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6157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针对拟设计的结构形式和承受载荷情况,考虑可能存在的缺陷,采用弹塑性力学计算结构中的应力场特征值,特征值为时结构中的;根据金属结构中存在的应力场特征值进行选材设计,材料的断裂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大于金属结构中可能存在的薄弱位置最大的应力场特征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能够指导结构设计人员对金属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或者改进,以提高结构的抗破坏能力,计算简单,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断裂力学,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金属材料是创造现代文明的基础材料,由于资源、能源、环境方面的压力逐年增大,国防和民用行业亟需高强高韧和耐极端服役条件的先进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金属管材、板材结构等进行下料,达到生产所需要的零件,而断裂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对断裂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材料开发与应用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在材料成形、碰撞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仿真模型的精确建立与材料参数的准确获取对于仿真预测精度是十分重要的。2014年申请人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了裂准则,基于应力第一不变量的断裂准则,认为应力第一不变量为金属材料的断裂参量,即当达到金属材料的断裂强度时发生断裂;后续相继开展了断裂准则有效性的试验验证、与脆性断裂k 准则的一致性分析、基于断裂准则对金属材料各种断裂行为的内在机理解释、断裂强度的测试技术研究等工作。

2、但是,实际金属结构材料中往往会存在缺陷,应力集中效应的存在使得缺陷成为金属结构潜在的断裂源头,因此研究力载荷下缺陷处的应力场演变特征对于金属结构的断裂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现有技术中尚未看到相关主题方案研究公开的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结合断裂准则和力载荷下金属结构薄弱位置的应力场演变特征分析提出金属结构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p>3、一种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针对拟设计的结构形式和承受载荷情况,考虑可能存在的缺陷,采用弹塑性力学计算结构中的应力场特征值特征值为时结构中的,为材料的屈服强度,为金属结构承载过程中主承力单元或者部件的名义等效应力,为金属结构在承载过程中的应力第一不变量最大值;

5、s2:根据金属结构中存在的应力场特征值进行选材设计,原则是在金属结构设计最低使用温度下,材料的断裂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大于金属结构中可能存在的薄弱位置最大的应力场特征值,如下式:;

6、材料的断裂强度与屈服强度通过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确定。

7、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应力场特征值的计算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材料参数选择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样方法测定,包括如下步骤:

8、s11:建立金属结构的几何模型,该模型包含薄弱位置;

9、s12:按金属结构实际的工况条件或设计的力载荷条件施加载荷,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塑性变形阶段的等效塑性应变与流变应力的对应关系;

10、s13:计算薄弱位置的应力场特征值。

11、进一步的,在步骤s11中,金属结构中的薄弱位置为结构形状几何不连续造成的应力集中点。

12、进一步的,金属结构中的薄弱位置为由切口体或者裂纹体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区域。

13、进一步的,在步骤s12中,关于金属结构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参数的计算参照相应的标准测试,而塑性变形阶段的等效塑性应变与流变应力的对应关系采用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方法测定。

14、进一步的,在步骤s13中,所述塑性变形阶段的等效应变与流变应力的关系曲线由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方法测定,其中:

15、对于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无颈缩现象的材料,≈ln(),=,为塑性变形初始截面积,为测量时刻的试样截面积,为测量时刻试样拉伸方向的力;

16、对于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有颈缩现象的材料,根据试验记录的圆棒试样初始直径、颈缩变形开始时刻的试样直径、最大轴向加载力、任意时刻的颈缩试样形状特征参量、、、、和拉伸轴向作用力,按如下公式计算颈缩变形试样中的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记为和对应的流变应力,材料塑性变形阶段的等效塑性应变与流变应力的对应关系即等于和的对应关系;

17、;

18、;

19、其中,试验过程中的拉伸轴向作用力为,试样上垂直于中心轴线的颈缩底部最小截面半径为,试样上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截面半径最大极限值为,颈缩变形外形轮廓旋转母线拐点位置的切线斜率为,颈缩变形外形轮廓旋转母线拐点位置处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截面半径为,颈缩变形外形轮廓旋转母线拐点位置处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截面与颈缩底部最小截面之间的距离为。

20、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屈服强度采用现有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试验标准测定的值;断裂强度为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断裂瞬间试样内部的应力第一不变量的最大值,对于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无颈缩变形的材料,根据断裂瞬间的拉伸轴向作用力和试样截面积,按以下公式近似计算断裂强度,;

21、对于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有颈缩现象的材料,根据试验记录的断裂瞬间的颈缩试样形状特征参量、、、、和拉伸轴向作用力计算确定此时的应力第一不变量最大值,该值即为材料的断裂强度,颈缩变形过程中试样内部的应力第一不变量最大值记为

22、按如下公式计算:

23、。

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25、(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基于申请人提出的断裂准则,对金属结构中可能存在的薄弱位置进行应力场特征值的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薄弱位置的应力场特征值,进行材料的选材设计,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对金属结构中存在的潜在断裂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有助于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了解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断裂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选材进行加固或改进设计,结合选材设计原则,确保所选材料在金属结构最低使用温度下名义等效应力低于屈服强度时不会发生断裂,有助于提高金属结构的安全性。

26、(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能够全面评估金属结构的安全性,为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指导结构设计人员对金属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或者改进,以提高结构的抗破坏能力,计算简单,适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应力场特征值的计算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材料参数选择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样方法测定,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金属结构中的薄弱位置为结构形状几何不连续造成的应力集中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结构中的薄弱位置为由切口体或者裂纹体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关于金属结构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参数的计算参照相应的标准测试,而塑性变形阶段的等效塑性应变与流变应力的对应关系采用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方法测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中,所述塑性变形阶段的等效塑性应变与流变应力的对应关系由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方法测定,其中:对于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无颈缩现象的材料,≈ln(),=,为塑性变形初始截面积,为测量时刻的试样截面积,为测量时刻试样拉伸方向的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屈服强度采用现有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试验标准测定的值;断裂强度为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断裂瞬间试样内部的应力第一不变量的最大值,对于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无颈缩变形的材料,根据断裂瞬间的拉伸轴向作用力和试样截面积,按以下公式近似计算断裂强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应力场特征值的计算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材料参数选择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样方法测定,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金属结构中的薄弱位置为结构形状几何不连续造成的应力集中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结构中的薄弱位置为由切口体或者裂纹体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金属结构全塑性断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关于金属结构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参数的计算参照相应的标准测试,而塑性变形阶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钢唐伟张欣耀杜卓同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