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599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7
本技术涉及车辆辅助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包括平叉夹持件,包括朝向内侧的夹持面,和朝向外侧的安装面;安装面设置有安装座和第一旋转支柱;折叠臂组件,包括通过轴连接的上支臂和下支臂,上支臂的上支臂旋转端与安装座活动连接,下支臂的底端连接有滚轮;下支臂拉杆的一端与设置于下支臂内侧的下支臂轴接柱轴连接,下支臂拉杆的拉杆旋转端与第一旋转支柱活动连接;折叠驱动机构用于对上支臂旋转端进行旋转驱动。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控制精度高,能很好的适配摩托车,增加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如慢速、停车或转弯时的辅助支撑,可有效提高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给驾驶者带来很好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辅助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丰富,曾经被电动二轮车取代代步的摩托车,由于其优秀的长续航表现,以及优异的外观设计,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捧,因此,驾驶摩托代步或做长途旅行逐渐成为当下的流行。

2、然而,相较于电瓶车来说,摩托车通常车身较大、自重较重,当其车速降低乃至停车时,容易向一侧倾斜甚至侧翻,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骑行者需要以一只脚落地支撑车体方能保持平衡,尤其对力量较小的女士来说较为吃力。因此,现有用于电动二轮车的技术试图在摩托车上进行复制,最常见的为在摩托车的两侧安装辅助轮,以保障车身的平衡。

3、而授权公告号为cn11472867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具有垂直排列辅助轮的摩托车着陆装置,包括旋转驱动单元,由紧靠摩托车两侧的脚踏板固定形成,并由正反转的直流电机、减速模块以及容纳所述减速模块的电机框架组成;第一主折叠连杆,分别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电机框架的两侧相对地结合,并通过所述直流电机以预定角度旋转;第二主折叠连杆,可旋转地分别联接在所述第一主折叠连杆的下端内侧;辅助折叠连杆,可旋转地分别与所述电机框架的下端相对地连接;辅助轮垂直排列连杆,一侧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主折叠连杆的下端的内侧,另一侧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辅助折叠连杆的内侧,在内侧与辅助轮连接;以及固定框架,用于将所述旋转驱动单元与所述脚踏板相邻固定,通过所述直流电机的正反旋转,使所述第一主折叠连杆、所述第二主折叠连杆、所述辅助折叠连杆、所述辅助轮垂直排列连杆相互配合收合或展开,当所述辅助轮接触和离开地面时,所述辅助轮相对于地面垂直对齐。其是通过控制折叠连杆间的向外及向内收合伙展开来控制辅助轮的升降,该装置在使用时,当其做展开动作时,会占摩托车两侧的空间,极易与外部物件相撞,不仅容易损坏,而且无形中也给摩托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4、因此,亟需一种技术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用以解决传统具有折叠功能的辅助轮装置结构复杂,且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占用摩托车周边空间,增大了与异物碰撞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2、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包括:

4、平叉夹持件,所述平叉夹持件包括朝向内侧的夹持面,和朝向外侧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置有安装座和第一旋转支柱;

5、折叠臂组件,所述折叠臂组件包括通过轴连接的上支臂和下支臂,所述上支臂的上支臂旋转端与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下支臂的底端连接有滚轮;还包括一个下支臂拉杆,所述下支臂拉杆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下支臂内侧的下支臂轴接柱轴连接,所述下支臂拉杆的拉杆旋转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支柱活动连接;

6、折叠驱动机构,所述折叠驱动机构用于对所述上支臂旋转端进行正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驱动,实现驱动所述折叠臂组件的折叠或伸展。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向外凸起的、供所述上支臂旋转端活动连接的第二旋转支柱,所述第二旋转支柱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供销钉贯穿的销钉通孔,所述销钉贯穿所述销钉通孔后与第一销轴旋接;所述第一销轴上套设有第一轴套。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支柱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销轴连接的第二销轴通孔,所述第二销轴上套设有第二轴套,所述拉杆旋转端套接于所述第二轴套的外壁。

9、进一步地,所述上支臂包括上支臂本体以及位于所述上支臂本体两端的所述上支臂旋转端(312)和上支臂轴连接端;

10、对应的,所述下支臂包括下支臂本体、位于所述下支臂本体两端的下支臂轴连接端和下支臂滚轮连接端、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支臂内侧的所述下支臂轴接柱;

11、所述下支臂轴连接端包括一个下支臂弧形导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支臂弧形导向槽轴心位置的下支臂轴连接块;

12、所述上支臂轴连接端包括一个可对所述下支臂轴连接块进行夹持的c形的上支臂轴连接座,所述下支臂轴连接块和所述上支臂轴连接座上均开设有能供支臂销轴贯穿的支臂销轴通孔。

13、进一步地,沿所述上支臂轴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上支臂旋转限位部,对应的,在所述下支臂轴连接端设置有下支臂旋转限位部,所述上支臂旋转限位部和所述下支臂旋转限位部可相互抵触。

14、进一步地,所述上支臂本体成折弯状,使得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所述上支臂轴连接端始终位于所述上支臂旋转端的外侧及下侧;

15、所述下支臂本体的外侧邻近所述下支臂滚轮连接端的侧壁开设有可对所述滚轮进行部分或全部隐藏的滚轮隐藏槽;

