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41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泵壳进液口连通后进口腔和前进口腔,同样泵壳出液口连通后出口腔和前出口腔,这样就实现了液体从泵壳进液口进入,经过泵壳后进口腔和前盖的前进口腔两侧进入齿轮腔,再在泵出口侧从齿轮腔排出到泵壳的后出口腔和前盖的前出口腔两侧,再在泵壳出液口汇集流出,从而达到双向吸入,双向排出的目的,泵壳满足两倍加长的大齿轮及小齿轮宽度,液体双侧进入来降低通常单侧进入的高速流体导致的高汽蚀余量。泵壳后进口腔和前盖内前进口腔的轴向投影面积保持相等,把泵壳的后出口腔和前盖内的前出口腔的轴向投影面积保持相等,就能使大齿轮及小齿轮受到的前后液体压力相等方向相反,从而达到相互抵消而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齿轮泵,尤其涉及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


技术介绍

1、内齿轮泵的特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工作可靠,自吸性能较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化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对于大流量场合,内齿轮由于汽蚀的原因,不能从加长轴向长度的方法来提高排量和流量,市场上通用的方法是通过径向加大尺寸来提高排量和流量,但由于压力载荷、汽蚀和轴承线速度等的约束,大尺寸的内齿轮泵不得不降速运行,这使的加大径向尺寸的内齿轮泵提高流量的目的大大折扣并限制了大流量内齿轮泵的出现。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加长轴向长度来提高排量和流量的内齿轮泵,并且这种齿轮可平衡轴向力,解决由于齿轮轴向加长带来的汽蚀变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此通过加长轴向长度来提高排量和流量的内齿轮泵,这种齿轮可平衡轴向力,解决了由于齿轮轴向加长带来的汽蚀变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包括泵壳、前盖、小齿轮、大齿轮、大滑动轴套、泵轴、后滑动轴套和前滑动轴套,所述前盖定位安装在所述泵壳上,所述后滑动轴套固定在所述泵壳的中心孔内,所述前滑动轴套固定在前盖的中心孔内,所述大滑动轴套固定在泵壳内的前盖定位孔内,所述小齿轮固定在泵轴上,所述泵轴穿过泵壳两头支撑在小齿轮两侧的后滑动轴套和前滑动轴套内并可自由转动,所述大齿轮装在大滑动轴套内并与小齿轮啮合转动,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旋转腔为齿轮腔,所述泵壳两端设有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齿轮腔与前盖在进液侧接触处设有前进口腔,所述齿轮腔与泵壳在进液侧接触处设有后进口腔,所述前进口腔及后进口腔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及所述齿轮腔连通,所述齿轮腔与前盖在出液侧接触处设有前出口腔,所述齿轮腔与泵壳在出液侧接触处设有后出口腔,所述前出口腔及后出口腔分别与所述出液口及所述齿轮腔连通。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进口腔与后进口腔相对于所述齿轮腔对称设置,所述前进口腔与后进口腔设置于所述齿轮腔前后两侧。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出口腔与后出口腔相对于所述齿轮腔对称设置,所述前出口腔与后出口腔设置于所述齿轮腔两侧。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进口腔与后进口腔的轴向投影面积相等,所述前出口腔与后出口腔的轴向投影面积相等。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8、泵壳进液口连通泵壳内的后进口腔和前盖内的前进口腔,同样使泵壳出液口连通泵壳内的后出口腔和前盖内的前出口腔,这样就实现了液体从泵壳进液口进入,经过泵壳后进口腔和前盖的前进口腔两侧进入齿轮腔,再在泵出口侧从齿轮腔排出到泵壳的后出口腔和前盖的前出口腔两侧,再在泵壳出液口汇集流出,从而达到双向吸入,双向排出的目的,泵壳满足两倍加长的大齿轮及小齿轮宽度,液体双侧进入来降低通常单侧进入的高速流体导致的高汽蚀余量。

9、泵壳的后进口腔和前盖内的前进口腔的轴向投影面积保持相等,同样,把泵壳的后出口腔和前盖内的前出口腔的轴向投影面积保持相等,就能使大齿轮及小齿轮受到的前后液体压力相等方向相反,从而达到相互抵消而平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包括泵壳(1)、前盖(2)、小齿轮(3)、大齿轮(4)、大滑动轴套(5)、泵轴(6)、后滑动轴套(7)和前滑动轴套(8),所述前盖(2)定位安装在所述泵壳(1)前端,所述后滑动轴套(7)固定在所述泵壳(1)的中心孔内,所述前滑动轴套(8)固定在前盖(2)的中心孔内,所述大滑动轴套(5)固定在泵壳(1)内的前盖(2)定位孔内,所述小齿轮(3)固定在泵轴(6)上,所述泵轴(6)穿过泵壳(1)两头支撑在小齿轮(3)两侧的后滑动轴套(7)和前滑动轴套(8)内并可自由转动,所述大齿轮(4)装在大滑动轴套(5)内并与小齿轮(3)啮合转动,所述小齿轮(3)与大齿轮(4)啮合旋转腔为齿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两端设有进液口(1a)及出液口(1b),所述齿轮腔与前盖(2)在进液侧接触处设有前进口腔(2j),所述齿轮腔与泵壳(1)在进液侧接触处设有后进口腔(1j),所述前进口腔(2j)及后进口腔(1j)分别与所述进液口(1a)及所述齿轮腔连通,所述齿轮腔与前盖(2)在出液侧接触处设有前出口腔(2k),所述齿轮腔与泵壳(1)在出液侧接触处设有后出口腔(1k),所述前出口腔(2k)及后出口腔(1k)分别与所述出液口(1b)及所述齿轮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口腔(2j)与后进口腔(1j)相对于所述齿轮腔对称设置,所述前进口腔(2j)与后进口腔(1j)设置于所述齿轮腔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出口腔(2k)与后出口腔(1k)相对于所述齿轮腔对称设置,所述前出口腔(2k)与后出口腔(1k)设置于所述齿轮腔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口腔(2j)与后进口腔(1j)的轴向投影面积相等,所述前出口腔(2k)与后出口腔(1k)的轴向投影面积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内齿轮泵结构,包括泵壳(1)、前盖(2)、小齿轮(3)、大齿轮(4)、大滑动轴套(5)、泵轴(6)、后滑动轴套(7)和前滑动轴套(8),所述前盖(2)定位安装在所述泵壳(1)前端,所述后滑动轴套(7)固定在所述泵壳(1)的中心孔内,所述前滑动轴套(8)固定在前盖(2)的中心孔内,所述大滑动轴套(5)固定在泵壳(1)内的前盖(2)定位孔内,所述小齿轮(3)固定在泵轴(6)上,所述泵轴(6)穿过泵壳(1)两头支撑在小齿轮(3)两侧的后滑动轴套(7)和前滑动轴套(8)内并可自由转动,所述大齿轮(4)装在大滑动轴套(5)内并与小齿轮(3)啮合转动,所述小齿轮(3)与大齿轮(4)啮合旋转腔为齿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两端设有进液口(1a)及出液口(1b),所述齿轮腔与前盖(2)在进液侧接触处设有前进口腔(2j),所述齿轮腔与泵壳(1)在进液侧接触处设有后进口腔(1j),所述前进口腔(2j)及后进口腔(1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川邓荣春
申请(专利权)人:浦川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