机的工艺控制设计:1)1-4#槽盐酸温度控制到65~75℃,工艺段运行速度控制到60-130m/min;2)酸洗机组在生产特殊钢种前,提前4小时置换新酸60-80m³,确保1#酸罐酸液hcl含量验值≥50g/l,铁离子含量≤100g/l,杜绝欠酸洗现象的发生;3)1#漂洗槽过滤器出水口温度60℃~80℃,2#漂洗槽漂洗水电导率化验值≤100us/cm,漂洗水补水阀台开口度较普通钢种增加25%~40%,所有挤干辊表面、运行状态必须完好,辊面不允许有严重磨损、粘结、划痕、剥落、热损伤缺陷,运行时不得出现堵转现象;4)热轧卷原料楔形凸度:楔形<凸度≤40μm;5)轧机机组除了常规参数控制,主要控制带钢表面乳化液的残留,同时为罩式炉机组退火做充分准备;生产前一个班对轧机的乳化液各项指标落实,乳化液a系统:浓度目标1.8%~2.2%,皂化值140-160 mg/g,杂油含量≤20%,铁粉含量≤200ppm,乳化液温度要求:50~60℃,ph值要求:6.0~6.5,电导率<300us/cm;乳化液b系统:乳化液浓度目标1%~1.5%,皂化值140~160 mgkoh/g,杂油含量≤15%,铁粉含量≤120ppm;6)铁粉化验方法、改进磁棒过滤器导流槽,化验铁粉含量时,须将装有铁粉的坩埚放入温度为770℃的马弗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时间至少为1小时,确保铁粉含量测量准确;对乳化液磁棒过滤器导流槽进行优化,在导流槽中增加螺旋输送机,防止铁皂再次掉入乳化液系统;根据铁粉含量对乳化液b系统进行定期静置底排处理,底排处为净液箱磁棒过滤器处;每年对乳化液系统净液箱及返回箱进行开箱清污一次;7)生产前确保末架轧机吹扫装置正常,带钢表面不允许存在乳化液残留,轧机出口吹扫压力>0.6mpa;喷嘴不允许缺失堵塞,轧机出口牌坊冷凝水不得滴落至带钢板面上;8)卷取张应力26.0~29.5mpa;9)板形按照微双边浪控制,严禁存在中浪,板形仪标准控制曲线a2控制系数设定为+4,宽度930至1250㎜全部适应;10)每次更换支撑辊时,对乳化液喷嘴进行检查确认,确保乳化液喷嘴无堵塞,喷嘴角度符合工艺要求;11)优化钢卷的卷径,对于宽度为927-1000㎜,厚度小于0.45㎜spcc-m钢种的钢卷,卷径控制在1750㎜以下;12)严格控制板面粗糙度;13)将5#轧机变形量控制在13%-15%左右,新工作辊粗糙度上线时粗糙度保持在3±5%μm,同时优化换辊工艺,确保带钢板面粗糙度控制在0.6μm-1.9μm;

10、h、罩式退火炉的工艺控制设计,罩式炉退火的工艺是采用全氢完全退火,钢卷出炉温度不得高于100℃,氢气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时能还原钢卷的氧化物,退火时,因为温度还是很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薄规格SPCC-M钢种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薄规格spc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生王毅明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