16、所述下支臂滚轮连接端开设有供滚轮销轴连接的滚轮销轴通孔,所述滚轮销轴贯穿所述滚轮的中心轴孔后与所述滚轮销轴通孔连接,实现将所述滚轮与所述下支臂滚轮连接端活动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下支臂拉杆包括下支臂拉杆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支臂拉杆本体两端的所述拉杆旋转端和拉杆轴接端;所述拉杆旋转端和所述拉杆轴接端分别与所述下支臂拉杆本体的两端成角度连接,且所述拉杆旋转端和所述拉杆轴接端相互平行。

18、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旋转端上开设有拉杆旋转通孔,所述拉杆旋转通孔套接于所述第二轴套的外壁;

19、所述拉杆轴接端上开设有拉杆轴接通孔,所述下支臂轴接柱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供第三销轴连接的第三销轴通孔,所述第三销轴上套设有第三轴套,所述拉杆轴接通孔套接于所述第三轴套的外壁。

20、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驱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和通过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驱动做圆弧形运动的传动齿杆,所述传动齿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杆和齿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上支臂旋转端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齿杆的一端作为传动齿杆旋转端,在所述传动齿杆旋转端的中心开设有传动齿杆旋转孔,以及以所述传动齿杆旋转孔圆周排列的若干传动齿杆连接孔;

22、对应的,在所述上支臂旋转端的中心开设有上支臂旋转孔,以及以所述上支臂旋转孔圆周排列的若干上支臂连接孔,螺钉经所述上支臂连接孔后与所述传动齿杆连接孔旋接;

23、所述传动齿杆旋转孔活动套设所述第一销轴。

24、有益效果

2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采用纵向旋转控制折叠组件做上下升降,其运行轨迹占用空间小,且不易于外部异物发生碰撞,确保了驾驶的安全性;此外,还通过涡轮蜗杆减速机驱动传动齿杆以实现折叠组件的上下折叠或伸展,不仅控制精度更高,而且驱动力强,对电机的干扰小。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控制精度高,能很好的适配摩托车,增加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如慢速、停车或转弯时的辅助支撑,可有效提高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给驾驶者带来很好的驾驶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4)包括向外凸起的、供所述上支臂旋转端(312)活动连接的第二旋转支柱(110),所述第二旋转支柱(110)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供销钉(111)贯穿的销钉通孔(112),所述销钉(111)贯穿所述销钉通孔(112)后与第一销轴(113)旋接;所述第一销轴(113)上套设有第一轴套(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柱(105)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销轴(115)连接的第二销轴通孔(103),所述第二销轴(115)上套设有第二轴套(102),所述拉杆旋转端(331)套接于所述第二轴套(102)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31)包括上支臂本体(311)以及位于所述上支臂本体(311)两端的所述上支臂旋转端(312)和上支臂轴连接端(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上支臂轴连接座(316)的底端设置有上支臂旋转限位部(319),对应的,在所述下支臂轴连接端(322)设置有下支臂旋转限位部(327),所述上支臂旋转限位部(319)和所述下支臂旋转限位部(327)可相互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本体(311)成折弯状,使得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所述上支臂轴连接端(313)始终位于所述上支臂旋转端(312)的外侧及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臂拉杆(33)包括下支臂拉杆本体(332),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支臂拉杆本体(332)两端的所述拉杆旋转端(331)和拉杆轴接端(333);所述拉杆旋转端(331)和所述拉杆轴接端(333)分别与所述下支臂拉杆本体(332)的两端成角度连接,且所述拉杆旋转端(331)和所述拉杆轴接端(333)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旋转端(331)上开设有拉杆旋转通孔(334),所述拉杆旋转通孔(334)套接于所述第二轴套(102)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驱动机构(5)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51),和通过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51)驱动做圆弧形运动的传动齿杆(52),所述传动齿杆(52)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杆(521)和齿杆(522),所述传动杆(521)与所述上支臂旋转端(31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521)远离所述齿杆(522)的一端作为传动齿杆旋转端(523),在所述传动齿杆旋转端(523)的中心开设有传动齿杆旋转孔(524),以及以所述传动齿杆旋转孔(524)圆周排列的若干传动齿杆连接孔(5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4)包括向外凸起的、供所述上支臂旋转端(312)活动连接的第二旋转支柱(110),所述第二旋转支柱(110)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供销钉(111)贯穿的销钉通孔(112),所述销钉(111)贯穿所述销钉通孔(112)后与第一销轴(113)旋接;所述第一销轴(113)上套设有第一轴套(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柱(105)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销轴(115)连接的第二销轴通孔(103),所述第二销轴(115)上套设有第二轴套(102),所述拉杆旋转端(331)套接于所述第二轴套(102)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31)包括上支臂本体(311)以及位于所述上支臂本体(311)两端的所述上支臂旋转端(312)和上支臂轴连接端(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上支臂轴连接座(316)的底端设置有上支臂旋转限位部(319),对应的,在所述下支臂轴连接端(322)设置有下支臂旋转限位部(327),所述上支臂旋转限位部(319)和所述下支臂旋转限位部(327)可相互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用辅助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本体(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骑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