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24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5
本技术涉及微棱镜反光膜领域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包括基材层、微棱镜层和背胶层,所述基材层的顶部通过密封胶囊与微棱镜层连接,微棱镜层包括微棱镜单体,微棱镜单体包括第一角锥槽和第二角锥槽,微棱镜层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防护层,防护层的顶部连接有荧光层,荧光层的表面设有抗眩光层,通过设置的第一角锥槽和第二角锥槽对其入射光源可起到分散反射作用,从而有利于反光膜的反射光线进行扩散,对其有效的起到警示和标识的作用,当夜晚时,荧光层本身具有荧光作用,通过设置防眩光层可对其减少光线的眩光,从而可增强反光膜的警示标识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棱镜反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


技术介绍

1、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材料由于其卓越的逆反射性能,广泛的被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志牌和车辆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等领域。所谓的微棱镜阵列结构是指由三个彼此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结构,可以对来自正表面的入射光进行全内反射,从而极大的提高对入射光的反射效率。通常称这种结构为“立方角锥”、“三角锥”或“三面体”。

2、现有的微棱镜反光膜中,通过设置荧光层使微棱镜反光膜在光线暗淡或者没有光源的情况下,可起到发光导向、警示作用,但荧光层遇上入射光源时,两者产生眩光,导致观察人员易出现不适,且现有的反射光线仅为单向反射,其沿着入射光线附近的行人才能看到标志牌的内容,当出现转角时,反射光源仅对入射方向进行反射,而转角处还在较远处的行人或机动车并不能有效的观察到对向的情况,因此行人或驾驶员不能很清楚的看清警示标志,留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微棱镜反光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微棱镜反光膜缺乏防眩光装置和使用时反射光源不易对光线外部人员起到警示标识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3、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包括基材层、微棱镜层和背胶层,所述基材层的顶部通过密封胶囊与微棱镜层连接,微棱镜层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体,微棱镜单体呈三棱台形,且微棱镜单体包括第一角锥槽和对称设置于第一角锥槽两侧的第二角锥槽,微棱镜层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的顶部连接有荧光层,荧光层的表面设有抗眩光层,抗眩光层的表面连接有第一耐高温层,第一耐高温层的表面涂覆有保护膜。

4、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锥槽呈等腰三角形,第二角锥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二角锥槽通过第一侧面与第一角锥槽的一侧抵接,通过第一叫锥槽可对正向入射光源起到反射作用,并结合第二角锥槽起到两侧扩散的作用,从而可增强入射光源外部的反射范围,从而进一步增强反光膜的警示标识作用。

5、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防护层,第二防护层的表面连接有第二耐高温层,增强防护作用,提高使用寿命。

6、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耐高温层的底部涂覆有压敏胶层,压敏胶层的内部填充有粘料和增黏剂,背胶层连接于压敏胶层的底部。

7、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层内部填充有荧光粉颗粒或荧光漆。

8、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由as防静电膜构成,可减少粉尘粘连在保护膜的表面,从而有利于防止粉尘影响反光膜的使用。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角锥槽和第二角锥槽对其入射光源可起到分散反射作用,从而有利于反光膜的反射光线进行扩散,使其更加方便使用者的观察,对其有效的起到警示和标识的作用,当夜晚时,荧光层本身具有荧光作用当外部的入射光源与反光膜接触时易产生眩光,从而导致反射光线对行人或驾驶员造成眩晕的影响,导致看不清对应的警示标注,通过设置防眩光层可对其减少光线的眩光,从而可增强反光膜的警示标识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包括基材层、微棱镜层和背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顶部通过密封胶囊与微棱镜层连接,微棱镜层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体,微棱镜单体呈三棱台形,且微棱镜单体包括第一角锥槽和对称设置于第一角锥槽两侧的第二角锥槽,微棱镜层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的顶部连接有荧光层,荧光层的表面设有抗眩光层,抗眩光层的表面连接有第一耐高温层,第一耐高温层的表面涂覆有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锥槽呈等腰三角形,第二角锥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二角锥槽通过第一侧面与第一角锥槽的一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防护层,第二防护层的表面连接有第二耐高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高温层的底部涂覆有压敏胶层,压敏胶层的内部填充有粘料和增黏剂,背胶层连接于压敏胶层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层内部填充有荧光粉颗粒或荧光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由AS防静电膜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包括基材层、微棱镜层和背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顶部通过密封胶囊与微棱镜层连接,微棱镜层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体,微棱镜单体呈三棱台形,且微棱镜单体包括第一角锥槽和对称设置于第一角锥槽两侧的第二角锥槽,微棱镜层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的顶部连接有荧光层,荧光层的表面设有抗眩光层,抗眩光层的表面连接有第一耐高温层,第一耐高温层的表面涂覆有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锥槽呈等腰三角形,第二角锥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二角锥槽通过第一侧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木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人行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